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碰瓷”現形_強漢之墨色如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強漢之墨色如血 > 第88章 “碰瓷”現形

第88章 “碰瓷”現形(2 / 2)

“下官在!”王猛躬身應道,汗流浹背。

“賈郝氏,蓄意訛詐,數額巨大直百五銖五十枚),更兼誣陷良善,煽動鬨事,動搖人心!依《漢律》及朕新頒《戒訛令》,罪加三等!枷號三十日,懸於西市口示眾!每日鞭笞十記!其所圖五十枚直百五銖,由其子賈三做工償還,若無力償還,賈三同罪枷號!示眾期滿,發配南中屯田,遇赦不赦!”

“喏!”

“張二狗、李癩子、王麻子指那幾個閒漢),為虎作倀,起哄誣陷,擾亂公序,各杖八十,枷號十五日示眾!期滿,強征入築路苦役營,服役三年!以儆效尤!”

“喏!”差役轟然應諾,拖著麵如死灰的幾人下去。

處理完惡人,劉禪麵色稍霽,目光轉向範舟與魯大。

“綢商範舟。”

“小…小民在。”範舟驚魂未定,連忙躬身。

“汝雖未撞人,然馭車行於鬨市,當倍加謹慎,明察秋毫。此次雖無過,亦當引以為戒。念你平素誠信經營,此番受驚,賜錢直百五銖五枚壓驚。”

範舟一愣,隨即感激涕零,撲通跪倒:“小…小民謝老爺明察!謝老爺恩典!”他本以為能洗脫冤屈已是萬幸,沒想到竟有賞賜,心中對這位“青衫老爺”的敬畏感激無以複加。

“鐵匠魯大!”

“俺在!”魯大挺直腰板,聲如洪鐘。

“汝見義勇為,不畏強橫,明辨是非,於濁流中獨擎正義!此乃我大漢脊梁,萬民楷模!賞錢直百五銖十枚!賜‘義士’木匾一塊,懸於汝鐵匠鋪門楣!自即日起,汝鋪所出鐵器,由將作監優先平價采買!另,”劉禪目光掃過眾人,聲音陡然拔高,字字鏗鏘,“凡我季漢子民,當以魯大為範!見不平,則鳴!見危難,則助!見訛詐,則揭!官府為爾等後盾,法度為爾等撐腰!若再有敢以‘不是你碰的,為何要管’此等誅心之言,寒義士之心、阻良善之舉者,視同訛詐同黨,嚴懲不貸!”

“好!”

“老爺聖明!”

“魯大哥好樣的!”

雷鳴般的歡呼與掌聲,如同積蓄已久的春雷,轟然炸響,席卷整個西市口!無數道目光聚焦在魯大身上,充滿了敬佩與羨慕。魯大這個鐵打的漢子,此刻也激動得虎目含淚,抱拳向四方行禮,最後對著劉禪,深深一揖到地:“俺…俺魯大謝老爺!俺…俺就是看不慣這些醃臢事!以後見著了,俺還管!”

劉禪微微頷首,目光最後落在那賣胡餅的少年阿糠身上,眼中露出讚許:“少年阿糠,明察秋毫,仗義直言,心誌可嘉!賞錢直百五銖五枚!特許入官辦學塾旁聽,若勤學上進,可考取吏員!”

阿糠呆住了,捧著破碗的手都在發抖,巨大的驚喜讓他說不出話,隻會一個勁地磕頭。

劉禪環視著激動的人群,聲音沉穩而有力,如同定海神針:

“今日之事,爾等皆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訛詐者,形似可憐,實為豺狼!其心之毒,甚於砒霜!不僅圖人錢財,更在噬咬我蜀中人心之善,毀壞我立國之基!一句‘不是你碰的為何要管’,便是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它讓良善閉口,讓義士寒心,讓奸邪竊喜!長此以往,路遇倒地者無人敢扶,眼見不平事無人敢言,人人自危,戶戶緊閉,這錦官城,這季漢江山,與鬼蜮何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停頓片刻,讓這振聾發聵的質問深入每個人心底。

“朕…本官今日在此立誓,亦代朝廷立誓:自即日起,凡誣告訛詐者,以所圖之財值加三等反坐!其誣告之詞,張貼於其枷號示眾之所,廣而告之,令其遺臭萬年!凡見義勇為、救助危難、揭發奸宄者,無論成否,官府必有重賞!若因行義而蒙受不白之冤或損傷,官府養其終身!此令,刻石立於四門,傳諭全境!朕…官府要告訴天下人:在季漢,行善舉,必有厚報!行惡事,必遭嚴懲!人心之善,乃國運之本!護之,則國興!毀之,則國亡!此非虛言,乃鐵律!”

