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年的風河溝與百發約_重釣人生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釣人生路 > 第15章 年的風河溝與百發約

第15章 年的風河溝與百發約(1 / 1)

1989年的初夏,一場驟雨剛過,家屬院東邊的河溝漲了半尺水,渾濁的水流裹著草屑往下遊淌,岸邊的蘆葦被風吹得歪歪斜斜,連常年蹲在溝邊釣魚的張大爺都搖著頭說:“這天兒,拋竿準頭得差一半,彆釣了。”可陳遇卻扛著他那根磨得發亮的竹魚竿,踩著泥濘的土坡下到溝邊,手裡還攥著個空罐頭盒——那是他昨天特意洗乾淨的,用來當拋竿目標的。

竹魚竿已經不是1986年那根初學時的水竹竿了。去年秋天,父親在郊區竹林又選了根更粗壯的淡竹,烤矯了五回才讓竿身筆直,導環換了新的自行車氣門芯,握柄處纏的舊塑料帶被母親換成了更防滑的帆布,繞線器的木盤磨得能照出淡淡的人影——這是他用的第二根竹竿,第一根的雞毛杆梢頭在三年前練拋竿時磨斷了,現在這根的梢頭,是父親用細竹枝做的,更有韌性。

陳遇蹲在溝邊,先伸手摸了摸水溫——雨後水涼,魚可能會往水稍深的地方躲。他又抬頭看了看風向,西南風,大概三級,吹得水麵起了細碎的浪。“得順著風拋,不然線會被吹偏。”他嘴裡念叨著,從繞線器上解下通線——現在用的已經不是紅棉線了,去年冬天,父親用攢了半個月的零錢,給他買了卷1.8元的國產尼龍線,比棉線結實,也不吸水,七星漂也換成了塑料豆的,比鵝毛梗耐用,不會被水泡爛。

他把空罐頭盒扔進河溝裡,落在離岸邊約四米遠的一個草洞旁——那草洞隻有碗口大,周圍都是水草,是個難拋的點。陳遇站起身,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握住帆布握柄,小臂先往後收,目光緊緊盯著罐頭盒,趁著風勢稍緩的瞬間,小臂往前送,手腕輕輕一抖——尼龍線帶著七星漂像條靈活的魚,順著風勢飛出去,“咚”的一聲,正好落在罐頭盒旁邊,錫皮墜沉底後,三顆塑料漂穩穩地浮在水麵,沒被浪衝偏半分。

“喲,小陳遇這準頭,比張大爺還厲害!”路過的王嬸笑著喊,手裡拎著剛洗完的衣服,“我家莉莉說你現在拋竿百發百中,我還不信,這風天裡都能扔這麼準,真是練出來的!”

陳遇笑著點點頭,沒說話,繼續調整漂的位置。這四年裡,他幾乎沒落下過一天練拋竿。冬天雪地裡,他把搪瓷盆放在雪地上,練雪中拋竿,手凍得通紅也不停;夏天烈日下,家屬院的空地被曬得發燙,他光著腳練,腳掌磨出了繭子;雨天裡,他撐著傘練,線被雨水打濕也沒關係——現在彆說三級風,就是五級風,隻要他判斷好風向,也能把線精準地拋到目標點。

“你就是陳遇?”一個陌生的聲音從土坡上傳來。陳遇抬頭一看,是個比他高半頭的男孩,背著根嶄新的竹魚竿,竿梢還掛著塑料包裝紙,手裡也拿著個罐頭盒,身後跟著兩個年紀稍小的孩子。男孩穿著件藍色的運動服,袖口還繡著個小小的“健”字,看起來像是城裡來的。

“我是陳遇,你是誰?”陳遇放下手裡的竿,問。男孩跳下坡,把罐頭盒往地上一放,語氣帶著點不服氣:“我叫趙磊,住在城西邊的機床廠家屬院,我爸說你拋竿最準,我來跟你比一比!”他身後的兩個孩子也跟著起哄:“趙磊哥可是我們院拋竿最厲害的,上次還把罐頭盒扔進河裡的小坑裡了!”

陳遇愣了一下,隨即笑了:“比什麼?”

