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一死,江東新舊交替,四郡局勢動蕩不安。劉蒼抓住時機,迅速出兵搶占兩郡,形成合圍之勢。一旦時機成熟,便可鯨吞整個揚州。五州之地,幾乎占據半壁江山。要知道,東漢末年天下共分十三州,如今劉蒼一人便握有五州。
眾人還未及應對,又一驚天消息震動四方——盤踞荊州南陽的劉備突然在益州內應協助下,以關羽、張飛為先鋒,率領三萬大軍直取益州。益州牧劉璋得知後勃然大怒,破口大罵劉備是"大耳賊",斥其背棄同宗之情,陰險狡詐。他當即調兵遣將,誓要將關張大軍擋在益州之外。
與此同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也按捺不住,頻頻調動兵馬,看樣子是要一鼓作氣吞並整個豫州。劉蒼、劉備、曹操三大諸侯同時動作,本已暗流洶湧的建安五年,頓時掀起驚濤駭浪。
話說黃蓋與韓當率一萬先鋒疾馳趕往江東咽喉要地夏口。見黃蓋不斷催促行軍,韓當見士卒疲憊不堪,便勸說道:"將士們已竭儘全力,前麵不遠有片開闊地,不如稍作休整。"
黃蓋雖心急如焚,但也明白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隻得下令:"全軍在前方平原休整一個時辰!"
聽聞軍令,疲憊的士兵們精神為之一振,加快腳步奔向休息地。很快,大軍在平原上紮營歇息,飲水進食,珍惜這難得的喘息之機。
忽見數騎快馬飛馳而來——正是夏口信使。中軍帳內,正在商議軍情的黃蓋、韓當聞報,連忙召見。隻見信使汗流浹背呈上密函:"報!夏口緊急軍情!"
黃蓋急忙展開信紙,仔細閱讀後臉色驟變。
韓當見狀心頭一緊:"莫非夏口出事了?"他立刻接過信件查看。
"還好夏口尚在堅守,但情勢已十分危急。這個甘寧究竟是何方神聖,竟如此驍勇?"韓當讀著軍報,隻見夏口兩側水寨幾乎被攻破。蔣欽與董襲聯手迎戰甘寧,卻仍不敵對方。
"此人我略知一二。"黃蓋歎道,"早年是江東水寇首領,人稱錦帆賊。腰間銅鈴作響,戰船裹著虎皮,箭術超群,那條鐵鏈更是所向披靡。可惜如此猛將竟投了劉蒼。"
字裡行間滿是惋惜,若早些發現這般人才,招降過來該多好。
"天下豪傑何其多也。"韓當感慨之餘又憂心忡忡。信中寫道夏口水寨危在旦夕,若被攻破則門戶洞開。
正說著又有急報傳來,黃蓋拆閱後神色大變。先是夏口告急,現又傳來劉蒼親率三萬大軍連克武昌、九江柴桑的消息,其兵鋒直指廬陵郡。若讓敵軍得逞,他們這支馳援部隊將成甕中之鱉。
"速速傳信稟報周都督,我軍必須即刻馳援夏口!"
=3d=3d=3d建昌對峙=3d=3d=3d
周瑜正為軍務煩憂,黃蓋、韓當剛率部奔赴夏口,他親點一萬精兵押運糧草隨後趕赴。不料才出發就收到緊急軍情——劉蒼竟然圖謀奪取廬陵郡。
這招著實狠辣。若讓劉蒼在江東境內站穩腳跟,日後必成大患。這位被各路諸侯暗稱"天下一諸侯"的勁敵,坐擁四州之地,帳下謀士如雨,猛將如雲。即便是周瑜,想到即將正麵交鋒,心下也不免忐忑。
劉蒼的軍隊分兵兩路出擊,徹底打亂了原定部署。周瑜本打算馳援夏口,禦敵於江東之外,不料劉蒼親率主力從陸路突進,相繼攻陷武昌、柴桑等地,建昌危在旦夕。若此地失守,江東四郡退路將被徹底切斷。
迫於形勢,周瑜不得不調整戰略,急調程普所部前來會師,準備合力搶占建昌,憑借城防優勢阻截劉蒼南取廬陵的攻勢。建昌乃孫策生前未及平定的要地,按照周瑜原本規劃,待四郡穩定後將逐步吞並廬江、廬陵,完成江東一統,再圖謀北上攻取揚州、荊州。
然而天意難測,孫策猝然離世後劉蒼又大舉來犯,迫使周瑜倉促變計。夏口防線隻能交由黃蓋等人堅守,自己必須死守建昌——此地若破,夏口守軍將陷入絕境。
程普率五千精銳日夜兼程,兩日後與周瑜會師。合兵一萬五千人立即向建昌急行軍,全軍在周瑜不斷催促下全速前進。經過三天強行軍,終於在暮色中望見建昌城郭。
望著巍峨城牆,周瑜稍鬆心神,令程普率前鋒五千人試探攻城:"建昌守軍皆碌碌之輩,將軍當可速克。"已過不惑之年的程普魁梧挺拔,領命整軍出擊。
正當周瑜在後方觀戰時,沉寂的城頭忽然令旗變幻。隻見太史慈手持雙戟傲立城樓,聲震四野:"周瑜小兒,太史慈在此恭候已久!"轉瞬間城垛間刀槍林立,滾石雷木森然待發。
望見城頭更換的旗幟,周瑜黯然長歎,麵容略顯憔悴:"傳令鳴金,召程普將軍撤兵。"
銅鑼聲響徹戰場,程普怒視城頭狂笑的敵將,不甘地率部撤退。
太史慈突襲建昌的緣由,需追溯至數日前。
隨軍謀士郭嘉向劉蒼進言,指出建昌乃兵家必爭之地。他在行軍圖上圈出此城,建議立即派兵搶占,既可阻擋周瑜大軍,又能圍殲馳援夏口的敵軍。劉蒼采納其策,命太史慈率三千精騎晝夜兼程奔襲。
黎明時分,太史慈部突襲建昌,守軍猝不及防,城池易主。
夏口戰場傳來巨響,投石機拋射的巨石摧毀水寨閘門。荊州軍士氣勢如虹,呐喊著衝向殘垣斷壁。
蔣欽持刀欲戰,被渾身血汙的董襲拽住:"速退!夏口尚可再戰!"
兩日內連失兩座水寨,此刻他們僅剩夏口最後防線。右水寨首日即告陷落,董襲救援左寨時釀成大錯——他駐守的營寨因兵力空虛被趁虛而入。二人雖擊退甘寧,卻已無力回天。
喜歡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請大家收藏:()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