“萬歲!”

“青天大老爺萬歲!”

歡呼聲直衝雲霄,久久不息。許多人熱淚盈眶,仿佛壓在心頭的一塊巨石被搬開,冰封的善意開始複蘇流淌。

三日後,未央宮,宣室殿。

劉禪端坐禦案之後,麵前攤開著黃皓剛剛呈上的密報,詳細記錄了“西市訛詐案”後錦官城的種種變化。他的臉上看不出喜怒,唯有一雙眸子深如寒潭。

丞相蔣琬、侍中費禕、廷尉正陳震、京兆尹杜畿等重臣肅立階下,氣氛凝重。殿角巨大的銅漏,滴答作響,更添肅殺。

“諸卿,”劉禪終於開口,聲音不高,卻讓殿中溫度驟降,“‘不是你碰的,為何要扶?’此七字,朕聞之,如芒在背,如鯁在喉!較之明刀明槍,更令朕心寒徹骨!”

他拿起案上一份奏報,擲於禦階之下:“看看吧!景耀三年正月至今,僅成都一城,記錄在案之訛詐案,三十有七!未報官者,更不知凡幾!而因畏懼‘不是你碰為何要管’之譏,袖手旁觀、任由良善受屈、奸邪得逞者,又何止千百?!”

群臣俯首,冷汗涔涔。陳震作為廷尉正,主管刑獄,更是麵如土色。

“賈郝氏一案,絕非孤例!”劉禪站起身,踱下丹墀,步履沉緩,卻踏在每位大臣的心上,“此乃人心之蠱!世風之癌!其害有三!”

“其一,阻塞言路,湮滅正氣!使義士蒙冤,使旁觀者噤聲,使世間公理正義淪為笑談!長此以往,誰還敢挺身而出?季漢脊梁,豈不斷折?!”

“其二,敗壞人心,滋生冷漠!一句誅心之言,可讓千萬人視危難如無物,見不平如未見!人心若此,與禽獸何異?家國社稷,憑何凝聚?!”

“其三,損耗國力,動搖根基!訛詐盛行,則商旅裹足,市井蕭條!官府疲於奔命,胥吏借機漁利!更兼人心離散,民氣萎靡,縱有十年礪鋒之器,無十年礪鋒之誌,何談北定中原,光複漢室?!”

每一問,都如重錘擊鼓,震得群臣心神搖曳。

“朕頒《戒訛令》,非為一時泄憤,實為剜肉補瘡,正本清源!”劉禪回到禦座,目光如電,“廷尉正陳震!”

“臣…臣在!”陳震慌忙出列。

“自即日起,廷尉府、京兆尹及各郡縣獄曹,凡遇訛詐、誣告之訟,須列為‘特急重案’!主官親審,三日內必結!取證務求翔實,判罰務求其當!凡坐實誣告訛詐者,除依律嚴懲外,必將其誣告之詞、訛詐之圖,刻於木枷之上,懸於鬨市示眾!令其醜行昭彰,遺臭萬年!其所誣告之對象,無論官民,官府須張榜公告,為其洗冤正名!凡見義勇為而蒙受損失者,由少府撥專款,三倍償之!此條,寫入《季漢律疏》,永為定製!”

“臣…遵旨!定當竭儘全力,滌蕩奸邪!”陳震凜然應命。

“京兆尹杜畿!”

“臣在!”

“於成都四門、各坊市要衝,立‘戒訛碑’!詳述賈郝氏等案始末,錄朕今日之言於其上!另,廣布眼線於市井,凡有訛詐苗頭、或散布‘不是你碰為何要管’等流言者,無論老幼,先行拘押,細查其根底!寧枉勿縱!朕要這錦官城,成為訛詐者之絕地!成為義士之樂園!”

