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
耿如杞、王納諫、成明樞等人聞言,遲疑道:“不瞞程公子,我等和亓先生雖然都是山東人,彼此卻並不熟稔。”
“這個無妨。”程光陽笑著對眾人道:“諸位畢竟都是山東舉人,屆時入京投帖拜訪,亓先生作為前輩,難道還有將你們拒之門外的道理麼?再說眼下山東災荒如此嚴重,亓先生德高望重,也不可能置若罔聞。”
“說得是……”
眾人感覺有道理,紛紛頷首,此事便這麼定了下來。
…
數日過後,眾人離開良店驛,繼續啟程。
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依次途經河間府、保定府,終於在當年十一月上旬,順利到達京師順天府。
到達京城後,程光陽沒有耽誤時間,立刻將幾位在京好友,以及從山東一起來的數十名舉人,全部請到寓所,商議聯名上疏之事。
“諸位世兄,眼下數十萬,上百萬的山東災民,正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程某應山東錢撫院之請,準備儘快上疏朝廷,諸位有什麼建議?”
聽到程光陽準備聯合所有在京舉人,一起上疏,周延儒、楊景辰等好友,都感到驚訝不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延儒忙勸說道:“複甫,再過三個月你就要參加會試了,就算真要聯名上疏,不妨等會試考完了再說。”
“是啊。”楊景辰接著道:“等你考中進士之後,再聯合所有新科進士上疏,比現在就上疏要合適。”
鄭毓麒和吳天策也點頭道:“不如再等幾個月吧。”
以耿如杞、王納諫、成明樞為首的山東籍舉人,聽了幾人的話,語氣不悅道:
“現在又是旱災,又是蝗災,還有瘟疫,再等幾個月,山東不知又要餓死多少窮苦百姓了!”
“災荒瘟疫,都是其次,現在山東六府,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叛民起事,官兵剿不勝剿,就連我等進京之前,都被叛民襲擊過,朝廷倘若還不想辦法賑濟,後果不堪設想!”
眼看山東眾舉人群情激憤,楊景辰、周延儒、鄭毓麒,吳天策等人,不好再說話,隻能抬眼看向程光陽。
程光陽歎了口氣道:“此事宜早不宜遲,遲了恐怕會有人搶先我們一步,所以這封聯名奏疏,我等必須儘快寫成,送到會極門,轉交大內。”
耿如杞點了點頭,提議道:“我看這封題奏,應該寫得言辭激切一點,這樣才更容易引起皇上重視。”
楊景辰皺眉道:“不可,就算真要上疏,奏疏內容也應該儘量寫得委婉些,寫得太激切了,萬一皇上怪罪下來,豈不是適得其反麼?”
“載甫世兄說得有道理,咱們不是言官,上奏疏不是為了指摘當今皇上,而是要儘可能,勸說皇上撥款賑災。”
程光陽深深吸了口氣,接著道:“所以奏疏中的詞句中,不能有任何怪罪皇上,遷怨朝廷的意思,隻可極力陳述災區慘狀,陳述民變之危。這封奏疏,就由我來親自執筆吧。”
“複甫,這畢竟是發生在山東的事,是不是讓山東的舉人操筆,更合適些?”
聞聽此言,周延儒呆了呆,害怕他將來會因此承擔風險,想要開口勸他改變主意。
“不,還是讓我來……”
程光陽搖了搖頭——
自己既然決定做這個領頭人,那撰寫奏疏之事,當然還是得由自己來完成。
哪怕有什麼風險,自己也認了。
倘若這件事能圓滿解決,程光陽相信,從今往後,自己的身邊,絕對會聚集起一批忠實的黨羽。
與自己同進同退,唯自己馬首是瞻。
喜歡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請大家收藏:()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