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毛蛋看著數字溫度計上的讀數,兄弟們太厲害了!
張偉檢查著程序運行日誌:波動控製在正負1.8度,比預期的還好。
孫宇推推眼鏡:不過能量利用率隻有37,還有優化空間。
王小虎忙著給大家泡方便麵:功臣來了!吃飽了再戰!
但陳遇卻盯著溫度曲線出神:不對,這個波動周期有問題。
他翻出中科院回信裡附的資料目錄,突然眼睛一亮:等等!周工說過,預氧化不是恒溫過程,要有溫度梯度!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傻眼。意味著好不容易做出來的恒溫係統,根本不符合實際需求。
王小虎最先泄氣:這不白忙活了嘛!
孫宇也皺眉:要改造成梯度溫控係統,難度太大了……
但張偉已經打開電腦:我可以修改控製程序,實現多段溫度曲線。
陳遇眼睛一亮:對!用多個加熱單元組合,通過程序控製實現溫度梯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重新改造的過程異常艱辛。張偉連續三天熬夜修改程序;孫宇重新計算熱場分布;毛蛋帶著王小虎改造加熱單元。有次調試時短路起火,差點把實驗台燒了;還有次程序出錯,加熱單元一直升溫,差點釀成事故。但每次失敗後,大家都會一起分析原因,從頭再來。
漸漸地,陳遇發現團隊合作的力量。那些獨自鑽研時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在大家的討論中往往能找到思路。孫宇嚴謹的數學推導,張偉巧妙的編程實現,毛蛋的實踐經驗,甚至王小虎的動手能力,都成為了項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期末考試成績出來的那天,306宿舍迎來了驚喜:陳遇數學90分,物理95分;孫宇全科95以上;張偉除了語文都在90分以上;就連王小虎也全部及格,數學破天荒考了78分。
兄弟們!我爸說隻要及格就獎勵新釣竿!王小虎興奮地大喊。
張偉推推眼鏡:根據數據統計,我們宿舍平均分比期中提高了12.3分。
孫宇補充:這說明團隊學習確實有效。
陳遇感慨: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自己為什麼學習。
傍晚,五人站在技校實驗室裡,看著那台簡陋的預氧化裝置。毛蛋突然說:雖然咱們離真正做出碳布還差得遠,但這個過程……挺有意思的。
王小虎點頭:是啊,以前覺得學習沒用,現在發現還能用來做這麼酷的東西!
張偉已經打開電腦:我正在寫2.0版本的程序,加入自適應控製算法。
孫宇拿出筆記本:這是下一步的優化方案……
陳遇看著夥伴們,忽然覺得重生最大的意義不是預知未來,而是找到了誌同道合的夥伴,懂得了學習和合作的重要性。
明年,陳遇突然說,我們一起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吧。
好主意!張偉第一個響應,我可以做控製係統。
孫宇推推眼鏡:我負責數學建模和數據分析。
王小虎撓頭:那我……我負責加工製作!
毛蛋大笑:我就當技術顧問!
夜深了,陳遇在日記本上寫下新的感悟:
今日方知,所謂卡脖子,卡的不是技術,而是人才。若無紮實根基,縱知未來方向亦無從下手。幸得摯友相伴,方明學問真諦。重活一世,最大的幸運不是預知碳布之重,而是醒悟基礎之要,更得同行之人。
合上日記,他翻開孫宇借他的《高等數學》。宿舍裡,張偉的鍵盤聲、孫宇的翻書聲、王小虎的鼾聲交織成特殊的夜曲。窗外,冬雪悄然落下,實驗室裡那台自製的預氧化裝置靜靜立著,雖然簡陋,卻承載著五個年輕人的夢想。
喜歡重釣人生路請大家收藏:()重釣人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