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_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1 / 1)

定州城的無聲較量,最終以王超與林特的徹底挫敗而告一段落。他們如同陷入蛛網的飛蟲,越是掙紮,被束縛得越緊。在楊延昭經營得鐵桶一般的北疆體係麵前,他們所謂的“監督”與“製衡”顯得如此蒼白無力。連續數月毫無建樹的密奏送入汴梁,也如同石沉大海,並未激起預期的波瀾。朝廷似乎也意識到,在耶律休哥虎視眈眈的背景下,過度逼迫楊延昭並非明智之舉,維持表麵的穩定成了暫時的共識。

王超與林特漸漸心灰意冷,行事愈發低調,除了必要的公務往來,幾乎不再主動生事,仿佛真的成了定州城內的兩尊泥塑菩薩。北疆的軍政大權,在經曆了一番暗流湧動後,更加穩固地集中到了楊延昭手中。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楊延昭以為可以暫時將精力專注於內政整頓和軍備提升之時,來自不同方向的新波瀾,再次打破了這脆弱的平靜。

首先發難的,竟是看似沉寂的遼國。

這一日,楊延昭正在檢閱新組建的“神機營”——這是一支完全由“星火營”骨乾擴充而成,全員裝備最新式震天雷、轟天雷以及特製強弩的精銳部隊,旨在作為未來戰場上的決定性突擊力量。突然,“銳眼司”安插在遼國南京幽州)的最高級彆暗樁“孤狼”,冒死傳回了一份絕密情報。

情報顯示,耶律休哥敗退回幽州後,並未如外界猜測般一蹶不振或遭受嚴懲。相反,遼主耶律隆緒展現出了罕見的信任與支持,不僅未追究其戰敗之責,反而賦予其更大的權力,令其全權負責“南朝事務”。耶律休哥利用此權,正在推行一係列令人心驚的變革:

其一,仿製與反製。遼國集中了境內所有能工巧匠,甚至不惜重金從西域、高麗招募火器匠人,全力仿製宋軍的震天雷。雖然其工藝粗糙,威力遠不及正品,且安全性極差,時有炸膛事故,但這無疑表明遼國正在拚命彌補這方麵的差距。同時,耶律休哥總結狼山之敗的教訓,開始訓練一支特殊的“怯雷軍”,這支軍隊不擅攻堅,專習疏散、土工作業挖掘壕溝躲避爆炸)、以及頂著厚重濕牛皮盾牌衝鋒的戰術,旨在最大限度削弱宋軍火器的威力。

其二,戰略調整。耶律休哥放棄了以往秋高馬肥時節大舉南侵的固定模式,轉而采取“疲宋”戰略。他派出大量小股精銳騎兵,不分時節,不分晝夜,如同幽靈般滲透過漫長的邊境線,襲擊宋軍的哨所、糧隊,騷擾邊境村鎮,焚毀莊稼,擄掠人口。其行動飄忽不定,一擊即走,絕不糾纏,讓各地守軍疲於奔命,防不勝防。這種看似零敲碎打的襲擊,對北疆民心的動搖和資源的消耗,遠比一次大規模入侵更為持久和致命。

其三,外交孤立。耶律休哥派出了多路使臣,攜帶重禮,前往西夏、高麗、甚至遠至青唐唃廝囉政權),試圖構建一個針對宋朝的包圍網,至少也要讓這些勢力在宋遼衝突中保持中立,切斷宋朝可能的外援。

“耶律休哥……果然厲害。”楊延昭看完情報,深吸了一口涼氣。這位老對手的堅韌與遠見,超出了他的預期。敗而不亂,反而能從中吸取教訓,迅速調整策略,從模仿到反製,從強攻到騷擾,從軍事到外交,手段層出不窮。這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傳令各軍寨、州縣,加強警戒,多設烽燧、哨卡,組建鄉兵巡邏隊,嚴防遼軍小股部隊滲透!命令騎兵各部,以都為單位,輪流巡邊,發現敵蹤,堅決打擊,務必將其禦於國門之外!”楊延昭迅速做出應對。他知道,這是一場更加考驗耐心和綜合實力的持久戰。

內部的麻煩也接踵而至。王超與林特雖然暫時偃旗息鼓,但他們背後的勢力卻並未放棄。這一日,楊延昭接到了一份來自河北轉運使司的公文。公文以“國庫空虛,漕運艱難”為由,宣布將削減今秋運往北疆的糧餉份額三成,並要求北疆各軍“體恤朝廷難處,勤儉度日”。

這無疑是一記陰險的軟刀子!北疆連年征戰,本就民生凋敝,軍費開支巨大,全靠朝廷撥付和本地艱難維持。驟然削減三成糧餉,無異於釜底抽薪,不僅會影響軍隊士氣,更可能引發動蕩。

“這是王欽若那老賊的手段!”楊延光憤然道,“戰場上奈何不了我們,便想從糧餉上卡我們的脖子!”

