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的成績單發下來時,陳遇盯著數學欄那個刺眼的78分,手指無意識地收緊,將紙張邊緣捏得發皺。講台上,數學老師正在分析試卷:這次考試特彆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運用,尤其是幾何證明部分……
窗外的梧桐樹葉已經泛黃,在秋風中簌簌作響。陳遇想起一個月前,自己還信誓旦旦地對毛蛋說碳纖維要從基礎學起,結果最基礎的數學考試就栽了跟頭。
喂,坐在旁邊的莉莉輕輕碰了碰他胳膊,壓低聲音,你最近怎麼回事?上課老是走神。
陳遇苦笑一下,目光掃過莉莉試卷上鮮紅的92分。前世他從未在意過這些分數,總覺得釣魚靠的是經驗和感覺。直到現在,當真正想要理解碳纖維背後的科學原理時,他才發現自己連最基礎的力學公式都推導不明白。
放學回到306宿舍,王小虎正對著成績單唉聲歎氣:完了完了,數學才65分,我爸非揍我不可!
孫宇推推眼鏡,冷靜地分析:根據錯題分布,你主要失分在函數和幾何證明。
張偉則已經打開筆記本電腦:我可以寫個錯題分析程序,幫你製定複習計劃。
陳遇眼睛一亮:張偉,你會編程?
略懂。張偉謙虛地說,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正在自學c++,打算參加明年的信息學奧賽。
當晚,陳遇破天荒地沒有去技校實驗室,而是在宿舍請教問題。
孫宇,這道幾何輔助線該怎麼作?
張偉,這個力學公式的推導過程能再講一遍嗎?
王小虎看得目瞪口呆:陳遇,你受什麼刺激了?突然這麼用功?
陳遇歎口氣:我想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紮實的基礎,什麼理想都是空談。
周末的釣魚計劃變成了宿舍集體補習。毛蛋騎著摩托車趕到時,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四個男生擠在宿舍裡,桌上攤滿各種課本和參考書。
瘋了瘋了!毛蛋誇張地摸摸陳遇額頭,表弟,你該不是學習學傻了吧?說好去試新餌料的!
陳遇頭也不抬地演算著題目:等等,我馬上推導出這個張力公式了……
孫宇推推眼鏡:我們在研究碳纖維預氧化過程的溫度控製問題。
張偉補充道:我正在寫一個溫度場模擬程序。
王小虎哭喪著臉:而我還在和三角函數較勁……
毛蛋湊過去看張偉的電腦屏幕,頓時頭大如鬥:這都是啥啊?有限元分析?
簡易版的。張偉解釋道,根據熱傳導方程建立的模型,可以模擬爐腔內的溫度分布。
陳遇眼睛發亮:這個能借我們用嗎?我們在技校做的溫控係統需要優化。
當然可以。張偉飛快地敲擊鍵盤,我還可以加個圖形界麵,更直觀些。
接下來的日子,306宿舍變成了小型研究所。陳遇主攻理論和計算,孫宇負責數學建模,張偉編程模擬,就連王小虎也找到了用武之地——他手工好,負責製作模型。
看我做的爐腔模型!王小虎得意地展示用易拉罐和錫紙製作的微型加熱爐,雖然不能真加熱,但至少能看明白結構!
技校實訓車間裡,三個年輕人圍著舊電爐發愁。毛蛋比劃著:要加熱電偶和溫控器,但這台老爐子連接口都沒有。
張偉突然指著電路圖:可以用arduino開發板!成本低,而且我能編程控製。
孫宇計算著參數:根據熱傳導方程,需要在這裡和這裡布置測溫點。
陳遇綜合大家的意見:那就分工:張偉負責控製係統,孫宇計算測溫點布局,毛蛋哥加工機械部件。
技校老師最初覺得這群孩子異想天開,但看到他們嚴謹的態度,漸漸也開始提供指導。熱電偶要這麼裝,機械加工老師傅比劃著,要測爐腔溫度場,得布矩陣測點。
電子課老師則幫著調試電路:pid參數要慢慢調,急不得。
十一月的冷雨夜,實驗室裡卻熱火朝天。當溫控係統第一次成功將溫度穩定在250±2度時,五個年輕人激動得擊掌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