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ba,拔起來,拔出來。《三國誌·吳書·吳主傳》:“秋八月朔,大風…鬆柏斯拔。”朔:夏曆每月初一。斯:乃,就。)
我們一起來解讀《三國誌》中這段關於天象示警的著名記載。這不僅僅是一次自然災害的記錄,更是一扇窺視三國時期政治與哲學思想的窗口。
故事原文、注釋及翻譯
·原文:
黃龍元年)秋八月朔,大風,江海湧溢,平地水八尺,吳高陵鬆柏斯拔,郡城南門飛落。
選自《三國誌·吳書·吳主傳》)
·關鍵注釋:
·黃龍元年:公元229年。這是孫權正式稱帝後的第一個年號,意義重大。
·秋八月朔:指農曆八月初一。“朔”即初一。
·大風:指極強的風暴,很可能是台風。
·江海湧溢:長江和海水暴漲倒灌。這是對風暴潮的準確描述。
·平地水八尺:平地上的積水深達八尺。按三國時一尺約24.2厘米計算,八尺約為1.93米,災害極其嚴重。
·吳高陵:指孫權的父親孫堅的陵墓。
·鬆柏斯拔:鬆樹和柏樹都被大風)連根拔起。“斯”是文言虛詞,意為“就”、“於是”。
·郡城南門飛落:吳郡郡城的南門被吹飛了。
·白話翻譯:
孫權稱帝那年的)秋八月初一,刮起了巨大的風暴,長江和海水洶湧倒灌,平地積水深達八尺。先帝孫堅陵墓上的鬆柏樹都被狂風連根拔起,吳郡郡城的南門也被吹飛了。
典故背景
1.曆史時刻:孫權的“高光”與“陰影”
這件事發生在公元229年,正是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正式登基,建立吳國,並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的關鍵年份。稱帝是個人事業的巔峰,本應普天同慶。然而,這場不期而至的超級風暴,卻給這場盛典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2.文化信仰:“天人感應”思想
在董仲舒闡發的漢代儒家哲學中,“天人感應”是主流意識形態。它認為,自然界的異常現象災異)與人間政治的清濁、統治者的德行有著直接的關聯。君主失德,天就會降下災異以示警告。因此,日食、地震、洪水、大風等都是需要被嚴肅解讀的“天象”。
3.特殊地點:“高陵鬆柏”的象征意義
·高陵:是開國奠基者孫堅的陵墓。祖墳在傳統文化中象征著國運的根基、龍脈的所在。
·鬆柏:這兩種樹木因其四季常青、耐寒抗風,自古就被賦予了堅毅、長壽、忠貞的品格,常栽於陵墓旁,象征著死者不朽的精神和王朝永固的期望。
因此,“高陵鬆柏斯拔”遠不止是樹木被毀,它被當時的人們解讀為一個極具衝擊力的政治信號:國家的根基被動搖了,先王的護佑可能正在離去。
寓意解析
這場風暴在當時引發了巨大的政治和心理震動,其寓意是多層次的:
1.天意對君權的質疑:
在最關鍵的稱帝時刻發生如此災異,按照“天人感應”的邏輯,其核心寓意是:上天對你孫權)登基的合法性提出了疑問,或是對你未來的統治發出了嚴厲的警告。這直接衝擊了孫權稱帝的“天命所歸”性。
2.國本動搖的強烈暗示:
風暴摧毀的不是普通樹木,而是象征國本的“高陵鬆柏”。這被普遍解讀為國運將受到衝擊,政權根基不穩的凶兆。對於一個新建立的王朝來說,這種暗示在心理上的打擊是巨大的。
3.統治者的德行考驗:
在當時的觀念下,災異的發生根源在於統治者的“德不配位”。因此,這場大風也是對孫權個人德行和政策的一次公開審判,迫使他必須做出回應,如下罪己詔、反省政策、大赦天下等,以挽回天意。
結合現實論述
拋開“天人感應”的神秘麵紗,這一曆史記載對今天的我們,依然有著深刻的鏡鑒意義:
1.對“根基”的警示:無論個人還是組織,都需常懷敬畏
“高陵鬆柏”象征著最根本、最需要守護的東西。
·個人層麵:我們的“鬆柏”是什麼?是健康、家庭、誠信或核心價值觀。當我們為了名利而瘋狂“內卷”,透支健康,忽視家庭,是否也正在遭遇一場心靈的“風暴”,正在動搖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企業與組織層麵:企業的“鬆柏”是企業文化、產品質量和用戶信任。若為了短期利潤,以次充好,破壞口碑,無異於一場自毀根基的“大風”。隻有持續嗬護這些“鬆柏”,才能屹立不倒。
2.“風暴”是危機,也是改革的契機
孫權麵對這場風暴,在政治上必然承受巨大壓力並做出調整。這啟示我們,巨大的危機“大風”)往往暴露了係統中隱藏的脆弱性。
·現實啟示:從氣候變化到金融危機,每一次全球性的“大風”都在警告我們現有發展模式的不可持續性。它迫使人類集體反思,推動科技與製度的革新。對於個人,一次重大的失敗或挫折事業的“大風”),雖然痛苦,但若能像孫權一樣深刻“自省”,反而能成為重新校準人生方向、變得更加強大的契機。
3.從“天人感應”到“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古代將自然災異與政治道德生硬掛鉤固然不科學,但其背後蘊含著一種敬畏自然、強調人類行為與自然後果相關聯的原始生態觀。
·現實啟示:今天,我們深知台風、洪水等極端天氣的增多,與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這何嘗不是一種現代版的“天人感應”?我們向自然排放溫室氣體“失德”),自然便以海平麵上升、極端天氣頻發“災異”)回報我們。因此,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推行綠色發展,不再是一種道德選擇,而是關乎文明存續的必然選擇。
結語
《三國誌》中這場吹拔了孫權祖陵鬆柏的大風,早已隨風而逝。但它留給我們的思考卻穿越時空。它提醒我們,無論是手握權柄的統治者,還是平凡生活的個人,都需要時刻審視自己的“根基”是否穩固,都需要對自然和規律保持敬畏之心。當生活中的“大風”不期而至時,它不僅是警告,更是一次自我革新的機會。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僅在風平浪靜時穩步前行,更能在狂風暴雨中守護好那些真正重要的、如同“鬆柏”般常青的價值。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