每次克拉克街內沒有雜貨店的時候,這街裡的幾百口人多數得來他家購物。
他想,這一次把納什家攆走了,他就乾脆把那間鋪子租下來,擴產鋪麵的數量。
在屋子裡轉悠了半天,他決定親自出去一趟。
納什雜貨店。
午後的工作間歇,多羅斯街的廚師和店主們三三兩兩地將鑽石曲奇購置一空。
又到傍晚,許多人的放工時間,街坊鄰居們又都下班了。
即便是下雨,但往黛莉這裡登門的客人數量不少。
門口經過十個人,有三四個都會走進來看看。
大多數都是因為打折活動而占到便宜的客人。
他們知道,洛比特家和納什家在暗自較勁,兩家互相比著賣促銷貨。
現在每天都會往兩家雜貨店裡逛逛,看有沒有什麼好東西正是有優惠的。
底層消費者不在乎誰家的聲譽更好,誰家的店麵更小。
他們隻在乎哪裡的東西便宜還好用,是最為看重現實的群體。
而黛莉今天準備的三法新產品,極大程度的受到了這類人的歡迎,一傳十十傳百的被鄰居知曉。
這個消息傳出去後,甚至一些小孩子和掃煙囪的童工都從附近的街巷跑了過來。
目的是為了購買三法新一袋的硬糖球,這幾乎是他們唯一買得起的零食。
也有一些年輕的女孩,在家裡幫著做家務活,平常隻能給人洗衣漿燙補貼家用的,今天也會拿著零錢來買一些散裝可可粉和檸檬片。
到了夜晚,家裡的人都陸續回來了,準備開飯。
黛莉也開始了每天尾聲的軋賬。
幾百個便士好似插著翅膀一樣飛舞進了櫃台的抽屜。
她粗略算了算,今天午後到傍晚,奔著促銷貨和三法新商品來的客流量近五十多人。
全天的客流在七十多人,主要人群集中在午後。
促銷生活用品與三法新商品,還有自製的食品銷售額占比一比一。
第一類商品的利潤微薄,但後兩類商品的利潤都達到了一半。
把這三者中和一下,淨利潤大概是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整體比以前的四分之一要高。
今天的平均客單價為十二便士。
銷售額總計九百便士,也就是接近四鎊。
按照目前全店商品百分之三十五的淨利率來計算,她今天淨利潤達到了一英鎊以上。
相比前兩天十個先令的實際利潤,足足的高出了一倍。
如果今後每天都能維持這樣的銷售水平,那麼她下次進貨就可以準備十幾鎊的預算出去。
若每天都能維持眼下的利潤,一個月就是三四十英鎊。
若能賺到這麼多錢,那麼黛莉就打算將弗萊德與納什先生也叫回來,幫著家裡跑腿打雜。
他們兩個人,對白教堂這個地方的路線十分熟悉,出門在外跑動也比她們要安全些。
對於規模如此小的貧民區雜貨店來說,家庭成員做員工,已經算是最適合的運營模式了。
黛莉心滿意足地記錄著數字,心中籌劃著。
夜幕徹底吞噬了深藍色天空,記錄完畢後,她把梯子挪出去,將掛在門廊下的煤氣燈摘下來,這代表著今天營業結束。
巷子裡依舊下著冷雨,今晚對麵酒館的生意不算好,透過半窗依稀隻見一兩個人在喝酒。
平時混跡在酒館的熟客們更是一個也見不著。
這小店做生意就是如此,刮風走一半,下雨全跑,倫敦的天氣又陰晴不定。
要是沒什麼特色,不值得人打著傘走出來一趟,自然就顯得冷清。
弗萊德收拾完了送奶的鐵壺,從儲物間裡拿下來一些木板,往窗戶上鑲。
隨後,他推動木門上了鎖,一家人準備吃晚餐。
廚房裡,煙火繚繞著,今天的晚餐比較簡單,瑪麗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烤製餅乾了。
不大的方桌上擺著幾隻盤子與瓶瓶罐罐,隻有簡單的煎蛋和煎腸,還有一些麵包片和乾奶酪。
中間擺著一碟子餅乾邊角料,就算是所有的菜了。
不過,家裡沒人挑剔飯食,乾了一天的活兒,中午也是對付一口,大家早就饑腸轆轆了,此刻都以埋頭吃飯為主,隻是時不時談論各自今天的事情。
瑪麗決定要全職做熟食和烘焙商品,沒有一個人認為這有什麼不適合的。
黛莉認為,她在製作飯食上,確實有自己的本事,隻要給了她精確的配方和劑量,試著做個一次,也就能夠成功,即便是不常規的食物,也能複刻出來九成相似。
而納什先生和弗萊德,則是震驚於曲奇餅乾能帶來的利潤。
要不是他們二人知道自己手笨的像蘿卜,都想收拾收拾回家來做餅乾了。
既然分好了工,剩下的事情就是計劃一下要生產哪些產品。
在這件事上,眾人都很有自知之明的不做聲,隻靜靜地聽著黛莉條理清晰地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