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漕岸風清_大明雙影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雙影案 > 第46章 漕岸風清

第46章 漕岸風清(1 / 1)

帝心震怒的餘波,如同積蓄了萬鈞之力的海嘯,以雷霆萬鈞之勢,自紫禁城那九重宮闕深處奔湧而出,席卷向帝國的漕運命脈。通往江淮之地的官道上,塵土飛揚,馬蹄聲碎如驟雨,一隊隊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緹騎,以及那些身著各色番役服飾、眼神陰鷙銳利的東廠、西廠檔頭番子,如同嗅到血腥味的豺狼,攜帶著皇帝不容置疑的雷霆旨意,直撲淮安府及沿漕各處的衙門、衛所、關卡。這場風暴,並非尋常的吏治整頓,而是帶著刮骨療毒、清洗乾坤的決絕。

淮安城,這座因漕運而興盛數百年的繁華樞紐,往日裡千帆競渡、萬商雲集的盛景依舊,但一種無形的、令人窒息的肅殺之氣,已然如同深秋的寒露,滲透進每一寸空氣,浸潤著運河兩岸的每一塊青石板。運河之上,往來如織的漕船、商船,似乎都收斂了往日的喧囂,船工力夫們的號子聲低沉了許多,目光中帶著驚疑與審視,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岸上任何不尋常的動靜。碼頭區的茶肆酒館中,往日高談闊論的商賈、胥吏,此刻也都壓低了嗓音,交換著隱秘的眼神,空氣中彌漫著山雨欲來的壓抑。

風暴最先在淮安知府衙門炸響。那是一個霧氣尚未散儘的清晨,一隊如狼似虎的錦衣衛,繞過所有通傳程序,徑直闖入府衙後宅。淮安知府,這位平日裡在各方勢力間長袖善舞、將官場規則玩弄得爐火純青的四品大員,尚在妻妾的服侍下享用早膳,便被冰冷沉重的鐵鏈鎖住脖頸,其罪狀羅列清晰:“勾連漕幫梟首,隱匿漕河連環碎屍重案關鍵線索,玩忽職守,縱容私鹽軍械泛濫,致使逆黨坐大,白蓮烽起,禍亂江淮!”知府大人麵無人色,手中的官窯瓷碗“啪嚓”墜地,摔得粉碎,他徒勞地張了張嘴,想要搬出某位朝中大員的靠山,或是辯解幾句,但在緹騎那毫無感情的、如同看死人一般的目光注視下,所有的話語都卡在了喉嚨裡,最終化作一聲絕望的嗚咽,如同被拖死狗一般,塞進了那象征著無儘黑暗的囚車。府衙內外,所有胥吏、仆役,皆匍匐在地,瑟瑟發抖,往日裡因靠近權力中心而滋生的那點優越感,瞬間蕩然無存,隻剩下兔死狐悲的恐懼。

緊接著,權勢更重的漕運總督衙門,也未能成為風暴中的孤島。儘管漕督位高權重,品秩尊崇,但在皇帝“無論品級高低,涉及逆案者,一律嚴懲不貸”的明確旨意下,由西廠提督汪直親自指派的心腹檔頭,協同刑部、大理寺選派的三法司精乾官員,組成聯合查案組,手持駕帖,直接開衙設堂,進駐漕督衙門。那位曾一度軟禁欽差淩雲鶴、並羅織罪名上奏構陷的漕督大人,雖未即刻被投入詔獄,卻被勒令停職,圈禁於自己的府邸之內,“靜候審查”,其府邸內外皆有廠衛嚴密看守,形同軟牢。而他麾下那些核心黨羽,如負責漕船調度、與走私集團往來密切的漕標副將,掌管漕糧驗收、利用職權大肆收受賄賂的管糧通判,負責沿河巡緝、卻對“鬼漕”視而不見甚至參與分紅的巡漕禦史等十餘名實權官員,則在短短數日之內,被一一鎖拿歸案。往日裡在漕運衙門內趾高氣揚、視運河為自家錢袋的官員們,此刻個個麵如土色,昔日同僚之間所謂的“情誼”在鐵鏈麵前不堪一擊,互相攀咬、推諉罪責的戲碼,在陰暗的牢房中不斷上演。

