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不論這幾位在荊襄士人圈中的巨大聲望。"
"單說這亂世之中,人才最為珍貴。這三位德高望重,門下數量幾何?"
"這些終將出山輔佐明君。"
"如今明君非林辰莫屬,他們擇主而事,站穩根基後,未來將是何等強大的助力?"
"現在我們伸出援手,將來他們豈會不知回報?"
"我總感覺這世道即將劇變。"
"多留幾手準備,對我們蒯家有益無害。"
蒯越點頭:"兄長,我懂了。"
"這幾日我會與蔡瑁商議,促使他儘快行動,我們好從中獲利。"
"隻是水鏡先生、龐德公和黃承彥那邊......小弟恐怕難以說動。"
"畢竟平日與他們並無往來。"
蒯良笑道:"此事就交給我來辦。"
"荊襄局勢必須儘快推動,河北大戰方才落幕。"
"若能帶著動蕩的荊襄投靠林辰,一切都會順利很多。"
"明白嗎?"
蒯越眼中閃過精光,鄭重點頭。
...............
水鏡莊坐落在襄陽城南三十裡處。
這是"水鏡"先生司馬徽隱居之所。
莊園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怡人。
莊後有一方清池,池中建著涼亭。
亭內三位中年男子垂釣,默然無語。
清風徐來,水麵波瀾不驚。
不知過了多久,其中一人手中魚竿微顫,他睜開雙眼笑道:"水鏡兄,德公兄,這回可是我先得手了。"
黃承彥突然開口,身旁的司馬徽與龐德公同時睜開了眼睛。
司馬徽看著魚鉤上掙紮的大魚,搖頭笑道:"罷了,這次算我們輸給你。"
"待會兒我就把那壇珍藏十年的老酒取出來,咱們好好痛飲一番。"
黃承彥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水鏡兄今日竟如此大方,莫非有什麼喜事?"
司馬徽神秘一笑:"剛收到一個消息,德公兄不妨猜猜看?"
"猜中了就一起喝酒慶祝,猜不中的話,可要繼續替我們釣魚當下酒菜了。"
龐德公感受到兩位老友促狹的目光,略一思索,胸有成竹地說道:"看來河北的戰事已有結果。"
"若我沒猜錯,林辰大獲全勝。"
司馬徽朗聲大笑,捋著胡須道:"德公兄果然料事如神。"
"誰能想到,短短半年時間,林辰竟能一飛衝天,遠超所有人的預料。"
"難道這世上真有天命所歸之人?"
黃承彥笑道:"天選之人咱們不敢妄斷,但將會降臨一位雄主,卻是看得分明。"
"二位從前推崇的是漢室宗親劉玄德,如今他卻屢次敗於林辰之手。"
"不知二位如今作何感想?"
龐德公淡然道:"世事難料。林辰未現世前,劉玄德確實算得上人中龍鳳。"
"他有名望,有兩位萬人敵的義弟,更有漢室血脈與謙遜之德。"
"隻可惜江山代有才人出,林辰的出現,令他黯然失色。"
"數月間得陶謙、孔融相助,占據青、徐二州,本已不凡。"
"但若與林辰相比,實在如螢火之於皓月。"
黃承彥大笑道:"說得好!"
"可如今這天下,誰在林辰麵前不是螢火之光呢?"
"林辰太過耀眼了。"
"我們是否也該早做打算?"
三人對視片刻,目光最終落在司馬徽身上。
司馬徽沉吟良久,緩緩道:"此人所作所為,確值得我等鼎力相助。"
"然河北之地,林辰順者生逆者亡,多少世家子弟命喪黃泉?"
"多少讀書人遭遇不測?"
"吾等身為士林表率,豈能置若罔聞?"
"縱使不聞不問,也需明了他的真正意圖。"
"一個嗜殺成性之人,如何能善待天下蒼生?"
黃承彥思忖良久後開口:"世家權柄過重,實非社稷之福。"
"崔家崔鈞之謀,竟欲令朝廷俯首稱臣。"
"妄圖在國中劃分貴賤,令世家超脫於律法之上。"
"縱觀古今,哪位雄主會容忍此等條件?"
"莫說林辰,便是曹操、劉備這等豪傑,也絕不會答應。"
"自取,又怪得了誰人?"
司馬徽追問:"如此說來,承彥是讚同林辰所為?"
黃承彥含笑道:"林辰處置河北世家,將土地按人頭重新分配,並明令各家按田畝征稅、按人頭納賦,這些舉措皆有利於百姓安定。"
"故而那些"世家"稱他為"屠夫",但底層黎庶卻對他擁護有加。"
"能為天下蒼生謀福祉者,豈是真屠夫?"
龐德公擊節稱讚:"此言甚妙。"
"旁人都道林辰根基淺薄,如沙築之屋,而我等看得分明,他的根基在於民心。"
"正因如此,我等才更應看好於他,不是嗎?"
"若為虛名浮譽而違背本心。"
"豈是我輩應有之舉?"
司馬徽聞言一怔,眼中疑慮頓時消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撫須感歎:"沒想到三人之中,反倒是我最為執迷!"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
"既然民心歸附林辰,我又何必在意那些虛名妄言?"
"主意雖好卻急不得,咱們不妨先埋下伏筆,莫要急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