“就比拋罐頭盒!”趙磊指著河溝裡,“我選三個點,你選三個點,每個點拋三竿,誰中得多誰贏。要是你輸了,就得承認我比你厲害;要是我輸了,我就把這根新魚竿上的氣門芯導環給你——這可是我爸特意從城裡自行車鋪買的,比你的好!”

趙磊手裡的新魚竿確實亮眼,竹身是淺青色的,沒有一點烤痕,導環的氣門芯是新的,泛著淺灰色的光,繞線器是塑料的,比陳遇的木盤繞線器看起來高級。可陳遇沒在意這些,他想起三年前第一次看見尼龍線時的想法——裝備再好,不如基本功紮實。

“行,你先選點。”陳遇點點頭,把自己的竹魚竿靠在蘆葦叢邊。

趙磊先選了第一個點:離岸邊三米遠的一個水草縫,隻有拳頭大,還被風吹得晃來晃去。他站在溝邊,深吸一口氣,雙手握竿往後收,可收臂太急,竿梢差點掃到旁邊的蘆葦;往前拋時,風突然大了點,線被吹偏了,落在水草上,七星漂纏在了草葉間。“晦氣!”趙磊皺著眉,伸手去解線,手指被尼龍線勒出了道紅印。

解完線,趙磊又試了第二竿——這次沒纏水草,卻偏了,落在離水草縫還有一尺遠的地方。第三竿,他更用力了,可手腕沒控製好,線直接飛過了水草縫,落在了更深的水裡。“三竿隻中了零竿?”陳遇身後的莉莉突然開口,她剛放學,背著書包跑過來,手裡還拿著個烤紅薯,“趙磊,你這準頭不行啊,陳遇平時練的時候,風天裡都能十竿中八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磊臉有點紅,卻不服氣:“這是第一個點,風太大了,下一個點我肯定中!”他選的第二個點,是離岸邊四米遠的一個淺灘,水麵上有塊露出的石頭,目標是石頭旁邊的水麵。這次趙磊調整了姿勢,順著風拋,第一竿落在了石頭左邊,第二竿落在了右邊,第三竿終於落在了石頭旁邊,可還是沒到他說的“目標點”。

“該你了!”趙磊退到一邊,讓陳遇來拋他選的兩個點。第一個水草縫,陳遇先站在溝邊感受了一下風向,然後雙腳微微調整了角度,雙手握竿——小臂往後收時比平時慢了半拍,等風勢稍緩,小臂往前送,手腕輕輕一抖,尼龍線帶著七星漂順著風勢飛出去,正好落在水草縫裡,塑料漂浮起來三顆,沒纏一點水草。

“中了!”莉莉拍手喊,趙磊的眼睛也瞪圓了。陳遇沒停,接著拋第二竿——這次風比剛才大了點,他稍微加大了點手腕的力氣,線還是落在了水草縫裡。第三竿,他故意等了個風稍大的瞬間,小臂往後收得更穩,送竿時順著風的方向稍微偏了點,線依然精準地落在目標點。

“三竿全中?”趙磊的聲音有點發顫。陳遇沒說話,走到第二個點——石頭旁邊的水麵。他隻用了一竿,就把線拋到了目標點,剩下兩竿也全中,沒偏一點。

“該你選點了。”趙磊的語氣沒剛才那麼傲了。陳遇選的第一個點,是離岸邊五米遠的一個深水區,水麵上沒有任何參照物,隻能憑感覺拋。趙磊拋了三竿,兩竿偏了,一竿落在了淺水區,沒中。陳遇拋的時候,先目測了一下距離,然後調整了拋竿的力度——比拋近點時稍微加大了點小臂的力氣,三竿全中,七星漂穩穩地浮在水麵上。

第二個點,陳遇選了個最難的:離岸邊三米遠,還在水流比較急的地方,目標是個隻有雞蛋大的草洞。趙磊拋了三竿,全纏在了水草上,氣得他把竿往地上一扔:“這破地方根本沒法拋!”

