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ao,深奧,含蓄。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抑之欲其奧。”抑:抑製。指寫文章不作詳儘的發揮。)
我們一起來深入解讀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提出的重要文學主張——“抑之欲其奧”。
這句話是柳宗元文學創作思想的精髓,揭示了深沉內斂的美學追求與為人處世的深刻智慧。
原文與語境
這句話出自柳宗元寫給一位好學青年韋中立的回信。在信中,柳宗元係統地闡述了自己對“師道”的看法以及畢生所得的作文之法。
“抑之欲其奧”是柳宗元提出的“羽翼夫道”的五種方法之一,是其文學理論的核心。
【原文節選】
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剽而不留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弛而不嚴也;未嘗敢以昏氣出之,懼其昧沒而雜也;未嘗敢以矜氣作之,懼其偃蹇而驕也。
抑之欲其奧,揚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節,激而發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
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
分句詳解與翻譯
·抑之欲其奧:
·抑:抑製,控製,收斂。指在行文時對情感、文辭和氣勢加以約束,不使其過於張揚。
·之:代詞,指代所寫的文章。
·欲:想要,旨在。
·其:指文章。
·奧:深奧,含蓄,內涵深邃。指文章思想內容深刻,耐人尋味,而非淺顯直白。
·釋義:抑製它的文氣),是為了使文章更加深刻含蓄。
·整段話的翻譯:
所以我每次寫文章,從來不敢掉以輕心,擔心文章浮滑而不凝重;從來不敢偷懶取巧,擔心文章鬆散而不嚴謹;從來不敢用糊塗的頭腦來寫作,擔心文章思路不清而雜亂;從來不敢用驕傲的心態來寫作,擔心文章盛氣淩人。
>在寫作時,)收斂文氣是為了讓文章深刻含蓄;發揮文采是為了讓文章鮮明生動;疏理文意是為了讓文章暢達貫通;精簡筆墨是為了讓文章簡潔有節製;激發情感是為了讓文章清新不俗;凝聚思想是為了讓文章莊重厚實。
>這些就是我用來輔助“道”的方法。
創作背景與思想根基
1.柳宗元與“古文運動”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核心領袖之一,與韓愈齊名。這場運動主張反對六朝以來浮華綺麗的駢文,恢複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自由抒發的散文傳統。其核心是“文以明道”,即文章要用來闡明和承載儒家之道。
2.《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的寫作背景
此信寫於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當時,社會風氣“恥學於師”,韓愈因作《師說》抗顏為師而遭眾人譏笑。青年韋中立不懼流俗,寫信欲拜柳宗元為師。柳宗元雖謙辭為師之名,但在此信中,他以極大的誠意,將自己畢生的創作心得和盤托出,可謂“授之以實”。“抑之欲其奧”正是他心得中的精髓。
3.“奧”與“明”的辯證統一
值得注意的是,柳宗元在提出“抑之欲其奧”的同時,緊接著就說“揚之欲其明”。這表明他追求的並非一味地晦澀難懂,而是“奧”與“明”的辯證統一——思想內涵要深邃奧),但語言表達在關鍵處要清晰明朗明)。這是一種極高的美學境界。
核心寓意與深刻啟示
“抑之欲其奧”短短五字,蘊含的不僅是文章技法,更是一種深刻的哲學與人生智慧:
1.“抑”是通往“奧”的路徑:無論是學問、藝術還是思想,深度的獲得往往需要收斂與克製。泛濫的情感、浮誇的辭藻、張揚的個性,往往損害思想的深度。靜水深流,收斂方能積蓄力量,沉潛才能抵達深遠。
2.對“輕浮”與“淺薄”的抵製:柳宗元強調“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正是針對文壇的浮靡之風。“抑之欲其奧”是一種嚴肅的創作態度,它要求寫作者沉潛下來,拒絕思想的懶惰和表達的輕率,追求內容的充實與厚重。
3.東方美學的“含蓄”之境:“奧”體現了中國古典美學推崇的“含蓄蘊藉”之美。它不主張將一切和盤托出,而是講究留白,富有餘味,讓讀者通過有限的文字去探尋、體會無限的意蘊。這與直白淺露、一覽無餘的表達方式形成鮮明對比。
現實聯係與論述
這一古老的文學原則,在當今信息爆炸、表達欲過剩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
·對溝通與表達的啟示:
·深度溝通的價值:在社交媒體時代,人們習慣於碎片化、情緒化的即時表達“揚”),而缺乏沉靜下來進行深度思考與反思“抑”)的能力。“抑之欲其奧”提醒我們,有價值的溝通不在於聲音的大小或頻率的高低,而在於思想的深度與內涵的豐富。
·“話到嘴邊留半句”的智慧:在人際交往、商務談判或公開演講中,適當的克製與留白“抑”),往往比喋喋不休更能彰顯力量,也更能引發對方的深思,從而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對個人修養與專業精進的啟示:
·“厚積薄發”的成才之路:一個人的專業能力要想達到“奧”精深)的境界,必須經曆一個“抑”沉潛、專注、耐得住寂寞)的過程。拒絕外界的紛擾與誘惑,深耕於一個領域,才能建立起深厚紮實的知識體係。
·情緒管理:對個人情緒的“抑”管理與控製),不是為了壓抑人性,而是為了達成一種更成熟、更有深度的情緒表達“奧”),即不衝動、不淺薄,喜怒不形於色,內心卻波瀾壯闊。
·對文化與內容創作的啟示:
·對抗“流量至上”的淺薄:當下許多內容為了博取流量,極儘“揚”之能事誇張、煽情、獵奇),導致內容淺薄化、同質化。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產品,必然蘊含著“抑之欲其奧”的匠心,在熱鬨的表象下,藏著值得反複品味的深刻內核。
·品牌故事的講述:一個偉大的品牌,其故事和價值觀的傳遞,也往往遵循此道。不是粗暴地灌輸,而是含蓄而深刻地“奧”)將其融入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的每一個細節“抑”於形式之下),讓消費者自己去感受和發現,從而建立更牢固的情感連接。
總結:柳宗元的“抑之欲其奧”,是一條穿越時空的誡命。它告誡每一個追求卓越的個體:在這個鼓勵張揚的時代,收斂的智慧或許更為稀缺;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對深度的堅守才是真正的競爭力。無論是為文還是為人,唯有懂得“抑”的功夫,方能抵達“奧”的境界。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