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pa,通“爬”。扒,搔。《後漢書·戴就傳》:“以大針刺指爪中,使以把土,爪悉墮落。”
我們來深入解讀《後漢書·戴就傳》中這個展現古代士人剛烈氣節的著名故事。
一、故事原文、注釋及翻譯
原文節選):
薛安)乃收就於錢唐縣獄。幽囚考掠,五毒參至。就慷慨直辭,色不變容。又燒錁斧,使就挾於肘腋。就語獄卒:“可熟燒斧,勿令冷。”每上考彭,因止飯食不肯下,肉焦毀墮地者,掇而食之。……複以針刺指爪中,使以把土,爪悉墮落。終無撓辭。
關鍵詞注釋:
·收:逮捕。
·考掠:刑訊逼供。
·五毒參至:五種酷刑通常指鞭、笞、灼、徽、纆)交替使用。
·錁斧:一種類似鍘刀的小斧,燒紅後用作刑具。
·考彭:通“拷笞”,拷打。
·掇而食之:拾起來吃掉。
·把土:用手抓土。
白話翻譯:
薛安)於是將戴就逮捕,關押在錢唐縣監獄。將他囚禁起來嚴刑拷打,各種酷刑交替使用。戴就卻慷慨陳詞,神色不變。獄卒又燒紅了錁斧,強行夾在他的腋下。戴就卻對獄卒說:“為什麼不把斧子燒得再熱一些?彆讓它涼了。”每次遭受拷打時,他便拒絕吃飯,身上被燙焦烤熟的肉掉在地上,他就拾起來吃掉。……獄卒又用大針刺進他的指甲縫裡,然後命令他用手去抓土,他的指甲便全部脫落了。但戴就始終沒有一句屈服的供詞。
二、著作與作者介紹
·《後漢書》:這是一部記載東漢一朝公元25年220年)曆史的紀傳體斷代史,與《史記》、《漢書》、《三國誌》並稱為“前四史”。其史料價值與文學成就極高。
·作者範曄:南朝宋史學家、文學家。他博采眾長,在《後漢書》中創立了《列女傳》、《文苑傳》等新類傳,對後世史書影響深遠。他特彆重視表彰氣節與操守,因此書中記錄了大量像戴就這樣堅守原則、不畏強暴的人物。
三、典故背景
這個故事發生在東漢中期,政治日趨黑暗,地方官吏貪腐、濫用刑罰的現象屢見不鮮。
·人物關係:戴就是會稽郡今浙江一帶)的一名地方官倉曹掾)。他的上司揚州刺史歐陽參,聽信讒言,誣告戴就的上司、會稽太守成公浮貪汙。
·事件起因:歐陽參派薛安前去審理此案,並將戴就抓來,企圖從他這裡打開缺口,逼他作偽證誣陷成公浮。
·核心衝突:一邊是手握生殺大權的酷吏和慘無人道的刑罰,一邊是戴就對事實的堅守和對上司的清白所承擔的道義責任。這場較量,是權力與氣節、謊言與真相的極端對決。
四、核心寓意與精神
1.堅守道義,寧折不彎
戴就的行為,完美詮釋了儒家思想中“士不可不弘毅”和“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他將事實與道義置於個人生死之上,用血肉之軀對抗強權,扞衛了精神的獨立與人格的尊嚴。
2.忠誠與責任的極致體現
戴就的“忠”,並非愚忠於某個上司個人,而是忠於他所承擔的“職守”和心中的“公理”。他知道太守是清白的,因此保護上司,就是維護正義和官場的清明。
3.意誌的力量可以超越肉體的極限
這個故事最震撼人心之處在於,它展示了人類意誌力所能達到的驚人高度。當肉體被摧殘到極限時,精神的力量反而被激發出來,成為一種不可征服的存在。戴就“掇而食之”和讓獄卒“熟燒斧”的行為,是一種對施暴者極致的輕蔑與精神上的反殺。
五、現實啟示與論述
戴就的故事,雖然發生在一千多年前,但其精神內核在今天依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1.在職場與專業操守中
·做“戴就”還是做“薛安”?在職場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壓力,被要求做出違背專業操守或良心的事情。例如,會計師被要求做假賬,工程師被要求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戴就的故事提醒我們,短期的妥協可能帶來利益,但長期的尊嚴與信任,建立在每一次對原則的堅守之上。一個組織或社會,需要更多敢於說“不”的“戴就”,才能維持其健康與公正。
2.在個人品格修養中
·鍛造“反脆弱”的意誌力:現代生活雖無肉體酷刑,但充滿了各種“軟性考驗”——如網絡暴力、職場pua、巨大的生活壓力等。戴就的經曆告訴我們,強大的精神韌性是應對一切困境的基石。我們可以通過設定原則底線、堅持體育鍛煉、進行深度閱讀等方式,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在逆境中不為所動,在壓力下不改其誌”的品格。
3.在社會監督與法治建設中
·對濫用權力的永恒警示:薛安的行為是權力不受製約的典型惡果。這個故事警示我們,任何權力都必須被關進製度的籠子,並接受輿論和法律的監督。對於普通公民而言,戴就的精神鼓勵我們在麵對不公時,不應永遠沉默,而應在法律框架內勇敢發聲,做維護社會公平的“吹哨人”。
4.在企業管理與文化建設中
·保護說真話的人:一個優秀的企業,必須營造一種讓員工敢於說真話、提意見的文化。管理者如果像歐陽參一樣偏聽偏信,或像薛安一樣打壓異己,最終隻會讓企業走向腐敗和衰敗。企業需要建立暢通的反饋渠道和舉報人保護機製,讓現代的“戴就”們不必付出“指甲脫落”的代價,也能扞衛企業的利益和原則。
總結而言,戴就的故事是一曲關於人性尊嚴與意誌力量的悲壯讚歌。它告訴我們:在原則問題上,精神的脊梁一旦彎曲,人就失去了立身的根本。雖然我們不必、也不應鼓勵無謂的犧牲,但戴就那種在絕境中迸發出的對真理的執著、對強權的蔑視、以及對責任的擔當,永遠是我們麵對現實困境時,汲取勇氣與力量的精神源泉。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