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緩緩抬頭,望向檔案館角落那台老舊電腦。
屏幕漆黑,映不出她的臉,卻仿佛藏著無數雙眼睛,在等待她登錄,等待她回應,等待她繼續——痛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深夜的檔案館靜得像一口深井,連呼吸都沉入水底。
林野蜷在電腦前,屏幕幽光映在她蒼白的臉上,像一層薄霜。
她指尖微顫,輸入那個早已爛熟於心的匿名論壇地址——“荊棘之下”。
曾經,這裡是她匿名傾訴創傷的避難所;如今,它已變成一座供奉她的神廟。
頁麵加載的瞬間,心跳驟然失序。
論壇界麵被重新設計過:黑色背景上浮著一道銀色荊棘紋路,正中央是她的筆名,“林野”二字被纏繞成祭壇模樣。
頂部赫然標注著【信徒等級製度】:
一級:“影子”——每日簽到,彙報“今日是否讓姐姐痛了”;
二級:“祭司”——組織集體冥想,誦讀《荊棘搖籃》片段,呼喚“母親歸來”;
三級:“守夜人”——負責監控她的社交媒體動態,實時通報“情緒波動指數”。
她點進一個熱帖,《她必須永遠痛》。
發帖人寫道:“我們不是在傷害她,是在延續她的神聖。如果她痊愈了,那我們的痛苦就失去了意義。”
樓中回帖如雪崩般滾落:
“她的笑是背叛。”
“我靠她的痛活著。”
“請讓她繼續寫痛,彆讓她被‘治好’。”
“她是我們的容器,不是人。”
林野的手指僵在觸控板上,胸口那道銀痕開始發燙,像有火種在皮下點燃。
她想退出,想關機,可鼠標卻像被某種力量牽引,點開了一個隱藏相冊鏈接。
屏幕一閃。
一張照片鋪滿整個頁麵——是她,熟睡中的側臉,窗簾微動,月光斜照在心口的銀痕上。
拍攝角度來自窗外,時間顯然是淩晨。
配文隻有五個字:“她在逃避我們。”
她猛地合上電腦,仿佛那屏幕是張開的嘴,正要將她吞下。可遲了。
心口劇痛炸開,銀痕裂出一線,黑霧從裂口湧出,在空中凝成半張人臉——沒有眼睛,隻有扭曲的嘴角,無聲開合,吐出低語:“你逃不掉的……你是我們的。”
她跌坐在地,背抵桌角,冷汗浸透睡衣。
那聲音不是幻覺,也不是她自己的念頭。
它是混合的,像千百個聲音疊在一起,帶著哭腔、怨恨、依賴與瘋狂的愛,纏繞成一根無形的鎖鏈,勒進她的骨髓。
原來她早就不隻是林野了。
她是“她們”的神,是“他們”的藥,是千萬人不願醒來的夢。
而她的清醒,成了眾人的災難。
窗外,城市仍在沉睡。
可她知道,有些人從不曾睡去——他們在等她崩潰,在等她再次流淚,在等她寫下下一個痛徹心扉的句子。
她忽然笑了,笑得極輕,極冷。
如果痛能換他們清醒,那這代價太荒謬。
她不是藥,也不是神。
她是人。
清晨五點,天光未明。
她翻開日記本,筆尖懸在紙麵,許久才落下一行字:
“如果我的痛能換他們清醒,那這代價太荒謬。”
她撥通小舟姐姐的電話,聲音很輕,卻異常清晰:“我想做個儀式——把不屬於我的情緒,還回去。”
掛斷後,她打開文檔,新建標題:《我不是你的影子》。
光標閃爍,像一次呼吸。
她敲下第一行:
“親愛的你,我不是容器,是鏡子。”
話音落下的刹那,心口銀痕微光流轉,黑霧如受驚般退入深處,銀線緩緩閉合,像一道傷口終於學會自愈。
而此刻,周哲正坐在直播間裡,對著鏡頭微笑。
他將“林野寫新書”截圖為證,標題已擬定:《她開始構建新神殿》。
流量,正在趕來。
喜歡荊棘中的常春藤請大家收藏:()荊棘中的常春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