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娃的條陳尚未寫完,北疆的戰報便如同雪片般飛入京師。擴廓帖木兒用兵果然狠辣刁鑽,大同外圍數個堡寨相繼失守,守軍損失慘重,城牆多處被轟天雷炸開缺口,情勢岌岌可危。徐達、馮勝率領的援軍雖已星夜兼程,但抵達尚需時日。
戰爭的陰雲,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朝會上,爭論的焦點完全集中在了如何支援大同上。糧草、軍械、民夫……每一項都需要海量的錢糧支撐。剛剛經曆了一場風波和清洗的朝堂,效率難免受到影響,爭吵與推諉時有發生。
就在這焦頭爛額之際,田娃那份字跡因傷痛而略顯歪斜,卻條理清晰的《北疆軍需寶鈔應急籌措疏》,經由直奏渠道,悄然送到了朱元璋的案頭。
條陳中,田娃並未空談大道理,而是提出了數條極其具體、可立即操作的方案:
其一,由戶部緊急授權,允許大同守軍在當地及周邊府縣,憑加蓋特殊印信的“軍需寶鈔憑證”,直接向持有大量糧食、草料的商戶尤其是已加入特許商會體係的商戶)征購物資,承諾戰後由朝廷統一以鹽引、茶引或未來稅收優惠結算。此舉可繞過繁瑣的中央調撥,就地解決部分燃眉之急。
其二,啟用揚州、蘇州等商會網絡,利用其成熟的運輸渠道,將庫存的部分非緊要但軍中急需的物資如成藥、皮革、帆布等),以“寶鈔預付+鹽引結算”模式,火速運往大同方向,交由徐達大軍接收。
其三,建議陛下明發諭旨,宣布北疆戰事期間,寶鈔與金銀銅錢等值流通,凡向官府或指定商戶出售糧草、車輛、民夫服務者,優先以寶鈔支付,並可憑寶鈔優先兌換官鹽官茶,以此快速集中民間資源。
其四,嚴令各地寶鈔兌換所,必須保證寶鈔與銅錢的小額兌付暢通,穩定民心,防止因戰事引發金融恐慌。
每一條建議,都直指當前後勤保障的痛點,並且充分利用了田娃一手建立起來的寶鈔和商會體係,將金融工具與戰爭需求緊密結合。
朱元璋仔細閱罷,久久不語。他仿佛能看到,那個腳踝重傷、臥於病榻的臣子,是如何忍著劇痛,殫精竭慮地為國謀劃。這份條陳,不僅是在獻策,更是在用行動證明他的忠誠與能力,無聲地回應著之前的所有猜忌。
“傳旨。”朱元璋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就按田娃所奏,即刻辦理!著戶部、兵部協同落實,不得有誤!”
聖旨一下,如同給略顯混亂的朝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有了明確的操作規程,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授權文書被快馬發往大同及周邊府縣,揚蘇商會的物資也開始裝車北上,各地兌換所加強了值守和兌付。
效果立竿見影。大同守軍在得到就地征購的授權後,迅速從當地幾個大糧商手中購得了急需的糧草,穩住了軍心。徐達大軍在行進途中,也接收到了來自南方商會網絡運送來的第一批補充物資,雖然數量有限,卻極大地鼓舞了士氣。而“寶鈔戰時可優先兌鹽茶”的政策,也確實吸引了不少民間力量主動為軍隊提供幫助。
田娃雖身不能至,其策卻已跨越千裡,影響著前線的戰局。
數日後,朱元璋微服親臨誠意伯府。沒有儀仗,隻帶了幾個貼身侍衛。
當皇帝走進內室,看到榻上麵容憔悴、腳踝裹著厚厚紗布的田娃時,腳步微微一頓。田娃見到皇帝,掙紮著想要起身行禮,被朱元璋快步上前按住。
“躺著,彆動。”朱元璋的聲音比往日柔和了許多,他自己拉過一張凳子,坐在了榻邊。
“陛下……”田娃心中百感交集。
“你的條陳,很好。”朱元璋看著他,目光複雜,“幫了前線大忙。大同……暫時穩住了。”
“此乃臣分內之事。”田娃低聲道。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忽然問道:“恨咱嗎?”
田娃微微一怔,隨即坦然迎上皇帝的目光:“臣不敢,亦不恨。陛下是天子,肩負江山社稷,所思所慮,自非臣子所能完全體會。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隻願此生,能不負陛下昔日濠州相識之情,不負今日君臣相得之義。”
他沒有回避問題,也沒有虛偽地表示全然理解,而是將個人情緒置於君臣大義和對過往情分的珍視之下,既顯坦誠,又表忠心。
朱元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動容。他伸出手,輕輕拍了拍田娃沒有受傷的肩膀,這個動作帶著久違的、近乎兄弟間的情誼。
“好好養傷。”朱元璋站起身,“大明,還需要你。咱……也需要你。”
說完,他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望著皇帝離去的背影,田娃知道,那場信任危機帶來的堅冰,正在緩緩消融。皇帝最後那句話,已近乎直白的肯定與依賴。
他緩緩靠回枕上,長舒了一口氣。腳踝依舊疼痛,心中卻是一片澄明。
經此一劫,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個世界權力運行的規則,也更加明確了自己未來的道路。他不僅要繼續推動那些利國利民的改革,更要學會在權力的旋渦中更好地保護自己和所珍視的一切。
北疆的戰火仍在燃燒,朝堂的暗流從未停歇。但他知道,當自己傷愈重新站上朝堂之時,他將變得更加堅韌,也更加清醒。未來的路,依舊布滿荊棘,但他已無所畏懼。
喜歡我的發小是朱元璋請大家收藏:()我的發小是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