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歎楚國無人理解我啊,
天明時分我就要渡過長江西去。
在鄂渚登岸,我回頭眺望啊,
對著秋冬的寒風聲息歎息。
讓我的馬在山崗上漫步啊,
把我的車停在方林之地。
乘著篷船我溯沅水而上啊,
船夫們一齊舉槳擊打著水波。
船隻卻緩慢地不肯前行啊,
在回旋的流水中停滯不前。
清晨我從枉陼出發啊,
傍晚就歇宿在辰陽。
隻要我的心是正直的啊,
即便被放逐到偏遠之地,又何必悲傷?
進入漵浦,我開始躊躇徘徊啊,
心中迷茫,不知該去往何方。
幽深的樹林昏暗不明啊,
這是猿猴居住的地方。
山嶺高峻遮天蔽日啊,
山下幽暗而又多雨。
雪珠雪花紛紛揚揚,無邊無際啊,
濃雲密布,彌漫在屋簷天際。
哀歎我的一生毫無歡樂啊,
孤獨寂寞地居住在這深山之中。
我不能改變心誌去隨波逐流啊,
固然會愁苦窘困,終身不得誌。
狂士接輿剃掉自己的頭發啊,
隱士桑扈赤身裸體行走。
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
賢者不一定被推薦。
伍子胥遭遇了災禍啊,
比乾被剁成了肉泥。
前世的例子都是這樣啊,
我又何必怨恨現在的人!
我將堅守正道毫不猶豫啊,
固然會陷入重重黑暗,了此一生!
尾聲:
鸞鳥和鳳凰,
一天天地飛遠了啊。
燕雀和烏鵲,
卻在殿堂祭壇上築巢了啊。
露申、辛夷這樣的香木,
枯死在草木叢雜之地了啊。
腥的臭的都被用上,
芳香的卻不能接近了啊。
黑夜與白天顛倒了位置,
我生不逢時啊。
懷抱忠誠卻失意彷徨,
飄忽地,我將要遠行了啊!
分段解析與主旨
1.開頭(理想與啟程):詩人以“奇服”象征自己高潔的品格和遠大的理想,並想象與古聖先賢同遊,展現其精神的高度。然而現實是“莫餘知”,因此他被迫涉江遠行。
2.途中(艱辛與彷徨):詳細描寫了流放途中的艱難險阻和惡劣環境。但詩人堅定地表示“苟餘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體現了其不屈的意誌。
3.抒情(堅守與悲憤):詩人列舉曆史上忠臣賢士的悲慘遭遇,認識到“忠不必用,賢不必以”是時代的悲劇。但他毅然宣布“餘將董道而不豫”,表達了寧可“重昏終身”也絕不妥協的決心。
4.尾聲(亂曰:對現實的控訴):這是全詩情感的最高潮。詩人用一係列鮮明的比喻鸞鳳與烏鵲、香木與腥臊)痛斥楚國朝廷的黑暗與是非顛倒,最後在“懷信侘傺”的無限悲涼中,決定繼續漂泊。
核心主旨:這首詩是屈原在流放途中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既表達了對楚國黑暗現實的強烈憤慨和對故國的深切眷戀,更彰顯了他堅守理想、寧死不屈的偉大人格。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