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剛刺破雲層,劉家堡內就沒了往日的煙火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肅殺的臨戰氛圍。堡牆上的“劉”字旗被北風扯得獵獵作響,士兵們踩著結霜的地麵,快步奔赴各自的防守位置,甲葉碰撞聲、武器摩擦聲,在寂靜的清晨裡格外清晰,全軍已進入最高級彆的臨戰狀態,每個人都知道,多隆的清軍先鋒,隨時可能出現在東邊的官道上。
劉江穿著一身加固過的棉甲,腰間彆著環首刀,沿著東牆快步巡查。他身後跟著趙忠和孫承宗,三人不時停下腳步,檢查防禦設施的細節:胸牆上的射擊孔是否通暢,垛口後的滾木擂石是否碼放整齊,牆根下的沙袋是否足夠支撐修補缺口。
“趙大哥,東牆的三道淺溝,再讓人去確認下拒馬樁的固定情況,彆被清軍輕易拔了。”劉江指著牆外的雪地,“震天雷的引信都要檢查一遍,用蠟封好,防止受潮點不著。”
“放心吧少爺,半個時辰前剛讓李虎帶人查過,拒馬樁都用鐵鏈連在了一起,震天雷的引信也重新封了蠟,保證沒問題。”趙忠沉聲應道,他的臉上沾著些許灰塵,眼底雖有血絲,卻透著一股臨戰的銳利。
孫承宗蹲下身,摸了摸胸牆的夯土,這是王鐵山連夜帶人加築的,比之前厚了半尺,上麵還留著工匠們的手印。他站起身,對著劉江點頭:“這胸牆夠結實,清軍的小型將軍炮若不是近距離轟擊,很難一下子轟塌。咱們的佛郎機就架在胸牆後,正好能利用高度優勢,轟擊他們的火炮陣地。”
不遠處的空地上,王鐵山正帶著工匠們,給拋石機做最後的加固。之前的三台拋石機,底座都用粗壯的木樁固定在地麵,絞盤上纏了新的麻繩,拋射筐裡墊了厚布,防止石彈滑落。兩個工匠正將一枚磨得光滑的石彈放進筐裡,王鐵山親自檢查了拋臂的角度,朝著劉江喊道:“少爺!拋石機都調試好了,預設角度對準東邊官道的開闊地,清軍若敢在那集結,一石頭就能砸散他們!”
劉江抬手示意收到,目光轉向牆根下的火器堆放點:二十杆鳥銃整齊地靠在牆上,每杆槍的火門都蓋著小銅帽,旁邊的火藥袋上貼著“顆粒火藥”的標簽;五十枚震天雷被分成五堆,用草席蓋著防潮,每堆旁都站著專門負責分發的士兵;還有三十支火箭,箭杆上綁著浸了火藥的麻布,箭頭塗了油脂,由弓手們小心地插在箭囊旁——這些保命的火器,已全部分配到位,東牆占了一半,北牆分走三成,南、西牆各留一成應急。
“鳥銃手都練過三輪輪射了,就算戰時緊張,也能保持節奏。”張獵戶提著弓箭,從城樓快步走下來,他的肩上站著一隻獵鷹,是用來傳遞短距離信號的,“探馬剛傳回消息,東邊二十裡處發現清軍的遊騎蹤跡,估計主力中午前後就能到。”
劉江點頭,對著身邊的傳令兵吩咐:“立刻通知各牆,做好接戰準備!另外,讓負責轉移婦孺的隊伍,現在就出發。”
傳令兵應聲而去。很快,堡內的核心區域,那座由土樓和地窖組成的“內堡”前,就聚集了一百多名婦孺老弱。婦女們抱著熟睡的孩子,手裡緊緊攥著簡單的行囊;老人們互相攙扶著,腳步雖慢卻沒有絲毫慌亂;幾個年輕的婦人手裡拿著剪刀和布條,她們是李郎中安排的臨時護理,負責在戰時協助救治傷員。
“大家彆擠,按之前分好的組,跟著我往內堡走!”負責轉移的護衛大聲喊道,“每個地窖都有糧食和清水,還有柴火取暖,放心待著,外麵有咱們的弟兄守著!”
一個抱著孩子的年輕母親,走到正在巡查的劉江麵前,將懷裡的一個布包塞給他,聲音帶著些許顫抖,卻很堅定:“堡主,這是俺連夜烙的餅,讓弟兄們墊墊肚子。俺男人也在東牆守著,你們一定要守住啊!”
劉江接過布包,裡麵的餅還帶著餘溫。他對著婦人鄭重地點頭:“你放心,我們一定守住堡,守住你們,守住所有人的家。”
婦人紅著眼眶,轉身跟著隊伍走進了內堡。看著婦孺們的身影消失在土樓後,劉江將布包遞給身邊的護衛:“把這些餅分給東牆的弟兄,讓大家都嘗嘗。”
糧食和飲水的分散儲藏,也在同步進行。堡內的五個地窖,每個都存放了足夠百人食用三天的粗糧和清水,鑰匙分彆由五個流民頭目保管,彼此互不乾涉,這樣即使有一個地窖被戰火波及,其他的也能保證供應,不至於讓全堡陷入斷糧的絕境。夥房裡,幾個夥夫正快速烙著粗糧餅,案板上堆起的餅子,將作為士兵們的戰時口糧,每兩個時辰由輔兵送到牆頭。
臨近中午,東邊的天空漸漸泛起一層塵土,那是清軍騎兵踏起的煙塵,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堡牆上的士兵們紛紛握緊了手裡的武器,鳥銃手蹲在胸牆後,將火繩湊近火門;長槍手站在垛口旁,槍尖斜指向前;弓手們搭箭上弦,目光死死盯著東邊的地平線。
劉江站在東牆城樓的最高處,手裡握著望遠鏡,能清晰地看到遠處官道上出現的黑色隊伍,那是清軍的先鋒騎兵,正沿著官道快速推進,後麵跟著黑壓壓的步甲和跟役,像一條黑色的巨蟒,朝著劉家堡蜿蜒而來。
他放下望遠鏡,目光掃過身邊的趙忠、孫承宗,又看向牆頭上一張張緊繃卻堅定的臉。空氣凝重到了極點,連北風都似乎停了片刻,隻有“劉”字旗還在獵獵作響。
“準備接戰。”劉江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
沒有歡呼,沒有呐喊,隻有士兵們握緊武器的聲響,和彼此眼中傳遞的堅定。最後的準備已經完成,劉家堡的牆後,是四百多口人的家;牆前,是如狼似虎的清軍精銳。
真正的考驗,終於來了。
喜歡明末鐵院請大家收藏:()明末鐵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