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脈的餘脈裡,晨霧還沒散儘,就被一陣細碎的馬蹄聲攪破。三匹清軍騎兵踏著露水,沿著崎嶇的山路緩緩前行,他們是多鐸大軍的先鋒哨探,身著黑色皮甲,腰挎彎刀,背上背著弓箭,馬嘴邊掛著嚼子,蹄子裹著麻布,儘量不發出太大聲響,眼神警惕地掃過兩側的灌木叢,像嗅覺敏銳的狼,搜尋著抗清義軍的蹤跡。
“前麵就是羊角寨的廢墟了。”為首的哨探勒住馬,指著前方一片焦黑的空地,那裡是劉江之前下令放棄的外圍山寨,木屋被燒得隻剩黑黢黢的木架,水井被填了半截,地上散落著幾根生鏽的鐵釺,顯然是人為破壞的痕跡,“按主帥的令,清剿所有外圍據點,摸清進山的路。”
另外兩個哨探點頭,翻身下馬,拔出彎刀,小心翼翼地靠近廢墟,踢開地上的木柴,查看是否有隱藏的義軍。就在這時,右側的灌木叢裡突然飛出三根削尖的木矛,“咻咻”地紮向清軍,為首的哨探反應快,側身躲過,木矛擦著皮甲劃過,紮進旁邊的樹乾;後麵兩個哨探沒來得及躲,一人被木矛紮中大腿,慘叫著倒地,另一人被突然衝出的黑影撲倒,彎刀“哐當”掉在地上。
“有埋伏!”為首的哨探大喊,轉身就想上馬逃跑。可馬剛揚起前蹄,就被地上的絆馬索絆倒,他摔在地上,還沒爬起來,就被一根木棍砸中後腦,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灌木叢裡,李三帶著五個機動隊員和三個山民鑽了出來,他們是劉江派來的“遊擊小隊”,專門依托山地,騷擾清軍先鋒。“快!把韃子綁了,馬和武器都帶走!”李三壓低聲音,隊員們立刻行動,用粗繩把三個清軍捆得結結實實,傷口處塞了草藥,防止流血過多死亡;馬匹被牽到隱蔽的山洞裡,彎刀、弓箭和皮甲被打包收好,地上的血跡用泥土掩蓋,連木矛都拔出來帶走,不留一絲痕跡。
“這是咱們打的第一個先鋒哨探隊!”山民老林的侄子小林興奮地說,手裡還攥著清軍掉落的彎刀,“才三個韃子,沒費啥勁就拿下了!”
“彆得意。”李三拍了拍他的頭,語氣嚴肅,“這隻是小哨探,後麵還有大股的先鋒騎兵。咱們的任務是騷擾、偵察,不是硬拚,打了就跑,不能留下痕跡。”
果然,不到一個時辰,遠處就傳來了密集的馬蹄聲——清軍的先鋒騎兵發現哨探失聯,派了二十多人的小隊前來搜索。李三帶著人,早已躲進了深山的溶洞裡,透過石縫看著清軍騎兵在羊角寨廢墟裡打轉,罵罵咧咧地搜查,卻連一根木矛的影子都沒找到。
“這些韃子,倒是謹慎。”李三看著清軍騎兵分成三隊,分彆沿著三條山路搜索,每隊之間保持著能互相支援的距離,“他們在步步為營,怕被咱們伏擊。”
接下來的三日,清軍先鋒的“觸角”越來越深——先是小股哨探,沿著放棄的外圍山寨逐一清剿,燒掉殘留的木屋,填平水井,試圖斷絕義軍的補給;然後是五十人規模的騎兵小隊,開始試探性地向核心區推進,沿途抓捕流民,盤問劉家堡的虛實;最後,連蒙古騎兵都出現了——他們更熟悉山地,騎著快馬,在山林邊緣巡邏,像一道移動的屏障,慢慢壓縮著遊擊小隊的活動範圍。
劉江的遊擊小隊,也沒閒著。他們依托老林父子熟悉的地形,打了一場又一場“小勝仗”:
在落馬坡的窄道裡,設下滾石陷阱,砸翻了清軍的三匹馬,繳獲了兩袋乾糧和一把火銃;
在亂石崗的溪流旁,用浸了油的乾草做“火攻”,燒了清軍的一小隊糧馬,雖然隻燒了十幾斤糧食,卻驚得清軍連夜加強了糧道護衛;
甚至在黑風寨附近,趁夜摸進清軍的臨時哨卡,綁走了兩個負責放哨的士兵,從他們嘴裡撬出了“清軍主力已過真定府,三日後抵達劉家堡外圍”的消息。
這些小勝仗,像一根根小刺,紮在清軍先鋒的身上——雖不致命,卻讓他們煩躁不已。負責先鋒的清軍參領阿濟格,氣得摔了馬鞭:“一群鄉巴佬,躲在山裡不敢出來,隻會搞這些偷雞摸狗的勾當!傳令下去,各隊加強戒備,慢慢推進,就算搜遍每一座山,也要把這些義軍揪出來!”
