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ba,控製,把守。《晏子春秋·諫下》:“然則後世誰將把齊國?”
我們來詳細解讀《晏子春秋·諫下》中“然則後世誰將把齊國?”這個典故。這句話出自一個非常精彩且富有深意的政治勸諫故事。
故事原文、注釋及翻譯
這個故事通常被概括為《晏子諫齊景公飾室》或《晏子諫大興土木》。
【原文】節選)
景公為台,台成,又欲為鐘。晏子諫曰:“君不勝欲為台,今複欲為鐘,是重斂於民,民必哀矣。夫斂民之哀,而以為樂,不祥。”公乃止。
景公為西曲潢,其深滅軌,高三仞,橫木龍蛇,立木鳥獸。公衣黼黻之衣,素繡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帶球玉而冠且,被發亂首,南麵而立,傲然。
晏子見,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對。公又曰:“昔仲父之霸何如?”晏子對曰:“臣聞之,夫維翟人與龍蛇比,今君橫木龍蛇,立木鳥獸,亦室一就矣,何暇在霸哉?且公伐宮室之美,矜衣服之麗,一衣而五彩具焉,帶球玉而亂首被發,亦室一滿耳。且末世之惡也,宮室足以避燥濕,食飲足以和血氣,衣足以適溫涼,不為此,而矜衣飾之榮,矜宮室之美,矜用度之饒,則國其如社鼠何哉?”
公乃令罷台、罷鐘。
後公欲以聖王之居服而致諸侯,晏子複諫,曰:“古者聖人,非不知能飾室、崇台榭、安車馬也,然為民之利而節其力。今君欲為聖王之服,不務先聖王之所以安國富民,而慕其服與居,此猶方穿井而求火也。夫不修其政,而美其服,然則後世誰將把齊國?”
【注釋】
·景公:齊景公,春秋後期齊國君主,好治宮室,聚狗馬。
·晏子:晏嬰,字平仲,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仲父:指管仲,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黼黻fufu):古代禮服上繡的花紋。
·社鼠:社廟裡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作惡而又難以除掉的壞人。晏子常用此比喻。
·把:執掌、掌管。這是關鍵字,“把齊國”即執掌齊國的政權。
【現代漢語翻譯】
齊景公建造了一座高台,台成後,又想鑄造大鐘。晏子勸諫說:“國君您已經沒能克製住建造高台的欲望,現在又想鑄鐘,這等於是加重對百姓的征斂,百姓必然痛苦。聚集百姓的痛苦來供自己享樂,這是不祥之事。”景公於是停止了鑄鐘。
後來,景公又修建名為“西曲潢”的宮室,其水深得能淹沒車軸,宮室高達數丈,上麵雕刻著龍蛇鳥獸的圖案。景公穿著繡有華美紋路的禮服,一身衣服五彩俱全;佩戴著玉器,披頭散發,麵向南方站著,神態傲慢。
晏子來拜見,景公問:“從前管仲輔佐先君稱霸,是何等景象?”晏子低頭不答。景公又問:“昔日管仲的霸業是怎樣的?”晏子回答說:“我聽說,隻有未開化的狄人才與龍蛇為伍。如今您的宮室雕滿龍蛇,立木刻滿鳥獸,也不過是建成了一所房子而已,哪有心思去圖謀霸業呢?況且您誇耀宮室的華美,炫耀衣服的豔麗,一身衣服五彩俱全,佩戴玉器卻披頭散發,也不過是滿足了一間宮室的陳設罷了。況且,一個朝代)走向衰敗的征兆就是,君主認為)宮室隻要能避燥濕就夠了,飲食隻要能調和血氣就夠了,衣服隻要能適應寒溫就夠了。如果不以此為原則,反而一味炫耀衣服裝飾的華麗,誇耀宮室的壯美,顯擺用度的豐饒,那麼國家對於那些像)社鼠一樣的貪官汙吏)又能怎麼辦呢?”
景公於是下令停止修建高台和鑄鐘。
後來,景公又想通過模仿古代聖王的宮室和服飾來招致諸侯歸附。晏子再次勸諫說:“古代的聖人,並非不知道如何裝飾宮室、加高台榭、備好車馬,但他們為了百姓的利益而節製使用民力。如今國君您想效仿聖王的服飾,卻不努力去學習聖王之所以能安定國家、富裕百姓的根本,隻羨慕他們的服飾與居所,這好比是剛剛打井就指望能取火比喻方向錯誤,徒勞無功)。不努力修明政治,隻追求外表的華美,那麼後世的君主),還有誰能來執掌齊國呢?”
著作與作者介紹
《晏子春秋》
·著作介紹:這是一部記載春秋時期齊國賢相晏嬰思想、言行和事跡的著作。它並非晏嬰本人所著,而是由後人搜集其軼事編纂而成。其體裁非常獨特,介於子書諸子百家著作)和史書之間,由一係列短小精悍的故事組成,通過生動的對話和情節來闡述政治和道德理念。全書分為內篇、外篇,共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