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劉家堡的人們就忙碌起來。婦女們在夥房生火做飯,煙囪裡冒出嫋嫋炊煙,這是五天來,他們第一次能安穩地做一頓熱飯;孩子們幫著搬運傷員,把重傷員從臨時傷棚轉移到箭塔底層,那裡更安全,也更暖和;工匠們則推著修好的弗朗機炮,架在箭塔中層的箭窗後,重新校準炮口,對準清軍營地的方向。
劉江剛吃完半個窩頭,陳武就匆匆跑了過來,臉上帶著興奮:“堡主!明軍那邊有動靜了!趙率教派了一名使者,正在堡外求見,說有要事和您商量!”
“使者?”劉江有些意外。趙率教之前一直按兵不動,此刻突然派使者來,是想真心支援,還是另有圖謀?他沉吟片刻,對陳武說:“讓他進來,帶他到議事廳。你安排十名士兵在廳外警戒,以防有詐。”
不多時,一名身著明軍號服的使者跟著陳武走進議事廳。他身材高大,腰間懸著一把腰刀,臉上帶著幾分倨傲,見到劉江,隻是微微拱手,算不上恭敬:“在下是真定府副將趙率教麾下參軍李默,奉趙將軍之命,特來見劉堡主。”
“李參軍客氣了。”劉江不動聲色,示意他坐下,“不知趙將軍派你來,有何指教?”
李默坐下後,目光掃過議事廳內殘破的桌椅和牆上的防務圖,眼裡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卻還是開門見山地說:“劉堡主,我軍奉弘光帝旨意北上抗清,正巧遇到貴堡被圍,便在清軍側後紮營牽製。如今博洛分兵警戒我軍,攻城兵力大減,正是貴堡反擊的好時機。”
劉江心裡冷笑,趙率教若真想支援,早就該有所行動,此刻說“反擊的好時機”,分明是想讓劉家堡打頭陣,他們坐收漁利。他不動聲色地問:“不知趙將軍打算如何配合我軍反擊?”
李默端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說:“我軍可在清軍側後方佯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貴堡則從正麵出擊,攻打清軍的炮陣。隻要能毀掉清軍的紅衣大炮,博洛就失去了攻城的主力,到時候我軍再全力進攻,定能將其擊退。”
這話聽起來合理,可劉江心裡清楚,明軍隻是“佯攻”,真正要拚命的還是劉家堡的守軍。毀掉紅衣大炮談何容易?清軍炮陣周圍戒備森嚴,就算他們從正麵出擊,也得付出巨大傷亡,而明軍一旦見勢不妙,隨時可能撤兵,到時候劉家堡隻會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李參軍的提議很好。”劉江表麵應著,話鋒卻一轉,“隻是我堡守軍經過連日苦戰,傷亡慘重,兵力不足百人,實在難以正麵出擊。若趙將軍能派五百人支援,我堡願為先鋒,攻打清軍炮陣。”
李默臉色微變,顯然沒料到劉江會提出要援軍。他沉吟片刻,說:“劉堡主有所不知,我軍雖有兩千人,卻要防備清軍偷襲,若分兵五百,恐難守住陣地。不如這樣,我軍先對清軍營地發起佯攻,吸引他們的兵力,貴堡趁機派精銳突襲炮陣,如何?”
劉江心裡已然明了——趙率教根本不想派一兵一卒支援,隻是想利用劉家堡消耗清軍的實力。他不再繞彎子,站起身說:“李參軍,實不相瞞,我堡如今糧儘水絕,士兵傷亡過半,能守住防線已屬不易,實在無力突襲炮陣。若趙將軍真心想抗清,就請派援軍來,若隻是想坐觀成敗,那劉某隻能說,多謝貴軍牽製清軍,至於反擊,恕我無能為力。”
李默沒想到劉江如此直接,臉上有些掛不住,卻也知道劉家堡確實已到極限,再逼迫下去也沒用。他站起身,拱了拱手:“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告辭了。回去後,我會向趙將軍稟明貴堡的情況,至於後續如何配合,容我軍再做商議。”
送走李默後,陳武忍不住問:“堡主,趙率教根本不想真心幫咱們,接下來怎麼辦?”
“意料之中。”劉江走到防務圖前,手指落在清軍和明軍的陣地之間,“趙率教是軍閥,隻看重自身利益,他不會為了咱們這座小堡冒險。但他也不敢輕易撤兵——弘光帝下了嚴令,他若不做點樣子,回去沒法交差。所以,他會繼續在那裡牽製清軍,卻不會真的出兵。”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堅定:“咱們不能指望明軍,還是要靠自己。趁現在清軍被牽製,咱們要抓緊時間做三件事:第一,組織百姓們收集雨水,補充水窖;第二,讓工匠們用堡內所有的鐵料鑄箭、修炮,哪怕拆了農具也在所不惜;第三,把所有能動的人都組織起來,分成三班,輪流守城頭、修防線,保存體力,應對清軍接下來的進攻。”
命令下達後,全堡上下再次行動起來。百姓們搬出所有能盛水的容器,放在院子裡、屋頂上,等待雨水降臨;工匠們則把堡內的舊犁耙、鐵鍋都拆了,熔鑄成箭頭和炮子;士兵們和百姓們混編在一起,輪流值守,疲憊的人可以在箭塔底層休息,養足精神。
遠處的清軍營地中,博洛也收到了明軍使者拜訪劉家堡的消息。他皺著眉頭,對副將說:“趙率教派使者去劉家堡,是想聯合劉江夾擊咱們?還是想試探劉家堡的虛實?”
“不好說。”副將猶豫著說,“但從李默離開劉家堡後的動向來看,他們似乎沒談攏——李默直接返回了明軍營地,沒有任何後續動作。”
博洛沉吟片刻,心裡有了決斷:“不管他們談沒談攏,咱們不能再等了。再拖下去,劉家堡的防線會越來越穩固,而咱們的糧草也快不夠了。傳我命令,明日一早,集中所有攻城兵力,再次攻打劉家堡東牆缺口!同時,讓西北方向的警戒部隊密切關注明軍動向,若他們敢趁機偷襲,立刻回報!”
夕陽西下時,天空果然下起了小雨。百姓們歡呼著,用各種容器接雨水,孩子們甚至跑到雨中,仰著頭喝水,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劉江站在箭塔頂層,望著雨中忙碌的身影,聽著遠處清軍營地傳來的號角聲,心裡清楚:平靜的日子不會太久,明日一早,新一輪的血戰就會再次打響。
可這一次,他的心裡沒有了之前的絕望,隻有冷靜和堅定。明軍的出現,雖不是真正的援軍,卻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而劉家堡的人們,在連日的血戰中,早已磨礪出了鋼鐵般的意誌。哪怕沒有援軍,哪怕依舊危機四伏,他們也會繼續堅守下去,用血肉之軀,守護這座屬於他們的家園。雨絲落在臉上,帶著一絲涼意,卻澆不滅劉江眼裡的鬥誌——明天,他們還要繼續戰鬥。
喜歡明末鐵院請大家收藏:()明末鐵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