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雙線作戰(二)_重釣人生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釣人生路 > 第115章 雙線作戰(二)

第115章 雙線作戰(二)(1 / 1)

陳遇和孫宇那兩封寫滿了挫敗、困惑與詳細數據的信,像兩顆投入水麵的石子,分彆在上海、北京清華、北航、北理工)激起了持續的漣漪。

在上海水產大學,陳遇的日常變成了教室圖書館實驗室寢室四點狂奔。他不僅要消化繁重的專業課知識,還要利用一切課餘時間跑理工大學,在那位好心的博士生師兄的幫助下,像螞蟻搬家一樣,一點點地測量、記錄熱壓罐、模具、預浸料的各種參數,回應著北京那邊雪片般飛來的技術詢問信。他的室友周凱看著他天天頂著一對黑眼圈,忍不住調侃:“老陳,你這狀態不像搞水產的,倒像是搞特務工作的,天天神出鬼沒,眼神還特有內容。”陳遇隻能報以苦笑,心裡想著的卻是孫宇剛剛來信要求的“樹脂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黏溫曲線”該去哪裡測。

在清華大學,孫宇的宿舍成了臨時戰情室。他把那封寫滿失敗數據的信貼在床頭,白板上畫滿了熱傳導微分方程和可能的故障樹。他的嚴謹在這一刻發揮到極致,每一個假設都必須有公式支撐,每一個推論都必須邏輯嚴密。他的室友們早已習慣了他的“入定”狀態,隻是偶爾會好心提醒:“宇哥,食堂快沒飯了!”“孫宇,你的筆記能借我抄一下嗎?…算了,我看不懂…”

在北航,張偉則化身“碼農”,麵對屏幕上一行行冰冷的代碼和遠程傳回的數據包,不斷調整著他的控製算法模型。他的沉默是另一種形式的專注,常常在機房一坐就是一天,直到被管理員清場。他的世界裡,沒有模糊的概念,隻有精確的指令和邏輯判斷。

在北京理工大學,王小虎的“戰場”同樣不輕鬆。機械製圖、力學計算讓他頭大如鬥,但他愣是把對“旭遇”的牽掛化成了學習的動力。“俺得學好!不然以後咋給遇哥他們加工精密零件?”他常常一邊畫著複雜的零件圖,一邊嘀咕。他還發揮“地頭蛇”優勢,跑去材料學院蹭課,雖然聽得半懂不懂,但回來就能在電話裡蹦出幾個新名詞:“遇哥!俺今天聽老師講啥‘界麵相容性’,是不是就是咱那樹脂和碳絲能不能黏牢實?”弄得陳遇哭笑不得又倍感欣慰。他還憑著“虎式”社交,認識了不少高年級學長,時不時打聽些材料處理的“土辦法”或者哪裡能蹭到測試設備。

溝通的主要方式依然是信件和昂貴的周末電話會議。信件往來緩慢但細致,電話會議則高效而“燒錢”。

周日晚上,電話鈴聲準時響起。

“都到了嗎?信號怎麼樣?”毛蛋,省城)

“到了到了,宇哥、偉哥、虎子都在我這兒呢!”林莉,北京,她often充當北京方麵的召集人)

“上海聽得到。”陳遇)

“首先,根據陳遇傳回的熱物性參數,我和張偉重新優化了模型。”孫宇的聲音冷靜而清晰,“模擬顯示,在現有設備條件下,必須在升溫階段引入前饋補償,預估熱量損失…補償係數建議取0.7到0.8…”

“說人話,宇哥!”王小虎在一旁忍不住插嘴,“咋補償?給設備喂點補藥?”

張偉的聲音插入:“修改程序。已寫好新算法。需下次實驗驗證。”

“虎子,”陳遇的聲音帶著笑意,“補償不是喂藥,是讓加熱器提前多出點力,把預計會跑掉的熱量先算進去。”

“哦!懂了!就跟俺們東北燒炕,得多添把柴火一個道理!”王小虎恍然大悟。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孫宇難得地沒有反駁,“其次,關於第二次實驗預備的方案,攪拌過程必須標準化:轉速300轉分鐘,時間3分鐘,環境溫度控製在25±2°c,攪拌後靜置30分鐘以上…”

“收到!記下了!”陳遇在那頭快速記錄,“恒溫水浴鍋我想辦法去借。”

“資金方麵…”毛蛋的聲音再次低沉下去。

“我和莉莉也商量了,”陳遇接過話頭,語氣堅定,“下次實驗規模再縮小一半,隻做最關鍵的驗證。我們必須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

“對!”林莉的聲音傳來,“我這邊家教收入雖然不多,但也能支撐幾次電話會議了!大家放心聊!”

