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把臉一板:“磨蹭啥?大老爺們扭扭捏捏的!”那張臉嚇得蒲元一哆嗦,可憐巴巴地望向許衡,活像被惡霸欺負了找家長告狀的孩子。
十三四歲的少年,臉上還掛著奶膘呢。
實際上,他僅僅是外表顯老,鍛造錘煉出的體魄依然雄健如鐵。
"你嚷嚷什麼!"許衡沒好氣地斜睨典韋。
"幾歲了?"
許衡追問。
蒲元規規矩矩作揖:"九歲。"
老天爺!九歲?!
這身腱子肉,就算不當鐵匠,丟進軍營也是員虎將。
真不愧是匠人世家的種。
"跟我走吧,往後叫叔。"
"過些年,叔的兵器鍛造就托付給你了。"
"嗯。"
蒲元懵懵懂懂地點頭。
許衡一把將孩子撈到懷裡,讓他坐在自己腿上。這孩子招人疼,透著股沉靜勤勉的踏實勁。
他揉著蒲元的發頂:"叔這輩子能不能得件神兵,可全指望你了,小元。"
"君侯放心,蒲元定當竭儘全力。"
"眼下就夠出彩了,這回的元戎弩多虧你們。許你的富貴且當賞錢,另賜百金,蒲氏工匠可自行支取。"
"謝君侯恩賞!"
蒲風領著十餘名族人轟然拜謝,個個喜形於色。眾人心裡直打鼓——這般厚賜,當真受得起?
百金呐!
當年太平年月,在洛陽城撞大運才能遇上顯貴這般打賞。如今不過儘了本分,反倒偷師了新技藝,這簡直是天降鴻運。
往後跟著這位主君混,值當!
且不說他戰功赫赫兵強馬壯,單是這份仁義厚德就世間罕有。
"君侯,蒲氏全族願效犬馬之勞。草民雖無大才,這套祖傳的鍛鐵本事,但憑君侯差遣。"
蒲元之父常年在外接活,見識過各路人物,自然明白眼下機遇堪稱千載難逢。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此刻不表明心跡,隻怕再無翻身之日。
"不必拘禮,此言差矣。我非汙吏,亦非嚴酷之人。彆的承諾不敢說,但跟了我,榮華富貴少不了你們,除非我命喪黃泉。"
"君侯慎言!"
蒲風連忙拱手深鞠一躬,這話說得實在僭越。他們這些草民,哪敢堂而皇之聽這等大逆不道的言語,字字句句都如般紮在心頭,令人惶恐不安。
許衡隨意揮了揮手:"罷了,去軍中領份差事吧。從今往後你們就是我帳下工匠。如今亂世之中,我不獨尊儒學——至少眼下不是。"
"但凡研製出新式機關、改良農具軍械,重重有賞!"
"謝君侯恩典!"
蒲風等人再拜。隨後便有專人引他們去領裝備。至此,蒲氏一族正式編入許衡麾下,成為專屬工匠。
......
獲此良匠,不過三日光景,蒲氏族人便日夜不停地趕製軍械,連原有裝備也修繕一新。營中兵員物資日漸充盈。這些年在鄴城積累的礦藏、優質木材、精煉鋼鐵等物資,此刻正好派上用場。
許衡略加點撥灌鋼之法,這些世代為匠的族人立刻心領神會。不出五日,新式煉鋼法已見成效。融合灌鋼術鍛造的兵刃,鋒利程度與韌性更勝從前。
若記憶無誤,蒲元正是因精準掌握淬火時機,所鑄戰刀方能冠絕當代。而今三千龍騎軍儘數裝配馬側連弩,身披重甲,戰力飆升何止數倍。
是夜,許衡親率這支勁旅悄然離開鄴城外大營。
......
中軍帳內燈火通明。
曹操聞報許衡創下的功業,驚得半晌說不出話。狂喜之下,拉著戲誌才絮叨了整整一夜。
“當真?!這些連弩竟有如此神威?!”
“千真萬確!”
戲誌才苦笑著再次點頭,這問題他已回答無數次,卻仍耐心解釋。
“此等軍械雖鑄造極難,但逸風麾下能工巧匠甚多,數千工匠晝夜趕工,方有此番成果。”
曹操猛然擊掌,起身踱步,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三千之數!足以再建三千豹騎,那可是精銳中的精銳啊!”
“豹騎本就善騎射,如今得此利器,袁紹何足懼哉!”
“決戰之時,必叫袁紹嘗嘗苦頭。他那戰車陣,不過徒有虛表。”
“逸風此人,實乃經天緯地之才!統軍理政,無所不精。得此臂助,天助我也......”
“那...末將這便去向逸風調取連弩?”
曹操開懷大笑:“速去!速去!”
帳內諸將——曹仁、夏侯淵、李典、徐晃等——皆麵露慚色。同是練兵屯軍,他們卻未有建樹。
不想人家已至如此境界。
隨手研製的新式軍械,竟令主公欣喜若狂。
且這連弩確實非同凡響。
雖裝填不易,但十矢,足以斃敵於陣前。一輪齊射後,豹騎便可趁勢衝殺,如入無人之境。
夏侯淵雖心中酸澀,卻也暗自竊喜。
畢竟這批軍械是配給豹騎的。他麾下鐵騎得此利器,建功立業指日可待......
想想便令人振奮。
“快去快回!”
曹操親自上前,輕推戲誌才後背催促。
恨不能即刻將許衡營中軍械儘數調來,好與袁紹再決雌雄。
未幾。
戲誌才複命而歸。
約517字
喜歡三國:曹營悍將,從馬鐙破陣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曹營悍將,從馬鐙破陣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