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李清照傳:半生煙雨,半世落花_曆史奇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曆史奇人傳 > 第1200章 李清照傳:半生煙雨,半世落花

第1200章 李清照傳:半生煙雨,半世落花(1 / 1)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年表約1084年—約1155年)

第一章書香才媛,少年成名(約1084—1101)

北宋元豐七年(約1084年)生於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明水鎮。號易安居士。

其父李格非,時為禮部員外郎,著名學者,以文章受知於蘇軾,名列“蘇門後四學士”,著有《洛陽名園記》。其母王氏,亦出身名門,乃狀元王拱辰孫女,頗有文才。

元佑年間(1086—1094)在濃厚的書香門第中成長,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展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其少年詩作《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已顯露出深刻的曆史洞察力與政治見解,為時人所驚歎。

紹聖年間(1094—1098)隨父居汴京今河南開封)。其才華在京城士大夫圈中漸有聲名。晁補之等多有讚譽。此期間創作了著名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等詞,其“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句,轟動京師。

第二章金石姻緣,琴瑟和鳴(1101—1106)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十八歲,與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二十一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夫婦二人誌趣相投,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收藏與研究,感情深篤。

同年,其父李格非因“元佑黨人”案被罷官,而公公趙挺之則屬於對立的新黨並獲升遷。李清照曾獻詩救父,中有“何況人間父子情”之句,但未成功。

崇寧年間(1102—1106)隨夫家在汴京生活。夫婦二人常典當衣物、質物,用以購買碑文古跡,回家後“相對展玩咀嚼”,其樂無窮。“賭書潑茶”成為他們雅致生活的寫照。開始協助趙明誠編纂《金石錄》。

第三章屏居青州,潛心學術(1107—1121)

大觀元年(1107年)趙挺之在政治鬥爭中罷相病逝,趙家隨後遭蔡京誣陷迫害。趙明誠被罷官,夫婦二人回到青州今山東青州)趙氏故裡,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屏居生活。

大觀至政和年間(1107—1117)將青州居所命名為“歸來堂”,自號“易安居士”。在此地,他們潛心整理收藏,校勘古籍。家中藏書充棟,李清照的記憶力極佳,常能準確指出某事在某書某卷。他們“夜儘一燭為率”,學問大進。協助趙明誠基本完成了《金石錄》的初稿著述。

第四章宦海浮沉,小彆離愁(1121—1127)

宣和三年(1121年)趙明誠重新出仕,先後任萊州今山東萊州)、淄州今山東淄博)知州。李清照時而隨任,時而獨居青州。這段時期的分離,催生了許多表達相思離愁的名篇,如《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其中“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廣為傳唱。

靖康元年(1126年)趙明誠任淄州知州。時金兵大舉南下,北方局勢危急。

第五章靖康之難,倉皇南奔(1127—1129)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滅亡,康王趙構即位,建立南宋,史稱“建炎南渡”。

同年三月,趙明誠母郭氏在江寧今江蘇南京)病故,趙明誠南下奔喪。同年,青州兵變,歸來堂十餘屋藏書在大火中焚毀。李清照獨自整理挑選最為珍貴的金石文物,裝載十五車,南下渡江,前往江寧與丈夫會合。龐大的收藏在戰亂中開始散佚。

建炎二年(1128年)抵江寧與趙明誠團聚。趙明誠任江寧知府。

李清照在江寧期間,作“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等詩句,充滿對國家命運的憂憤。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江寧發生禦營統製官王亦叛亂,趙明誠臨時縋城逃走被罷官。

三月,夫婦二人離江寧,準備移居贛水。

五月,至池陽今安徽貴池),趙明誠接旨知湖州。李清照暫留池陽。

八月,趙明誠在赴建康江寧改稱)途中,感染瘧疾,病危。李清照得訊後一日夜行三百裡趕至建康。

八月十八日,趙明誠病逝,臨終無遺囑。李清照時年四十六歲,為其作祭文,中有“白日正中,歎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之句。安葬趙明誠後,李清照大病一場。

第六章玉壺頒金,流離失所(1130—1132)

建炎四年(1130年)追隨皇帝行在逃亡路線,輾轉於越州、台州、溫州、衢州等地。有謠言中傷趙明誠曾以玉壺頒送投獻)金人,是為“玉壺頒金”案。為辨明冤屈,並保護身邊剩餘文物,李清照決定將藏品進獻朝廷。在逃亡途中,所攜文物在戰亂、盜搶中大量損失,令她痛心疾首。

第七章再嫁送離,晚年風波(1132—1135)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紹興二年(1132年)抵達杭州,身心俱疲。被時任右承奉郎、監諸軍審計司官吏張汝舟的花言巧語所惑,於夏秋之際改嫁。婚後發現張汝舟實為覬覦其剩餘文物,且品行不端。婚後不足百日,李清照毅然告發張汝舟“妄增舉數入官”虛報考試次數獲取官職)之罪。

依宋律,妻告夫,即使屬實,亦須徒二年。經親友翰林學士綦崇禮等)營救,李清照被拘九日後獲釋,與張汝舟離婚。

第八章寓居浙東,心係恢複(1134—約1155)

紹興四年(1134年)完成《金石錄後序》,詳儘敘述了與趙明誠的收藏生涯、文物散佚的經過以及南渡後的悲慘遭遇,文情並茂,被譽為宋代散文的傑作。《打馬圖經》及《打馬賦》也約成於此時,她在遊戲中亦寄寓了“木蘭橫戈好女子”的報國之誌。

紹興年間(1130—1162)中後期,晚年輾轉流寓於金華、杭州一帶,生活孤苦。期間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詞作,如《永遇樂·落日熔金》感懷故國,《聲聲慢·尋尋覓覓》將個人之愁升華為時代之愁,達到其詞藝的巔峰。她始終關注國事,曾作詩諷刺南宋朝廷的苟安政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約紹興二十五年(約1155年)在孤苦中於杭州溘然長逝,享年約七十歲。

後世影響:李清照的詞作被稱為“易安體”,是中國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並提出“詞彆是一家”的理論。她與趙明誠合著的《金石錄》是中國早期金石學研究的奠基之作。其文學成就被後人讚為“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