可“慢慢推進”,恰恰是劉江想要的——遊擊小隊的目的,不是擊潰先鋒,是拖延時間,為堡內的最後準備爭取機會。但李三心裡清楚,他們能拖一時,拖不了一世——清軍先鋒有五百騎兵,還有蒙古騎兵配合,而他們的遊擊小隊,滿打滿算隻有三十人,靠著地形和偷襲才能得手,一旦被清軍纏住,就是死路一條。
第四日清晨,李三帶著小隊在返回劉家堡的路上,遇到了一群逃難的流民——他們是從真定府逃來的,說“清軍的大部隊來了,黑壓壓的一片,騎兵像烏雲一樣,大炮一輛接一輛,連地麵都在抖”。李三立刻讓人把流民護送到黑風寨,自己則帶著兩個隊員,快馬加鞭趕回劉家堡報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家堡的城頭,劉江正和陳武查看防禦。遠處的山區裡,隱約能看到一縷縷黑煙——是清軍先鋒在焚燒沿途的村落,硝煙味隨著風飄過來,帶著焦糊的氣息,清晰可聞。
“堡主!李三回來了!”士兵大喊。劉江轉身,看到李三騎著快馬奔來,身上沾著泥土和草屑,臉上還有一道劃傷。
“怎麼樣?清軍先鋒到哪了?”劉江迎上去。
李三翻身下馬,氣喘籲籲地說:“回堡主,清軍先鋒騎兵五百人,已到黑風寨西側二十裡,蒙古騎兵在山裡巡邏,主力……主力的大炮聲,在真定府方向都能聽到,估計三日內,必到堡外!”
劉江點點頭,望向遠處的黑煙,眼神凝重卻堅定:“知道了。辛苦你們了,先下去休息,接下來,該輪到咱們在堡裡,等著他們來了。”
李三退下後,陳武攥緊了腰間的刀:“堡主,這些小勝仗,隻能拖一時,韃子的主力一來,咱們還是得硬拚。”
“嗯。”劉江的目光落在東牆的炮位上,第四門弗朗機炮已調試完畢,炮口對準了遠方,“這些小勝仗,不僅是拖時間,也是讓弟兄們知道,韃子不是不可戰勝的——他們能被咱們伏擊,能被咱們騷擾,就說明他們也有弱點。接下來,咱們就在堡裡,用咱們的辦法,跟他們硬拚。”
遠處的硝煙味越來越濃,山區裡的馬蹄聲隱約可聞,清軍先鋒的觸角,已牢牢鎖住了劉家堡的外圍。大戰的陰影,不再是遠方的威脅,而是近在眼前的風暴——三日後,多鐸的一萬五千大軍和五十門重炮,就會兵臨城下。
劉江抬手,摸了摸城頭的牆磚,上麵還留著上次守堡時的彈痕。他深吸一口氣,轉身走下城頭——最後的準備時間,不多了。
喜歡明末鐵院請大家收藏:()明末鐵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