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十五分,縣委招待所二樓的會議室,煙霧像具象化的焦慮,纏繞在每一張緊繃的臉上。
三名異地核查組的成員分坐長桌一側,神情冷峻,他們麵前的筆記本電腦屏幕上,幽藍的光映出周秉義略顯浮腫的側臉。
作為青禾鎮黨委書記,他正“配合”核查組,進行第一輪工作彙報。
林晚秋被邀請列席,身份是本地紀檢負責人。
她選了離門口最近的角落,像一株融入背景的植物,安靜,卻無處不在。
她手中捧著一杯熱氣騰騰的白開水,霧氣模糊了她鏡片後的眼神,目光卻像手術刀般精準,落在前方投影幕布上那份《d項目資金流向簡圖》的末端。
圖中,省財政的專項撥款,如同一條主乾河流,順暢地流入了青禾鎮財政所的賬戶,再分流至各個施工隊與供應商。
一切看上去清晰明了,合規合法。
但林晚秋知道,這張圖被截斷了。
在那條主河道與最終的涓涓細流之間,本應有一個名為“青禾城鄉建設谘詢有限公司”的蓄水池,所有的資金都在那裡被過濾、截留,然後才以“合法”的麵目重新分配。
那是陸承宇的公司,也是她父親罪惡的起點。
周秉義的聲音在煙霧中回蕩,帶著一種刻意強化的鎮定與坦然:“……同誌們可以看得很清楚,我們鎮裡對這筆資金的使用,是嚴格按照規章製度來的,每一筆撥款都有據可查,賬目清晰,完全經得起任何檢驗。”
他的目光掃過林晚秋,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挑釁。
林晚秋沒有抬頭,甚至沒有絲毫情緒波動。
她隻是將捧著水杯的左手輕輕放下,右手看似隨意地拿起桌角的手機,解鎖屏幕。
當周秉義信誓旦旦地說出“所有撥款均合規入賬”時,她的指尖在手機備忘錄裡,不帶一絲煙火氣地敲下一行代碼:“查0781編號回執關聯ip,追溯上傳路徑是否經財政局內網跳轉。”
信息無聲發出。
這是她與陳秘書昨夜約定的暗語指令。
它的真實含義是:敵人已滲透係統,正在內部製造我們“全力配合”的假象,立刻啟動b計劃。
一百公裡外,鄰縣一家廢棄糧站的配電房內,空氣混濁,彌漫著陳舊的黴味和灰塵。
陳秘書蜷縮在檢修井旁,借助通風口透進的一線天光,死死盯著掌中軍用加密機的屏幕。
他剛解碼出林晚秋傳來的那串代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早就預料到對方會利用權限在係統後台做手腳。
他迅速操作,調取了中央紀委網絡舉報平台的後台訪問日誌。
果然,在2023qh0781號舉報回執生成後短短三十七秒,一個源自青禾鎮政府財政局內網的ip發起了訪問請求。
更詭異的是,對方使用的,是一個三年前就已被係統注銷的會計工號。
“老鬼還魂?”陳秘書低語一句,十指如飛。
他沒有去封堵這個幽靈賬戶,反而反向追蹤其權限日誌,發現它仍能讀取部分曆史審批流程的電子檔案。
一個完美的陷阱在他腦中成型。項目電子檔案備份情況的補充說明》的紅頭文件,文件名、格式、字體都與內部文件彆無二致,甚至加蓋了一枚以假亂真的虛假公章。
文件內容言之鑿鑿:為配合核查,所有原始財務憑證電子版已同步加密歸檔至省審計廳雲平台。
文末,附上了一個看似官方的鏈接。
那是一個他精心偽裝的釣魚網站。
做完這一切,他登錄一個基層乾部學習交流平台的app,在一條關於“如何提升辦公效率”的帖子下,用一個馬甲號留下一條不起眼的評論:“請查附件,有新線索。”後麵附上了那個釣魚網站的鏈接。
上午十一點,陽光熾烈。
林晚秋回到紀檢辦,桌上的內線電話急促響起。
核查組的聯絡員語氣公事公辦:“林書記,組裡決定,需要調取鎮財政局近三年全部的oa係統操作日誌,請您協調辦理。”
“好的,我馬上安排。”林晚秋平靜地回答,但掛斷電話後,她並未立刻聯係財政局。
她先撥通了縣檔案館的電話,聲音壓低了些:“張館長,我是林晚秋。昨天我請你們封存的那批《專項資金使用登記簿》,核查組提走了嗎?”
“林書記啊,還沒呢,沒接到正式的調取函件,我們不敢動。”
“好,知道了。”她掛斷電話,她拉開抽屜,取出那本父親遺留的藍色賬本複印件,直接翻到第七冊的附錄頁。
那是一張代發工資的詳細名單。
她拿起紅筆,將名單上那二十個陌生的名字逐個圈出,然後打開電腦,迅速登錄鎮屬企業的參保人員數據庫進行比對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