“能拋的。”陳遇走過去,撿起趙磊的竿,遞給她,“你看,水流急的話,要稍微往上遊拋一點,讓線順著水流漂到草洞,而且收臂要慢,彆讓線被水流衝偏。”他一邊說,一邊拿起自己的竿演示——小臂往後收,往前送時稍微往上遊偏了點,線落在上遊,順著水流漂到草洞,正好落在裡麵。

趙磊看著陳遇的動作,又看了看自己手裡的新竿,突然紅了臉:“我輸了,你的準頭比我厲害。”他說著,就要把自己竿上的氣門芯導環拆下來,“我說話算話,這個給你。”

“不用。”陳遇擺擺手,“導環你自己用,拋竿準不是靠導環好,是靠練。你要是想練準頭,每天找個目標,練上一個時辰,堅持半年,肯定能進步。”他想起自己剛練拋竿時,十竿有九竿偏,是父親陪著他,每天在空地裡練,才慢慢找到感覺的。

趙磊愣了愣,然後點點頭:“我知道了,以後我也每天練,下次再來跟你比!”他收拾好自己的竿,帶著兩個小夥伴走了,走之前還回頭喊:“陳遇,謝謝你教我!”

“你剛才好厲害!”莉莉跑過來,把烤紅薯遞給陳遇,“趙磊在城裡的家屬院可傲了,今天終於服你了。”陳遇接過紅薯,咬了一口,甜得心裡發暖。他抬頭看了看天,雨後天晴,太陽從雲裡出來,照得水麵亮晶晶的。

“練了四年,可不是白練的。”父親的聲音從土坡上傳來,手裡還拿著本《中國釣魚》雜誌——那是1987年開始訂閱的,現在已經是第三年了,雜誌的封麵都翻得卷了邊。父親走下來,摸了摸陳遇的頭:“剛才你教趙磊的那招‘順流拋’,是不是從雜誌上學的?”

陳遇點點頭:“雜誌裡說,水流急的時候,要‘借勢’,不能硬拋,我結合著練,慢慢就會了。”前世他不愛看書,覺得雜誌上的知識沒用,現在才知道,理論結合實踐,進步才快——這幾年,他把《中國釣魚》上的每篇文章都看了好幾遍,還在練習本上記了筆記,比如“不同天氣的魚情”“淺水區的釣法”,這些都幫他把拋竿技術練得更紮實。

夕陽慢慢沉下來,把河溝的水麵染成了橘紅色。陳遇收拾好竿,把線繞回繞線器,七星漂貼著木盤放好。莉莉幫他拿著罐頭盒,父親走在旁邊,手裡還翻著那本舊雜誌。“下個月有個釣魚比賽,在城東邊的水庫,你想不想去?”父親突然問。

陳遇愣了一下,然後眼睛亮了:“想!”他練了四年拋竿,就是想看看自己的技術到底怎麼樣,水庫比河溝大,水也深,是個檢驗基本功的好地方。

“那咱們從明天開始,練深水區的拋竿。”父親笑著說,“水庫的水比河溝深,得調整鉛墜的重量,還要練遠投,不過以你現在的準頭,肯定能行。”

陳遇點點頭,心裡滿是期待。他看著手裡的竹魚竿,握柄處的帆布磨得軟軟的,導環的氣門芯換了三回,繞線器的木盤有了淡淡的包漿——這根竿陪著他練了四年拋竿,見證了他從十竿九偏到百發百中,也見證了他從一年級的小學生,長成了四年級的少年。

走在回家的路上,風裡飄著晚飯的香味,莉莉在旁邊嘰嘰喳喳地說,要去水庫給陳遇加油,父親在前麵走,偶爾回頭看看他。陳遇心裡明白,拋竿百發百中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接下來,他要學的還有很多,比如看水情、辨魚窩、調漂,這些都需要像練拋竿一樣,一步一步,紮實地走下去。

1989年的初夏,河溝邊的蘆葦還在隨風搖晃,陳遇扛著他的竹魚竿,走在回家的土路上,夕陽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他知道,未來還有很多個這樣的傍晚,有魚竿,有七星漂,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還有他對釣魚的熱愛——這些,都是他最珍貴的財富。

喜歡重釣人生路請大家收藏:()重釣人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