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英雄的葬禮與反思_明末鐵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鐵院 > 第139章 英雄的葬禮與反思

第139章 英雄的葬禮與反思(1 / 1)

雪停了,陽光透過稀薄的雲層,灑在劉家堡西牆外的空地上。這裡被清理出一片平整的雪地,一百五十六座新墳整齊排列,每座墳前都立著一塊簡陋的木牌,上麵用炭筆寫著死者的名字——有劉家軍老卒的名字,有流民壯丁的名字,也有婦人、孩童的名字,沒有高低之分,沒有兵民之彆,隻是一個個曾為守護這座堡壘拚過命的靈魂。

最靠前的兩座墳,格外醒目。一座是孫承宗的衣冠塚,墳前的木牌上寫著“明參將孫公承宗之墓”,墓裡沒有遺體,隻有他生前穿的那件破甲、用了多年的長刀,還有劉江特意讓人抄錄的他常念的兵書殘頁——他的首級被多隆帶走請功,再也找不回來了。另一座是趙忠的墳,前一日夜裡,他終究沒能挺過來,臨終前,手裡還攥著那把卷刃的腰刀,嘴裡念叨著“守住東牆”。

葬禮沒有繁複的儀式,卻透著骨子裡的莊重。劉江穿著洗乾淨的舊棉甲,胸前彆著一朵用白布做的花,站在墳前,手裡捧著一壇燒酒。堡裡的幸存者都來了,不管是帶傷的士兵,還是失去親人的婦孺,都靜靜地站著,沒人說話,隻有風掠過木牌的“嗚嗚”聲,像在為逝者送行。

“孫參將,趙大哥,還有各位弟兄、鄉親們,”劉江的聲音沙啞,卻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是你們用命守住了劉家堡,守住了咱們的家。今天,我劉江以堡主的名義立誓:你們的名字,會刻在堡裡的石碑上,子子孫孫都不會忘;你們守護的家,我們會一直守下去,絕不讓韃子再踏進來一步!”

說完,他將壇中的燒酒灑在墳前的雪地上,酒液滲進凍土,帶著一絲暖意。老周拄著拐杖,走到孫承宗的墳前,放下一包曬乾的草藥——那是孫承宗之前總讓他找的治傷草藥,他一直沒敢扔。李秀才則拿出筆墨,在孫承宗的木牌旁,又添了一行小字:“率夜襲隊焚敵糧、毀敵炮,以身殉國。”

婦人們端來熱氣騰騰的粥,潑在墳前,算是給逝者的“最後一餐”;孩子們捧著撿來的乾淨石子,放在每座墳前,石子雖小,卻帶著最純粹的敬意。葬禮結束後,沒人立刻離開,大家隻是靜靜地站著,看著那些木牌,仿佛還能看到戰死者們浴血拚殺的模樣——阿牛抱著沙袋衝鋒的背影,陳三擋刀時的決絕,趙忠浴血持刀的身影,還有孫承宗最後回頭望堡的眼神。

劉江沒有留下,他獨自走向東牆,那道被火炮轟出的缺口還沒來得及修補,磚石堆得歪歪扭扭,牆麵上的彈痕和裂紋清晰可見。他扶著被炮火熏黑的牆石,指尖能摸到石頭上凹凸不平的痕跡——那是清軍實心鐵球砸過的印記,也是一百五十六條人命逝去的見證。

他站在缺口旁,望著西牆外那片整齊的新墳,心裡沒有一絲“守住堡壘”的喜悅,隻有沉甸甸的壓抑。這場仗,他們贏了,卻贏得太慘——一半人沒了,堡壘成了廢墟,趙忠走了,孫承宗連全屍都沒能留下。而這一切的根源,是清軍那兩門佛郎機,是他之前從未真正重視過的火炮威力。

他想起開戰第一天,清軍火炮第一次轟塌牆垛時,那名被磚石砸得血肉模糊的壯丁;想起持續炮擊時,東牆不斷擴大的缺口,士兵們用身體填上去卻被炮石掀飛的場景;想起夜襲隊拚死炸毀一門炮後,剩下的那門依舊能將缺口轟開數米寬——如果不是孫承宗燒了糧草、毀了一門炮,如果多隆的火炮再多兩門,劉家堡早就沒了。

“火炮……”劉江低聲自語,指尖用力攥著牆石,指節泛白。之前他以為,靠著長槍手、鳥銃和震天雷就能守住堡壘,可這場仗讓他徹底明白,冷兵器的勇氣,在火炮麵前,終究太脆弱。多隆這次吃了虧,下次再來,絕不會隻帶兩門炮,隻會帶更多、更厲害的火器,到時候,僅憑這殘破的土堡和殘存的人手,他們還能守住嗎?

風又起了,吹得他的棉甲獵獵作響。他轉頭看向堡內,幸存者們正在清理廢墟,工匠們已經開始用新的夯土修補東牆的缺口,婦人們在夥房裡生火,炊煙嫋嫋升起,透著一絲劫後餘生的生機。可劉江知道,這生機之下,藏著巨大的危機——多隆的不甘,清軍的火器優勢,都是懸在他們頭頂的劍。

他走下城牆,走到孫承宗的衣冠塚前,蹲下身,輕輕撫摸著那塊木牌。“孫參將,”他輕聲說,“你說過,打仗要知彼知己。以前我不懂,現在懂了。下次韃子再來,我不會再讓弟兄們用身體去擋炮石了。”

起身時,他的眼神裡少了之前的迷茫,多了一絲堅定。他要造火炮,要找懂火器的人,要把劉家堡的城牆修得更堅固,要讓幸存者們學會應對火炮的戰術——他知道這很難,可他必須做,為了那些長眠的人,為了還活著的人,為了守住這來之不易的家。

陽光漸漸西斜,將劉江的影子拉得很長,映在殘破的城牆上,也映在那片新墳前。英雄的葬禮落幕了,但守護家園的路,才剛剛開始;而對火炮的認知,對戰爭的反思,將成為劉江接下來所有行動的起點——下一次,他們不能再用血肉之軀,去硬扛敵人的鋼鐵炮火。

喜歡明末鐵院請大家收藏:()明末鐵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陰陽詭道行:懸案解碼者 盜墓世界短故事 靜心齋誌異新篇 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 皇帝:朕的九皇子帶兵,天下無敵 特種兵重生古代,開局五個拖油瓶 大宋閒醫 大周皇商 縱馬人生 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