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22節1 澳yu,“瞻彼淇澳,菉竹猗猗”_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5章 第22節1 澳yu,“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第5章 第22節1 澳yu,“瞻彼淇澳,菉竹猗猗”(1 / 1)

澳yu鬱),水邊。《禮記·大學》:“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淇:水名。猗猗:美盛的樣子。)

我們來到“隩”字的又一個重要變體——“澳”。這句出自《詩經》並被《禮記·大學》引用的名言,展現了儒家思想中一個極為重要的修身意象。

故事原文與上下文

這句話的原文並非一個故事,而是一首讚美的詩歌。它最早出自《詩經·衛風·淇奧》,後被收錄在《禮記·大學》中,作為闡述“修身”思想的權威例證。

在《大學》的第三章經一章之後)中,原文在解釋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三綱領”之後,開始詳細論述“修身”的重要性,並將其與“齊家、治國、平天下”聯係起來。為了說明君子如何通過學習和修養使自己德行光輝,作者引用了《詩經》:

《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

《詩經》上說:“看那淇水彎曲的岸邊,綠色的竹子鬱鬱蔥蔥、婀娜茂盛。有一位文采斐然的君子,他研究學問如同加工骨角,不斷切磋;他修養德行如同雕琢美玉,反複打磨。他內心莊重而寬厚,儀表威嚴而顯赫。這樣一位文采斐然的君子,真是令人終生難忘啊!”)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如切如磋”,是說他求學的態度;“如琢如磨”,是說他自我修養的功夫;“瑟兮僴兮”,是說他內心謹慎而有所敬畏;“赫兮喧兮”,是說他威嚴的儀表;“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是說他高尚的品德達到了至善的境界,所以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

注釋及翻譯

·《詩》雲:《詩經》上說。

·瞻:看,眺望。

·彼:那。

·淇:淇水,一條位於當時衛國境內的河流。

·澳:音yu,通“隩”。指河水彎曲回轉之處。請注意,此處的“澳”是地理概念,與“深愛”或“室內”的含義無關。

·菉竹:“菉”通“綠”,即綠色的竹子。一說“菉”為草名。

·猗猗:音yiyi,形容植物蔥翠、茂盛而婀娜的樣子。

翻譯:

《詩經》上說:“眺望那淇水彎曲的岸邊,綠油油的竹子長得多麼茂盛婀娜。”

著作介紹

·《禮記·大學》:《禮記》是儒家經典“五經”之一,主要記述和論述先秦的禮製、禮儀,及儒家哲學思想。《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孔子弟子曾參所作。它與《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大學》的核心提出了“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身是治理家庭和國家的根本。它是一部係統闡述儒家修身治國之道的重要文獻。

典故背景

1.《淇奧》的本意:這首詩在《詩經》中原本是衛國人民讚美和懷念他們的國君衛武公的。衛武公是西周末年至東周初年一位著名的有德之君,他95歲高齡時仍謹慎修行,廣納諫言,深受人民愛戴。

2.《大學》的創造性詮釋:《大學》的作者引用此詩,並非為了講述衛武公的故事,而是為了“斷章取義”——借用這首詩的意象和詞句,來闡發普世的修身道理。儒家認為,解讀《詩經》重在領悟其精神,並將其應用於道德教誨。

3.“比興”手法的運用:原詩以“淇澳”邊茂盛的“綠竹”起興,用竹子挺拔、青翠、有節的形象,來比喻君子內在品德的美好與堅貞。《大學》則進一步將重點放在了描述君子修養過程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上。

寓意

1.修養是一個精進不止的過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這句典故最核心的寓意。它強調君子的品德修養絕非一蹴而就,而需要像工匠加工骨角、玉石一樣,不斷學習、反複反思、精益求精,永無止境。

2.內聖外王的統一:君子通過內在的修養“瑟兮僴兮”的謹慎敬畏),最終會體現為外在的風範“赫兮喧兮”的威嚴儀表),從而達到內外兼修、德性光輝的境界。

3.環境與品德的隱喻:茂盛的綠竹生長在水源豐沛、土地肥沃的河灣“淇澳”)。這隱喻著:美好的品德需要在一個適宜的環境中如良好的教育、禮製的約束、師友的切磋)才能茁壯成長。

結合現實論述

這個典故對於現代人的個人成長、職業發展乃至教育理念,都有著極其深刻的指導意義:

1.個人成長:擁抱“精益求精”的成長型思維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社會,“終身學習”已成為必然。然而,學習不應隻是知識的堆砌,更應是品性與能力的“切磋琢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職業發展:一個專業人士,不能滿足於掌握基本技能,而應像雕琢美玉一樣,不斷打磨自己的專業深度、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職業道德。每一次項目複盤、技能提升、困難挑戰,都是一次“切磋琢磨”的機會。

·品格修養:在麵對誘惑和壓力時,我們需要不斷“打磨”自己的心性,培養耐心、誠信、堅韌和同理心。這個過程必然是反複的、需要付出努力的。

2.教育與人才培養:從“應試”到“育人”的轉變

·現代教育往往側重於知識的灌輸“切”和“磋”),而相對忽視了對學生品性與人格的“琢磨”。《大學》的智慧提醒我們,真正的教育是“道學”與“自修”並重。

·教育者應致力於為學生創造一個“淇澳”般的環境——一個充滿啟迪、鼓勵探索、允許犯錯並從中學習的肥沃土壤。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出“文質彬彬”的“斐君子”,而不僅僅是高分考生。

3.領導力修煉:威儀源於內在的修為

·“瑟兮僴兮”與“赫兮喧兮”描繪了一種理想的領導者風範。真正的領導力不是來自於職位和權力,而是源於內在的深厚修養莊重、真誠、自律)所自然散發出的威信威儀)。

·一個領導者若能以“如琢如磨”的態度要求自己,不斷反思和改進,其人格魅力自然能贏得下屬的真心信服與追隨,達到“民之不能忘”的境界。

總結而言,“瞻彼淇澳,菉竹猗猗”及其後續的闡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儒家理想人格的成長路線圖:在優良的環境中,通過永不停歇的、精益求精的自我修煉,最終成就光輝的品德與卓越的事業。這句古老的詩歌,激勵著每一個追求上進的現代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永不滿足,永不止步,持續地“切磋琢磨”,使自己成為一棵鬱鬱蔥蔥、有益於社會的“綠竹”。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靈魂迷宮第一卷覺醒紀元 祖國母親支援穿甲彈,射爆萬族 靈卡劫:王朝餘燼 關於NBA的那些事 一劍照汗青 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 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 鐵血黔軍:從抗戰到解放 碰到手就會變成女孩子是什麼鬼 悄然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