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ā“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_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1章 ā“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第1章 ā“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1 / 1)

阿讀a,意思和上一章《木蘭詩》阿字意思一樣。“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選自《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裴注引《曹瞞傳》。

補下《三國誌》、裴注及《曹瞞傳》的史料。下麵我將為您逐一詳細解析。

一、“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的出處、原文與意義

1.出處

這句話並非出自陳壽《三國誌》的正文,而是出自南朝宋史學家裴鬆之為《三國誌》所作的注釋中,所引用的《曹瞞傳》一書。具體位置在《三國誌·魏書·武帝紀》的開篇注釋中。

2.原文與翻譯

原文摘自裴注):

《曹瞞傳》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翻譯:

《曹瞞傳》這本書裡記載:太祖曹操)還有一個名字叫“吉利”,小名小字)叫“阿瞞”。

3.故事及其表明的意思

《曹瞞傳》是一部由曹操的對手吳人所寫的傳記,帶有一定的貶抑和民間傳說色彩。

“阿瞞”的含義:“瞞”字在古語中有“欺騙”、“隱瞞”之意。以小字“阿瞞”稱呼曹操,很可能意在暗示其性格中機敏、詭詐、善於權謀的一麵。這與後世戲曲、小說中塑造的“奸雄”形象有暗合之處。

表明的意思:這條記載意在說明曹操並非隻有“曹操”、“孟德”這兩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它從側麵透露了曹操早年家庭生活中的一個私人稱謂,為曆史人物增添了一層市井和世俗的氣息。同時,由於出自敵國史料,它也反映了當時吳地對曹操的某種負麵看法和民間評價。

二、《三國誌》的創作背景及對曹操的“正統”書寫

1.創作背景

作者:陳壽233年-297年),原為蜀漢官員,蜀漢滅亡後入晉為官。

時代:西晉初年。西晉承襲了曹魏的禪讓,視曹魏為正統。

材料來源:陳壽在蜀漢時曾負責編纂官史,並搜集了三國時期的大量文獻。他依據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等官私著述,撰成《三國誌》。

2.對曹操寫《武帝紀》的正統認識

陳壽在《三國誌》中,將曹魏的皇帝列入“紀”如《武帝紀》),而將蜀漢、東吳的君主列入“傳”如《先主傳》、《吳主傳》)。這明確體現了他的“尊魏為正統”的史學立場。

標題:直接稱曹操的傳記為《武帝紀》,這是帝王本紀的規格。

筆法:在記述曹操的事跡時,雖然也記錄其功績與過失,但整體上是以開國皇帝的規格來書寫的,承認其政治和法律地位的合法性。這是由西晉政權的法統來源所決定的,陳壽身為晉臣,必須采取這一立場。

三、裴鬆之與“裴注”

1.裴鬆之簡介

裴鬆之372年451年),南朝宋著名史學家。宋文帝劉義隆認為陳壽的《三國誌》過於簡略,於是命令學識淵博的裴鬆之為之作注。裴鬆之搜集了海量史料,最終完成了名為《三國誌注》的宏篇巨著,後世簡稱“裴注”。

2.裴注的創作背景與意義

創作背景:宋文帝旨在於文化上有所建樹,而《三國誌》行文簡潔,許多重要事件語焉不詳。裴鬆之受命“采三國異同”為之作注,其目的並非傳統的解釋字詞,而是補充史實、考辨異同。

裴注的特點與方法:裴鬆之的注法開創了史注的新體例,主要有四個方麵:

1.補闕:補充陳壽原有但未記載的重要史實。

2.備異:羅列同一事件的不同記載,供讀者參考辨彆。

3.懲妄:對明顯的錯誤記載進行辯駁和批評。

4.論辯:對某些史實和人物進行考辨和分析,發表自己的見解。

裴注的意義:

史料價值:裴鬆之引用了超過200種魏晉時期的著作,其中絕大部分後世都已失傳。正是依靠“裴注”,這些珍貴史料的部分內容才得以保存至今,使其價值與《三國誌》正文同等重要,甚至有“《三國誌》存半壁江山在裴注”的說法。

史學方法:他開創的“注史”方法,為後世史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範例。

四、《曹瞞傳》的創作背景和影響

1.創作背景

作者與年代:作者不詳,推測為三國時期吳國人所作。書名直呼曹操小名“阿瞞”,已顯示出不敬的態度。

性質:它是一部帶有野史、小說性質的傳記,而非嚴謹的官修史書。由於吳國與曹魏是敵對國,該書在記述曹操事跡時,不可避免地帶有貶斥和醜化的傾向,收錄了許多民間傳說和軼事。

2.內容與影響

內容特點:《曹瞞傳》記載了許多曹操性格中猜忌、殘忍、狡詐的故事。例如,著名的“夢中殺人”、“借倉官王垕之頭以穩軍心”等故事,都最早出自此書。

影響:

豐富了曹操的形象:它為後世理解曹操的多麵性格提供了大量素材。

奠定了“奸雄”原型:雖然陳壽在《三國誌》中也評價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但《曹瞞傳》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將“奸雄”的形象具體化、故事化,深入人心。

為文學創作提供源泉:後世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塑造曹操反麵形象時,大量采信和藝術加工了《曹瞞傳》中的記載。可以說,《曹瞞傳》是曹操“白臉奸臣”形象在民間流傳的重要源頭之一。

總結:

“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這句看似簡單的話,背後串聯起的是從陳壽《三國誌》的官方正史,到裴鬆之博采眾長的史學注釋,再到《曹瞞傳》這類帶有敵國色彩的野史傳說。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知的、複雜而立體的曹操形象。理解這三者的關係,是讀懂三國曆史與文學的關鍵。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員全員梗帝! 盜墓:青龍十七 遊戲三國之逆流天下 三國:開局強搶甄氏五姐妹 春秋風雲,我乃華夏第一謀士 都市冥帝:玄針逆乾坤 殺死那個番茄作家 小叔兼祧兩房後,詐死夫君回來了 重生堂妹哭求換親?絕嗣首長我嫁 星辰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