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號稱天下無雙的呂奉先,他都敢提刀叫陣。歲月流轉,如今他的武藝更臻化境。
微闔的丹鳳眼忽地睜開,寒光迸射。青龍偃月刀在陽光下泛著冷芒,左手輕捋長須,忽聽關羽低喝一聲:"來了!"
地平線上煙塵滾滾,鐵蹄聲如悶雷。轉瞬間,烏雲般的鐵騎已至陣前。
"止!"
趙雲銀槍指天,喝令三軍勒馬。他神色凝重地望著前方嚴陣以待的敵軍。
"將軍,那紅臉長須的,莫不是關羽?"華雄在旁低聲道。
趙雲眉峰緊蹙:"看來我軍動向已被察覺。他們在此設伏,上庸城恐怕危矣!"他猛然醒悟:"必是敵軍正在猛攻上庸,這才分兵阻截。事不宜遲......"
"末將請戰!"
張繡與臧霸同時抱拳,眼中燃燒著戰意。能與此等名將交鋒,正是武者夙願。
趙雲略一遲疑,終是果斷道:"張繡、臧霸聽令!你二人在此牽製關羽,本將率華雄馳援上庸。十萬火急,兵分兩路!"
二將領命相視,戰意更熾:"定叫那關羽有來無回!"
趙雲微微頷首。若非軍情緊急,他倒真想會會這位美髯公。當下銀槍一揮,三萬鐵騎頓時分作兩股洪流。他親自率兩萬精騎繞過關羽軍陣,向上庸疾馳而去。
關羽見狀眉頭緊鎖,這情形早在他預料之中。幸得出征前嚴顏獻計,令他在此設伏。若敵軍分兵,後續更有連環埋伏。
"燕人張翼德在此!何人敢與我一戰?"
青龍刀寒光乍現,赤兔馬人立而起。關羽聲若洪鐘,在陣前叫戰。
張繡正要挺槍出陣,卻被臧霸按住臂膀:"張將軍,此戰讓與末將如何?許久未活動筋骨了。"
張繡略顯躊躇。與當世名將交鋒本是武將夙願,但見同僚如此堅持,隻得頷首道:"既如此,你且去罷。切記,關羽非等閒之輩。"
未儘之言在喉頭滾動——若見勢不妙,自有某來接手。
"將軍且看某手段!"臧霸亢奮地催動戰馬,紅纓槍劃破長空:"燕人張飛在此!"關羽鳳眼微眯,青龍偃月刀遙指來將:"找死!"
與此同時,趙雲與華雄率兩萬鐵騎星夜馳援。將至上庸,漫山遍野忽現伏兵,嚴顏橫刀立馬擋在隘口:"益州嚴顏在此,休想前進半步!"
銀甲將軍與西涼猛將對視一眼,突然放聲大笑。
嚴顏麵色鐵青:"死到臨頭,有何可笑?"
趙雲白袍一振,龍膽亮銀槍化作流星:"憑這也敢稱伏兵?全軍聽令——為天下黎民,殺!"
鐵騎洪流頃刻撕碎夜幕。
415.郭嘉的歎息
馬蹄聲震得地動山搖。
嚴顏攥緊刀柄的手沁出冷汗。他原想借地勢拖延,豈料漢軍竟以衝鋒破局。麵對這支威震天下的精銳鐵騎,臨時拚湊的伏兵如同麥稈般被輕易碾碎。
"放箭!快放......"嘶吼淹沒在鐵蹄聲中。
當重騎兵開始衝刺,戰場便隻剩兩種結局——要麼踏碎敵陣,要麼馬革裹屍。此刻夕陽染血,照亮的儘是四散潰逃的背影。
要克製騎兵,最佳武器莫過於一丈至兩丈的長矛槍陣,需以死士構建密集槍林,憑長度優勢阻斷騎兵衝鋒。
但若遭遇重裝鐵騎,防禦難度更甚。尤其是劉蒼麾下鐵浮屠,堪稱重騎兵之巔峰。對抗此等精銳,唯有仿效宋將嶽飛之法——憑借鉤鐮槍與地利專斬馬腿,方能周旋。
戰況瞬息萬變,鐵浮屠已與步卒短兵相接。果然如熱刀切脂,這支鐵騎毫無阻滯地貫穿敵陣,鋒刃直指中軍主帥嚴顏。
"好生凶猛!快布長槍陣,壘重防禦!"嚴顏雖預判過鐵騎威力,仍低估其勢。見敵軍如摧枯槁般破陣而來,他暗道失策,隻得集全軍之力構築槍陣死守。
戰場另一端,威震三國的關羽正與臧霸交鋒。臧霸除武藝尚可外,餘者皆遜。即便單論武技,在關羽青龍刀下也僅能勉力支撐,數十回合後便汗透重甲,刀光籠罩中漸露敗象。
"雲長竟強橫如斯!"臧霸虎口迸血,每記格擋都似承千鈞之力。後方張繡見勢不妙,急催戰馬挺槍來援:"關雲長休得猖狂,北地槍王在此!"
這位與趙雲同出槍法宗師童淵之門的猛將,早年隨叔父征戰所向披靡。直至三國群星璀璨時,其鋒芒始被遮掩。此時青鋒所指,恰逢丹鳳眼驀然睜啟——後世所謂"關公睜眼必見血"的征兆,正於刀光槍影間應驗。青龍刀旋出凜冽弧光,竟將兩大敵將同時卷入戰圈。
以下為
四百一十六章劉蒼的野望
青石板橋橫跨溪流,農舍錯落點綴其間。
劉蒼負手立於庭院,仰麵凝視蒼蒼——此刻上庸的戰事該當打響了吧?黑冰台的密報如流水般從前方傳來。
二劉聯軍麾下有關羽、張飛、嚴顏、李嚴四員大將,皆是威震天下的名將。如今合力出擊,鋒芒更甚。所幸雙方此前廝殺慘烈,積怨已深,雖在外部壓力下暫結同盟,仍是貌合神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典韋,依你看這天下大勢將如何演變?"劉蒼忽然回首,問向身後默立的鐵戟護衛。
典韋撓頭憨笑:"俺覺著...遲早都是主公的囊中物。"
劉蒼失笑搖頭。三國素有兩大憨將,大智若愚者,除典韋外便是許褚。此二人看似木訥,實則忠心耿耿,隻可惜命運多舛——前者為護主戰死宛城,後者哀慟傷身隨曹丕而逝。
戰局篇
槍戟交擊間張繡虎口發麻,心頭駭然:關羽竟能在二人夾攻下遊刃有餘,顯然未儘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