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6節4 【熬熬áo】,“下至眾庶,熬熬苦之”_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5章 第6節4 【熬熬áo】,“下至眾庶,熬熬苦之”

第5章 第6節4 【熬熬áo】,“下至眾庶,熬熬苦之”(1 / 1)

【熬熬ao】,痛苦的叫喊聲。《漢書·陳湯傳》:“下至眾庶,熬熬苦之。”

“下至眾庶,熬熬苦之”這句話出自《漢書·陳湯傳》,它背後是西漢名將陳湯的故事和當時的社會現實。這段話不僅記錄了一段曆史,更凝結了一種深刻的民生關懷。下麵,我們就來詳細解讀一下。

《漢書·陳湯傳》與“熬熬苦之”詳解

一、原文與注譯

這句話出自東漢史學家班固所著的《漢書·陳湯傳》,是陳湯與甘延壽在攻滅匈奴郅支單於後,上疏漢元帝論功時,描述當時社會困窘狀況的一部分。

·原文節選:

國家罷敝,府藏空虛,下至眾庶,熬熬苦之。

陳湯素貪,所鹵獲財物入塞多不法。司隸校尉移書道上,係吏士按驗之。湯上疏言:)“臣與吏士共誅郅支單於,萬裡振旅,宜有使者迎勞道路。今司隸收係按驗,是為郅支報仇也!”

·詞語注釋:

·熬熬:同“嗷嗷”,形容眾聲愁怨,像人們哀嚎、悲歎的聲音。

·苦之:對此感到痛苦。“之”指代前文“國家罷敝,府藏空虛”的狀況。

·為郅支報仇:陳湯在此指責司隸校尉的調查行為,是形象化的說法,意指內耗如同幫助敵人。

·現代漢語翻譯:

如今)國家疲憊凋敝,府庫儲備空虛,下至普通百姓,都愁苦哀嚎,生活非常困苦。

陳湯又上書說:)“我和將士們共同誅殺了郅支單於,從萬裡之外凱旋,本應有使臣在路途中迎接犒勞。如今司隸校尉反而逮捕審訊他們,這簡直就是在替郅支單於報仇啊!”

二、人物介紹

·陳湯,字子公,西漢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人。

·性格才能:他為人沉著勇敢,富有謀略,渴望建立非凡功業“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每次經過城鎮山川,都登高望遠,勘察地形。

·高光時刻:漢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陳湯任西域副校尉,與西域都護甘延壽一同出征。他審時度勢,假傳朝廷命令,調動西域各國軍隊及漢朝屯田兵士,抓住戰機。最終遠襲康居今哈薩克斯坦一帶),斬殺與漢朝為敵的匈奴郅支單於,消除了西漢西域的一大邊患。

·名垂青史:在給漢元帝的捷報中,陳湯寫下了那句震古爍今的宣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人生波折:陳湯雖戰功赫赫,但他本人比較貪婪,在分配戰利品時常有不法行為,因此屢次被追究彈劾,仕途起起落落,最終死於長安。

三、典故背景

“下至眾庶,熬熬苦之”這句話,有其特定的曆史背景:

·社會現實:陳湯上疏時,指出“國家罷敝,府藏空虛”,以及百姓“熬熬苦之”的狀況,反映了當時西漢社會因連年戰爭、財政消耗巨大,導致民生凋敝、百姓生活困苦的社會現實。

·個人境遇:陳湯在疏中特意強調這一點,一方麵可能是客觀描述,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凸顯其遠征成功的不易和價值——在國力不足的情況下,他們憑借有限的資源和卓越的指揮,為國立功。此後,當司隸校尉調查陳湯部在戰利品分配上的問題時,陳湯那句“為郅支報仇”的抗議,也展現了他抓住時機、敢於直言的性格。

四、寓意解讀

“熬熬苦之”雖隻有四字,但意蘊深遠:

·民生多艱的寫照:它生動地描繪了在國力消耗、社會負擔沉重的情況下,底層百姓所承受的深重苦難。這種“熬熬”之聲,是民眾在困境中的集體哀鳴,是對當政者的警示。

·居安思危的警示:陳湯的輝煌戰績背後,是“府藏空虛”和民眾的“熬熬苦之”。這提醒統治者,軍事勝利和外部擴張,需以堅實的國內經濟和穩定的民生為基礎。否則,表麵的強盛可能掩蓋內在的虛弱。

·個人與時代的張力:陳湯本人才華出眾卻品行有虧,他抓住了時代提供的機會建功立業,其“雖遠必誅”的豪言展現了西漢的強健氣魄,但其個人的弱點也導致他仕途坎坷。這其中也包含著對個人如何在時代中立足、如何平衡才德關係的思考。

五、現實啟示

“下至眾庶,熬熬苦之”的深刻寓意,至今仍能給我們以啟迪:

1.體察民生疾苦,是社會發展的基石

這句話提醒我們,發展的成果應惠及廣大民眾。在追求經濟增長和國家強大的同時,必須密切關注民生福祉,努力解決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民眾關切的現實問題,防止社會群體陷入“熬熬苦之”的困境。

2.個人成功需考慮時代與環境

陳湯的成就固然依靠其個人才能與膽識,但也離不開他對時局的判斷和利用。這啟示我們,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社會的大環境密不可分。無論在職場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學會審時度勢,將個人努力融入時代發展的需要。

3.“雖遠必誅”的氣概需有強大國力支撐

陳湯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至今聽來仍令人振奮。它背後體現的,是扞衛國家利益與尊嚴的堅定決心。在當今國際關係中,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同樣需要強大的綜合國力作為後盾。這激勵我們腳踏實地,艱苦奮鬥,共同致力於國家的繁榮與強盛。

4.理性看待曆史人物的複雜性

陳湯是一位功過分明、性格複雜的曆史人物。他既有為國揚威、消除邊患的大功,也有貪婪不法、品行不端的瑕疵。這告訴我們,在評價曆史人物或現實事件時,應避免非黑即白的簡單化判斷,學會辯證分析,全麵看待,從而汲取更豐富、更深刻的曆史經驗。

“下至眾庶,熬熬苦之”這句古老的話語,其價值在於它超越了曆史,時刻提醒著我們:社會的繁榮與穩定,根基在於普通民眾的福祉。無論是國家的治理,還是個人的發展,都需要常懷這份對民生的體察和對時代的認知。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他們罵我退圈,我反手造個動物園 過路神豪隻想吃瓜 星際小可憐,惡毒閨蜜是真千金? 破繭,桑榆非晚 天外神石 瀕死時綁定老祖宗賬號 為了部落 重生賭愛 流氓天尊勇哥 魔獸世界:赤色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