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奎放話後的第三日清晨,果然帶著殘兵又來了。這次他沒在護城河外嚷嚷,隻勒馬站在遠處,眼神陰沉沉地盯著堡門,顯然是等著劉江“識相”開門。
劉江早有準備。他沒讓周奎等太久,親自帶著趙忠和兩個護衛,從側門出來,隔著三丈遠就拱手笑道:“周千總大駕光臨,劉某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他態度放得極低,連稱呼都從“閣下”換成了“千總”,臉上堆著恰到好處的恭敬,卻沒主動邀請周奎進堡。
周奎本憋著一肚子火,見劉江這般態度,倒不好立刻發作,哼了一聲:“劉堡主總算肯露麵了。三日前說的糧餉,準備好了?”
“千總快請這邊坐。”劉江沒接糧餉的話,引著周奎到路邊一塊石頭旁坐下,又讓護衛遞上一壺水——是堡裡煮的粗茶,算不上好茶,卻也算有待客的樣子。“千總有所不知,這幾日劉某愁得覺都睡不著。您看……”
他指向堡牆,語氣帶著哭腔:“前幾日擊退王老虎,堡牆塌了半丈,護衛戰死十五個,重傷的還有九人,現在還躺著呢。庫房裡的糧,您上次要五十石,可實在拿不出來——堡裡現在有四百多口人,流民就占了一半,每天煮稀粥都得精打細算,剩下的糧食撐死夠十天。”
說著,他從懷裡掏出一本賬簿,遞過去:“千總您看,這是每日的用糧記錄,每一筆都記著呢。不是劉某吝嗇,是真窮啊!”
賬簿是真的,隻是劉江特意把用糧數往多了寫,存糧數往少了報,看著確實淒慘。
周奎翻了翻賬簿,眉頭皺得更緊。他本不信,可劉江說得有鼻子有眼,連戰死人數、流民數量都報得具體,倒不像瞎編。他瞥了眼堡牆,果然能看到修補的痕跡,牆頭上的護衛雖站得整齊,卻有幾個胳膊上纏著繃帶,看著確實剛打過仗。
“那你說怎麼辦?”周奎語氣鬆了些,卻仍不肯鬆口,“朝廷征調,你總不能一分不出吧?我帶的弟兄也得吃飯!”
“劉某怎敢?”劉江連忙道,“這幾日湊了湊,把過冬的陳糧清了清,能湊出二十石糙米;又讓弟兄們湊了五十兩銀子——不是劉某不肯多給,是真沒了。這點東西,權當給弟兄們買碗酒喝,還請千總笑納。”
二十石糧、五十兩銀子,比周奎要的差遠了,卻也不算完全不給。他盯著劉江,想從他臉上看出敷衍的痕跡,可劉江眼神懇切,連額頭都急出了汗,倒像真的儘力了。
就在這時,堡內突然傳來一陣整齊的喊殺聲。
“殺!殺!殺!”
周奎猛地轉頭,隻見堡內校場上,近百名護衛正列隊操練。弓手隊張弓搭箭,箭矢齊刷刷指向天空;刀盾隊舉著加厚的藤牌,步伐一致地向前推進;長槍隊列成方陣,槍尖斜指,寒光閃閃。最紮眼的是幾個護衛正抬著個奇怪的木架子——正是那台拋石機,雖蓋著帆布,卻能看出不是尋常器械。
操練的護衛們雖有新有老,卻沒人偷懶,腳步聲、喊殺聲透著股嚴明的紀律,比他帶的這群散兵遊勇強了十倍。
周奎的臉色瞬間變了。他原以為劉家堡隻是牆結實,沒想到護衛隊竟這般齊整!剛才劉江訴苦,他還半信半疑,此刻見這操練的陣仗,才明白——這劉家堡根本不是軟柿子,是塊硬骨頭,真要動手,他這三四十個殘兵怕是連護城河都過不去。
“那是……”周奎指著拋石機,聲音有些發緊。
“哦,那是弟兄們瞎琢磨的拋石機,對付流寇用的,不值一提。”劉江輕描淡寫,眼裡卻閃過一絲鋒芒,“堡裡還做了些火箭、火罐,上次打王老虎時用了,倒也頂用。千總要是感興趣,回頭劉某讓弟兄們演示演示?”
這話看似客氣,實則是赤裸裸的威懾——我們有家夥,不好惹。
周奎咽了口唾沫,再不敢提“駐軍協防”的話。他盯著校場上的護衛,又看了看劉江手裡的賬簿,心裡那點勒索的念頭徹底沒了。能拿二十石糧、五十兩銀子,已經算不錯了,再鬨下去,怕是連這點東西都拿不到,甚至可能栽在這裡。
“罷了罷了。”周奎擺擺手,語氣緩和下來,“既然堡主困難,本千總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二十石糧、五十兩銀子,就這麼著吧。”
他頓了頓,又裝模作樣道:“隻是下次巡撫大人問起,本千總也好替你說話——你這堡防不錯,以後要多注意周邊匪情,有情況及時報給官府,也算為朝廷出力。”
“那是自然!多謝千總體諒!”劉江連忙拱手,臉上露出感激的笑,“弟兄們,快把糧和銀子抬出來,送千總上路!”
很快,二十石糙米被裝在麻袋裡抬出來,五十兩銀子用布包著遞過去。周奎讓人接過,也沒再停留,翻身上馬:“本千總先走了,堡主留步。”
“千總慢走!一路保重!”劉江笑著送彆,直到周奎的隊伍消失在路儘頭,臉上的笑容才漸漸收住。
趙忠湊過來,低聲道:“少爺,就這麼讓他走了?這二十石糧和五十兩銀子,夠咱們吃好幾天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值得。”劉江望著遠處,“二十石糧換個清靜,值。讓他看到咱們的實力,以後不敢再來,更值。”
周奎這種潰兵,說白了就是為了混口飯吃,隻要讓他知道劉家堡不好惹,又給了點好處,就不會再自討沒趣。真要是撕破臉,他在外造謠說劉家堡抗命,或者聯合其他潰兵來鬨,反而麻煩。
虛與委蛇給點甜頭,暗中展示實力震懾,這才是最穩妥的法子。
果然,此後幾日,派出去的暗哨回報,周奎帶著殘兵往南走了,沒再停留,也沒勾結其他勢力。一場可能爆發的衝突,就這麼用“軟硬兼施”的法子化解了。
堡內,操練的喊殺聲依舊。護衛們雖不知道劉江和周奎談了什麼,卻見周奎灰溜溜地走了,都鬆了口氣,訓練得更起勁了。
劉江站在箭樓,看著校場上的身影,心裡清楚:亂世裡,光有硬實力不行,還得有周旋的智慧。對強敵要硬,對周奎這種“軟骨頭”,就得又拉又打,讓他知難而退。
這場小小的政治危機,算是過去了。但劉江知道,這隻是開始——隻要劉家堡還在,還在變強,以後類似的麻煩,隻會多不會少。
他轉身下了箭樓,往作坊走去。王鐵山他們還在改進火箭和拋石機,隻有實力越來越強,下次再遇麻煩,才能更從容地應對。
夕陽的光灑在堡牆上,將“劉”字旗照得鮮紅。這麵旗幟,不僅要能擋住流寇的刀槍,還得能扛住亂世裡的明槍暗箭。而他,必須讓這麵旗幟,在風雨裡立得更穩。
喜歡明末鐵院請大家收藏:()明末鐵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