“臣遵旨!定使魑魅魍魎,無所遁形!”杜畿高聲應諾。

“丞相,侍中。”

“臣在!”蔣琬、費禕躬身。

“將此案判詞及《戒訛令》核心,著太常寺編為俚曲鼓詞,使童子傳唱於街巷鄉野!令‘誣告反坐’、‘義行有報’之理,婦孺皆知!朕要這七字誅心之言,永絕於蜀中大地!”

“臣等遵旨!定使浩蕩天音,遍傳黎庶!”蔣蔣琬、費禕齊聲應道,聲音帶著沉甸甸的責任。

聖旨雷厲風行,刻石立碑,俚曲傳唱,胥吏四出。錦官城的氣氛,為之一變。

西市口,賈郝氏披枷戴鎖,立於特製的高木籠中示眾。木籠上,一行大字觸目驚心:“誣告訛詐犯賈郝氏!圖財直百五銖五十枚,反坐枷號三十日!”她每日受鞭笞時發出的淒厲慘叫,成為警示世人的最強音。那幾個閒漢同樣枷號示眾,枷板上刻著他們的劣行與判詞。

而魯大的鐵匠鋪門楣之上,一方嶄新的“義士”木匾,紅底金字,熠熠生輝。門前車水馬龍,有真心來買鐵器的,有好奇來看“義士”風采的,更有官府將作監的采買小吏,絡繹不絕。魯大黝黑的臉上,笑容憨厚而自豪。少年阿糠換上了乾淨的學童服,每日清晨,在官辦學塾的朗朗書聲中,眼神明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變化,悄然發生在每一個角落。

景耀十年五月初,朱雀大街。一位老翁突發急症,踉蹌倒地,麵色青紫。周圍行人腳步一滯,短暫的猶豫後,數人幾乎同時衝了上去!

“快!扶老人家到路邊!”

“我是惠民藥局的學徒!讓我看看!”

“誰有溫水?”

“去個人通知巡街差役!”

再無一人質疑“不是你碰的為何要扶”。義舉,正在成為新的本能。

黃皓將這一切,細細稟報於劉禪。劉禪立於未央宮最高的鳳闕之上,憑欄遠眺。夕陽熔金,為井然有序的錦官城披上輝煌的袈裟。朱雀大街,人流車馬依舊靠右而行,川流不息。而在那流動的秩序之上,一種更溫暖、更堅韌的東西,正在這座城池的脈搏中悄然複蘇、流淌。

費禕侍立一旁,順著皇帝的目光望去,輕聲道:“陛下,人心之訛漸清,世風之濁漸滌。此乃大治之基。”

劉禪默然良久,緩緩道:“清水墨線,可導車馬;雷霆玉音,可正人心。然人心之清,世風之正,非一日之功,乃萬世之業。賈郝氏枷號之下,當懸警世之鐘;魯大‘義士’匾上,當燃不滅之火。朕要這‘不是你碰為何要扶’之問,永成蜀中之恥!更要這‘見義敢為’之風,永為我季漢之魂!如此,則人心可聚,國運可期。”

暮色四合,宮燈初上。腳下城池的萬家燈火,與天邊殘留的霞光交相輝映。劉禪的身影融入這蒼茫暮色,如同定鼎的基石。他知道,世間最凶險的“碰瓷”,不在街市,而在人心。而最堅固的堤防,亦非金石,乃是不滅的公道與無畏的善念。景耀三年的這場“訛詐現形”,剜去的是毒瘤,重塑的,是這西南天地上,一方朗朗乾坤的脊梁與溫度。那流動於街巷間的,不僅是靠右而行的人流車馬,更是重新奔騰起來的、名為“人心向善”的時代洪流。

喜歡強漢之墨色如血請大家收藏:()強漢之墨色如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他變心後,我反手把超市上報國家 綁定我?係統你踢到鐵板了 京舞空竹 離婚夜孕吐,下鄉資本家小姐躺贏 我有點無了 手機連通三界後,豪門千金躺平了 諸天萬界:我從末世開始 綁定種田遊戲後,糧食多到砸神 全家一起闖末世 每天百萬骷髏,從零打造亡靈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