會議在務實而又充滿相互打氣的氛圍中結束。

第二次實驗日定在了元旦假期。陳遇、孫宇、王小虎再次彙聚省城。張偉依舊因重要的課程設計無法離京,但提前將最新的控製程序遠程傳輸了過來並進行了詳細說明。設備經過陳平帶著老師傅們的又一輪精心檢修,煥然一新。

這次,氣氛更加凝重,操作更加小心翼翼,如同進行一場精密的外科手術。每一個步驟都嚴格按照孫宇製定的“操作法典”進行:恒溫水浴控製樹脂溫度、電子計時器精確攪拌時間、孫宇親自監督鋪層過程…

設備再次啟動。新程序運行下,升溫曲線幾乎完美地貼合設定,平穩得讓人感動。保溫、保壓,一切順利。時間到,泄壓,降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打開罐蓋,沒有焦糊味!取出試樣,一塊平整、黑亮、泛著碳纖維獨特光澤的預浸料板呈現在眼前。

“成功了?!”王小虎激動地小聲問,生怕聲音大了把它震碎。

然而,當陳遇小心翼翼地將試樣拿起,準備測量時,熟悉的、令人心悸的“哢嚓”聲再次響起——試樣依舊從邊緣處脆性斷裂!

第二次實驗,避免了“烤糊”,卻依然敗給了“脆弱的靈魂”!

實驗室裡一片死寂。挫敗感更濃了,因為它似乎觸及了更核心的材料或工藝本質問題。

孫宇拿起斷裂的試樣,仔細觀察斷麵,眉頭緊鎖:“固化度可能依然不足,或者樹脂體係本身韌性太差,也可能是壓力施加策略有問題…”

陳遇深吸一口氣:“至少排除了加熱問題。現在焦點更清晰了。保存數據,分析斷麵!”

很快,孫宇的新信又到了,這次提出了更深入的問題:樹脂各組分配比的精確度?混合均勻性如何定量評價?壓力施加的時機和曲線?甚至建議測試玻璃化轉變溫度tg)來定量分析固化程度…

難題升級了。

北理工宿舍裡,王小虎對著自己正在畫的零件圖發呆,突然蹦起來:“俺知道了!是不是跟俺們做這拉伸試棒一樣,夾持的地方容易壞?咱那模具是不是‘夾’得太狠了?”他立刻把這個“虎式猜想”寫信告訴了陳遇和孫宇。孫宇回信:“雖不準確,但提到了應力集中問題,值得考慮。”

清華宿舍,孫宇的室友看著他對著新數據冥思苦想,忍不住道:“宇哥,你這比追姑娘還上心啊!”孫宇頭也不抬:“姑娘不會因為溫度差零點一度就跟你分手。”

北航機房,張偉開始嘗試從控製角度反推工藝缺陷,默默增加著代碼的複雜度。

上海校園,陳遇一邊啃著《高分子化學》,一邊琢磨著如何測量tg,愁眉不展。

失敗,分析,改進,再失敗…科研的道路就是如此循環往複,枯燥而磨人,考驗著每個人的耐心與毅力。但對於這群分散各地卻心在一處、為了共同目標而努力的年輕人來說,每一次失敗都意味著離真相更近一步,每一次分析都是智慧的碰撞。他們的大學生活,在課堂、實驗室、圖書館和遠方那個共同的夢想之間,勾勒出一條獨特而充實的軌跡,汗水與智慧交織,挫折與希望並存,青春在奮鬥中閃耀著彆樣的光彩。而王小虎,作為團隊不可或缺的“實踐觸角”和“士氣擔當”,也在大學的熔爐裡,快速地成長著。

喜歡重釣人生路請大家收藏:()重釣人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