楊延昭麵色陰沉。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朝廷中的某些人,絕不會坐視他在北疆坐大。經濟上的製約,政治上的孤立,將會是未來主要的打壓手段。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楊延昭沉聲道,“給寇相寫信,陳明北疆實際情況和糧餉短缺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請他務必在朝堂上力爭。同時,我們自己也必須想辦法。”

他看向負責屯田和商貿的屬官:“屯田之事,要加快進度。凡是能墾殖的荒地,一律分派下去。軍中閒餘勞力,也要組織起來參與耕作。與本地大商戶的合作要加深,我們可以用未來的鹽引、茶引專賣憑證)或者邊境榷場的優先權作為抵押,向他們借貸錢糧,度過眼前難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無奈之舉,卻也進一步加深了北疆與中央的離心力。楊延昭知道,他正在被一步步逼上一條更加獨立自主的道路。

更讓楊延昭心緒難平的是,來自家族內部的聲音。楊府內,他的母親,年邁的佘太君,在一次家宴後,特意將他留了下來。

燭光下,佘太君屏退了左右,看著自己這位如今已是權傾北疆、名動天下的兒子,眼中充滿了慈愛,卻也帶著深深的憂慮。

“昭兒,”佘太君的聲音蒼老而緩慢,“你父親一生忠勇,為保大宋江山,血染沙場,馬革裹屍。我們楊家,世代忠良,從未有過二心。”

楊延昭心中一緊,恭敬道:“母親教誨,孩兒謹記。”

佘太君歎了口氣:“你如今的處境,為娘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朝廷猜忌,小人環伺,外有強敵,內有掣肘……你為了保全楊家,保全這北疆的將士百姓,有些不得已之舉,為娘……能理解。”

她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凝重起來:“但是,昭兒,你要記住,無論到了何時,我們楊家,終究是宋臣。有些底線,絕不能逾越。一旦行差踏錯,便是萬劫不複,不僅會毀了你父親一生的清名,更會讓整個楊家陷入不忠不義的境地,為天下人所唾棄!”

母親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敲在楊延昭的心頭。他深知母親的擔憂,也明白她所代表的,是楊家世代傳承的忠君愛國之道。這與現實中他為了自保和守護北疆而不得不采取的種種“越界”行為,形成了激烈的衝突。

“母親放心,”楊延昭跪倒在佘太君麵前,聲音低沉而堅定,“孩兒所做一切,皆是為了守住父親和兄長們用生命扞衛的這片土地,是為了不讓北疆的百姓再受戰火蹂躪。孩兒對朝廷,絕無二心。若朝廷能以誠相待,孩兒必當鞠躬儘瘁。若……若朝廷始終不能相容,孩兒也絕不會做出愧對祖宗、愧對天下之事!最多……便是解甲歸田,將這北疆防務,交還朝廷便是!”

這番話,半是真心,半是安慰。解甲歸田?談何容易!如今的他,已是箭在弦上,身不由己。他背負的,早已不僅僅是楊家的榮耀,更是整個北疆軍政集團的利益和無數將士百姓的身家性命。

佘太君看著兒子眼中那複雜難言的情緒,最終隻是化作一聲長歎,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你好自為之……無論如何,楊家,永遠是你的後盾。”

來自敵人的新策略,來自朝廷的軟刀子,來自家族的期許與擔憂……種種壓力,如同層層疊疊的陰雲,籠罩在楊延昭的頭頂。他站在定州城頭,望著南方汴梁的方向,又望向北方遼國的疆域,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知道,真正的狂風暴雨,或許才剛剛開始。他這條在驚濤駭浪中艱難前行的大船,能否守住本心,抵達彼岸?前路漫漫,吉凶未卜。

喜歡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內娛教母重生九零,港商大佬超旺她 重生2002從收小龍蝦開始 西安西安古城密檔 重生在1995,地球儀變異了 我的異界後援團 兩次啟靈失敗?那是你沒見識! 清冷聖女:修真界高懸於天的聖光 開局退婚的我,終究還是無敵了 男人被甩自述:背水一戰 混沌龍血:廢柴少主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