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派謀臣素來不和。像許攸這樣的汝南係謀士,原本就是追隨袁紹多年的老臣。
他立下的功勞已經太多,若再讓他獻計立功,將來平定天下時,恐怕就沒有我們的位置了。
清河派和名流派的謀士們,自然也都不會坐視他繼續建功。
許攸一時語塞。
麵對眾人截然不同的意見,他竟不知該如何反駁。
但在許攸看來,這分明是個絕佳的機會。
千載難逢的良機。
曹操挾持天子,不得不立即討伐袁術。此時許都必然守備空虛,隻要跨過東郡,就能一舉平定北方。
至於公孫瓚,反倒不足為慮。
此人早已失去民心。因殺害劉虞而遭士族百姓唾棄。要知道,劉虞在幽州施行仁政多年,深得民眾愛戴。
"諸位所言,確有道理。"
"幽州......"
袁紹定了定神,挺直腰板微眯雙眼,心中已有決斷。
占據四州之地,等於掌控半壁江山。這裡地勢平坦,糧道暢通。坐擁如此基業,實在想不出會有什麼敗績。
......
很快,袁紹、公孫瓚、張濟、劉表等人相繼發布檄文,聲討袁術篡漢之舉。譴責他背棄大漢宗室身份,有辱先祖,號召天下共誅之。
但都按兵不動。
唯有汝南太守劉備率軍逼近邊境,隨時可以進入揚州。他本人則親赴下邳,與曹操會麵。
此時,劉備正在下邳官署中。
商討完軍務部署後,劉備見許衡匆匆離去,連忙追了出去。
"逸風!逸風!"
劉備滿臉堆笑,快步追上後拉了許衡一把。
許衡轉身拱手:"劉將軍有何指教?"
劉...劉將軍?!
劉備踉蹌後退兩步,如遭雷擊。
心頭驟然一陣絞痛。
?!
當初借糧時可不是這麼稱呼的,那時明明叫我玄德兄!
現在改口叫劉將軍?!
【
“逸風兄,你……不認得我了?我是劉備啊!”
“自然認得,劉皇叔如今貴為左將軍,稱一聲‘將軍’有何不妥?”
“何必這般疏遠?當初你我痛飲暢談,我還……”劉備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身子微微前傾,目光灼灼地盯著對方。
——那三萬石軍糧!
——五萬斤生鐵!
——數百匹戰馬!
眼下大戰在即,你該不會想賴賬吧?!
快想起來啊逸風!!
“劉將軍為何神色有異?莫非身體不適?”
劉備聞言如遭雷擊,整個人僵在原地。
?
我這是……被騙了?
————————
“劉將軍若無要事,容我先告辭了。前線軍務緊急,哈哈……”許衡乾笑兩聲,轉身便走。路過典韋時還拽了他一把,二人低聲嘀咕幾句,翻身上馬揚長而去,隻留下一地煙塵。
劉備呆立原地,心頭如擂戰鼓,脹痛難忍。
——他當真忘了?
那夜我們明明盟心,他素有仁義之名,怎會做出這等背信之事?
“大哥,如何?”張飛急匆匆趕來,正撞見許衡遠去的背影,“軍中糧草見底,這仗可拖不得啊!”
劉備這才回神,苦笑著攏起衣袖。關羽與簡雍也已走近,他隻得故作平靜道:“無妨,逸風軍務繁忙,改日再談。”
“嗨!”張飛一臉掃興,瞅了劉備好幾眼,“俺早說了,大哥你要是不好意思開口,俺去跟典韋說道說道!”
“俺跟典韋都是爽快人,這點事兒他鐵定認賬,大哥你就甭操心了。”
關羽默默笑著沒搭腔。
簡雍摸著胡子若有所思。
總覺著劉備臉色不對勁......跟吃了敗仗似的,黑得嚇人。
這怕是連話都沒說上幾句吧?
“無妨,諸位莫憂,想來逸風絕非背信之輩。待我回去修書一封,必有回音。”
“說不定他調兵之時,順道就把糧草送來了。”
劉備笑得敞亮,氣氛頓時活泛起來。張飛這直腸子更不疑有他。
他們駐軍潁上,本為出山奪取陽泉,進而直逼壽春。
兩條進軍路線裡,劉備這支最是凶險——從潁上進陽泉要翻越崇山峻嶺,唯有一條羊腸小道可走。
雖離壽春最近,卻要跋山涉水。若不備足糧草,半路就得斷炊。
眼下軍情緊急,容不得耽擱。
“走嘞大哥!回去寫信!許衡他們在蚌埠義成蹲著,遲早壽春碰頭。再磨蹭可趕不上趟了!”
“走!”劉備猛吸一口氣翻身上馬,頭也不回地馳去。
三兄弟揚鞭催馬,直奔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