沿淮、沿運的各大衛所軍營,更是經曆了一場徹骨寒流般的清洗。依據淩雲鶴等人以生命為代價送出的那份詳儘內應名單,錦衣衛與東廠的人馬如同精準的閻羅帖,分頭撲向那些早已被孫霸與“燭龍”網絡腐蝕殆儘的軍官。有正在營中點卯、接到升遷調令而誌得意滿的指揮僉事;有正在城內最豪華的酒樓包間內,與“鹽梟”、“漕霸”們把酒言歡、稱兄道弟的實權千戶;有在碼頭上憑借手中權力,對過往商船敲骨吸髓、中飽私囊的巡河百戶……冰冷的鐵鏈毫無預兆地套上他們的脖頸,華麗的官服被粗暴地撕扯下來,在麾下兵卒或驚駭、或麻木、或暗含快意的目光注視下,這些昔日作威作福的“軍爺”,如同喪家之犬般被拖出軍營,押上囚車。他們的家宅被廠衛番子第一時間查封,家產被登記造冊,充入國庫,親信家丁或被拘押,或鳥獸散。整個江淮地區的軍事體係,經此雷霆一擊,風氣為之一肅,往日裡因走私帶來的灰色利益鏈條被硬生生斬斷,許多基層官兵在短暫的惶恐之後,竟隱隱感到一絲久違的輕鬆。

淮安府衙那陰森潮濕的大牢,以及臨時征用的幾處倉庫、宅院改造的羈押所,很快便人滿為患。哭嚎聲、喊冤聲、歇斯底裡的咒罵聲、刑具碰撞聲、審訊官員冷酷的追問聲,終日不絕於耳。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派出的精乾官員,會同手段狠辣的廠衛人員,日夜不休地進行著審訊、核對口供、驗證證據。淩雲鶴帶回的那本記錄著各方勢力乾股分紅的沈一石秘賬,蛇蟠島密室中搜出的記載著每一筆軍械火油交易的流水賬冊,以及那些與白蓮教高層、“燭龍”代理人往來的密信,此刻都成為了最致命、最無可辯駁的鐵證。在如山鐵證麵前,任何狡辯都顯得蒼白無力,曾經盤根錯節、看似牢不可破的利益同盟,頃刻間土崩瓦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場席卷漕岸官場的滔天巨浪中,最初構陷淩雲鶴的那樁公案,其真相也如同被洪水衝刷出的河床,清晰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那個奉命在“鬼漕”倉廩“發現”所謂欽差侍衛信物、並以此作為關鍵物證構陷淩雲鶴的淮安府巡檢,在廠衛的嚴厲審訊下,幾乎是第一時間便精神崩潰,涕淚橫流地供出了指使他行此卑劣之事的幕後主使——正是那位已被停職軟禁的漕督,以及通過漕督牽線、在朝中有著不小影響力的某位科道言官。他們與走私集團利益勾連極深,早已成為寄生在漕運命脈上的巨大毒瘤,企圖借機構陷淩雲鶴,阻止其深入調查,從而保全他們那見不得光的龐大利益網絡。

當這一真相通過西廠的秘密渠道和官方的邸報逐漸傳開之後,朝野上下,一片嘩然。當初那些或是受人指使、或是為了迎合上意、或是單純被蒙蔽而附議彈劾淩雲鶴的奏章,此刻都成了無聲的諷刺,堆積在檔案庫中,蒙上了厚厚的灰塵。許多嗅覺靈敏的官員,忙不迭地上書皇帝,或是極力撇清自己與漕督等人的關係,或是轉而用最華麗的辭藻,謳歌淩雲鶴的忠勇無畏、忍辱負重。

