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12節2 【翱áo翔】,“翱翔四海之外”_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5章 第12節2 【翱áo翔】,“翱翔四海之外”

第5章 第12節2 【翱áo翔】,“翱翔四海之外”(1 / 2)

【翱ao翔】,展開翅膀回旋地飛。《淮南子·覽冥》:“翱翔四海之外。”

我們來全麵解析《淮南子·覽冥訓》中“翱翔四海之外”這一超越性的精神意象。

一、原文、注釋與翻譯

原文節選《淮南子·覽冥訓》篇首):

昔者,師曠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風雨暴至,平公癃病,晉國赤地。庶女叫天,雷電下擊,景公台隕,支體傷折,海水大出。夫瞽師、庶女,位賤尚葈,權輕飛羽,然而專精厲意,委務積神,上通九天,激厲至精。由此觀之,上天之誅也,雖在壙虛幽間,遼遠隱匿,重襲石室,界障險阻,其無所逃之,亦明矣。

武王伐紂,渡於孟津,陽侯之波,逆流而擊,疾風晦冥,人馬不相見。於是武王左操黃鉞,右秉白旄,瞋目而撝之曰:“餘任天下,誰敢害吾意者!”於是風濟而波罷。……

夫全性保真,不虧其身,遭急迫難,精通於天。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為而不成!夫死生同域,不可脅陵,勇武一人,為三軍雄。彼直求名耳,而能自要者尚猶若此,又況夫宮天地,懷萬物,而友造化,含至和,直偶於人形,觀九鑽一,知之所不知,而心未嘗死者乎!

昔雍門子以哭見於孟嘗君,已而陳辭通意,撫心發聲,孟嘗君為之增欷欍唈,流涕狼戾不可止。精神形於內,而外諭哀於人心,此不傳之道。使俗人不得其君形者而效其容,必為人笑。

故蒲且子之連鳥於百仞之上,而詹何之鶩魚於大淵之中,此皆得清淨之道,太浩之和也。

夫物類之相應,玄妙深微,知不能論,辯不能解。故東風至而酒湛溢,蠶咡絲而商弦絕,或感之也。畫隨灰而月運闕,鯨魚死而彗星出,或動之也。故聖人在位,懷道而不言,澤及萬民。君臣乖心,則背誦見於天,神氣相應征矣。……

故通於太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而不知其所由至也。純溫以淪,鈍悶以終,若未始出其宗,是謂大通。此假弗用而能成其用也。夫目察秋毫之末,而耳不聞雷霆之音;耳調玉石之聲,而目不見太山之高。小有所誌,則大有所忘。今萬物之來,擢拔吾性,攓取吾情,有若泉源,雖欲勿稟,其可得邪!……

故卻走馬以糞,而車軌不接於遠方之外,是謂坐馳陸沈,晝冥宵明,以冬鑠膠,以夏造冰。……鳳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風雨不興,川穀不澹,草木不搖,而燕雀佼之,以為不能與之爭於宇宙之間。還至其曾逝萬仞之上,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之疏圃,飲砥柱之湍瀨,邅回蒙汜之渚,尚佯冀州之際,徑躡都廣,入日抑節,濯羽弱水,暮宿風穴。當此之時,鴻鵠鶬鶴,莫不憚驚伏竄,注喙江裔,又況直燕雀之類乎!此明於小動之跡,而不知大節之所由者也。

注釋:

·覽冥:觀察幽深玄妙的道理。“冥”,指深邃、看不見的內在規律與聯係。

·師曠:春秋時期晉國著名的盲人樂師。

·陽侯之波:傳說中的大波。陽侯是伏羲時的諸侯,溺死於水,化為波神。

·風濟而波罷:風停了,波浪也平息了。

·全性保真:保全天性,守護本真。這是道家核心修養理念。

·宮天地,懷萬物:以天地為宮室,胸懷萬物。

·友造化:與自然造化道)為友。

·心未嘗死:指靈明的本心、精神未曾被塵俗蒙蔽而死亡。

·蒲且子、詹何:古代傳說中的善射者、善釣者,以其技藝通神。

·太和:天地間最衝和、純正的元氣。

·卻走馬以糞:讓戰馬退回田間運送糞肥。比喻放棄武力,休養生息。

·坐馳陸沈:身體坐著而精神馳騁坐馳),在陸地上卻如沉於水中般隱沒陸沈)。指一種精神超越肉體局限的狀態。

·燕雀佼之:燕雀輕視它鳳凰)。“佼”,通“姣”,輕侮。

·曾逝萬仞之上:高飛至萬仞天空。“曾”,通“層”,高。


最新小说: 諸天大佬,看我整活彆笑!求放過 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 葉胎 炮灰女配自救:薅禿天道當充電寶 詭異克星:從破廟求生開始 雙修暴擊十萬次,仙子倒貼求放過 這個仙尊路子有點野 異世戰魂:從特種兵到玄幻戰神 太平三千甲 未婚夫要照顧寡嫂,轉頭嫁他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