隨著案情的徹底明朗,以及皇帝持續不斷的嚴厲督促,通政司正式明發諭旨,通告全國,撤銷對淩雲鶴與裴遠的一切海捕通緝,昭告天下,為二人徹底洗刷冤屈。旨意中以極其鄭重的言辭,褒揚淩雲鶴“身處險境,心係社稷,忍辱負重,揭露逆謀,其功甚偉,堪為臣子楷模”,裴遠“忠勇可嘉,護衛有功”。同時,對在蛇蟠島之戰中確認已然殉國的石勇、吳震等一眾江湖義士,以及所有參與此次行動、有姓名可考者,皆予以追封官銜哪怕是虛銜),並賜下豐厚的撫恤金銀,由其家眷或指定之人領取。朝廷明確表態,絕不會讓忠義之士流血又流淚。

這一連串的動作,快、準、狠,如同外科手術刀般,精準地切除了寄生在漕運肌體上的最大毒瘤。當最後一批罪證確鑿、民憤極大的貪官汙吏,在淮安城西門外那座曆經風雨的刑場上,被明正典刑,血染黃土之後,彌漫在江淮漕岸上空長達數月之久的沉重陰霾,仿佛真的被一陣來自帝闕的凜冽罡風吹散,顯露出一片久違的、令人心曠神怡的朗朗青天。

運河之水,似乎流淌得比往日更加歡快順暢,在陽光下泛著粼粼金光。碼頭上,扛包的力夫們喊出的號子,重新變得高亢響亮,帶著一種卸下重負後的輕鬆。往來如梭的商船,帆影也似乎更加輕盈,南來北往的客商們,臉上重新露出了對利潤的期待與算計。那些曾經被走私集團層層盤剝、被貪官汙吏敲骨吸髓的普通漕工、小本經營的鹽販、依靠運河謀生的沿岸百姓,在茶餘飯後的閒談中,雖然提起這場巨變仍帶著幾分對朝廷威嚴的敬畏,但言語之間,更多的是一種壓在頭頂的大山被移開後的釋然,以及對未來生計可能有所改善的、小心翼翼的期盼。

漕岸風清,水波不興。至少,在表麵上看來是如此。

然而,真正洞察時局的人都心知肚明,這場聲勢浩大的風暴,所鏟除的,或許僅僅是浮在水麵之上的朽木與蔓草。那隱藏在更深處、連九五之尊都為之深深忌憚、諱莫如深的“燭龍”陰影,並未因為孫霸的伏誅、一批官員的落馬而煙消雲散,反而因其部分羽翼被斬,變得更加隱秘,更加謹慎,其下一次的興風作浪,或許隻會更加凶險難測。

風暴過後,留下的巨大權力真空亟待填補,新舊勢力的博弈並未結束,新的利益鏈條很可能在無人注視的陰影角落裡,悄無聲息地重新編織。但無論如何,經此一役,漕運與鹽政數十年積攢下的沉屙痼疾被狠狠地剜去了一大塊腐肉,帝國這條至關重要的經濟命脈,總算獲得了一絲寶貴的喘息之機,迎來了一個或許可以革除積弊、輕裝上陣的轉折點。而這一切的代價,是海外孤島上那依舊沉默的忠魂,是淩雲鶴、裴遠等人,以滿腔熱血、九死一生的磨難,鋪就的那條通往此刻這片刻清明的、布滿了荊棘與犧牲的道路。

風清隻是表象,暗流依舊洶湧。但無論如何,在這劫後餘生的運河兩岸,無數升鬥小民,終於得以在沉重的喘息之間,抬頭望見了一片久違的、象征著秩序與希望的朗朗青天。

喜歡大明雙影案請大家收藏:()大明雙影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HP隻想裝透明的我卻超強 乖了一輩子,重生後,她不裝了 全網黑後大佬靠玄學綜藝爆紅封神 抗戰:誰說農業係統不牛逼? 我靠聽懂花草說話稱霸全國 萬界圓夢師 外賣箱裡的修真世界 穿成NPC的我,竟成了BOSS 快穿:小蜂王靠生小蜂蜂完成任務 穿書之年代靈田俏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