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仗嘛,技不如人被你們砍死,被戰馬踩成肉泥,這個李俊都無話可說。
畢竟總不可能隻允許我砍死你,不允許彆人砍你,殺豬的時候都可能會被豬拱傷。
但是戰死,或者是被俘虜的族人,被異族人蒸煮吃了,這完全就挑戰了李俊的底線……
當然了,李氏鉤鐮槍兵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被直接派上去對付高速衝鋒的騎兵,這是李氏逼停騎兵的最後的一個手段。
李氏都是在逼停了敵人的騎兵後,派鉤鐮槍兵上前鉤戰馬上的敵人。
戰馬寶貴,李氏千多年來都是以繳獲為主。
怎麼逼停敵人高速衝鋒的騎兵?
當然是箭雨啊。
這也就是為什麼族中弓兵已經這麼多了,李俊還大力的發展弩箭,並且大規模的給弓箭手更換裝備的原因。
仔細說起來,不要說金銀等幾個庫房大管事心在滴血,隔三差五的就找崔氏哭訴。
李俊也是心疼的不行,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真的不是說說的。
弓且不說,羽箭一支就差不多一貫銅錢,墨家大規模的用流水線製造了,一支羽箭還要三百文錢。
一個弓箭手三壺箭,共一百五十支羽箭,李氏三房總共兩萬弓箭手。
光給這兩萬弓箭手配發羽箭,得多少錢?
李俊都不願意算,算一次他的心就抽一次。
更讓他心疼的是,射出去的羽箭,損耗就十之三四,這還是打贏了的情況下,能把羽箭回收回來的情況下。
“標箭準備!”
李氏對付騎兵的手段,不是盾牌形成的盾牆,就是老祖宗李陵對付騎兵的車陣。
這一切最重要的都是弓箭手,這次怎麼可能例外?
方法不怕老,隻要有用就行。
所謂一招鮮,吃遍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命令一下,弓箭手測距手便射出了五顏六色的羽箭,在盾牆前一百步位置一百五十米左右),形成了一道線。
至於改進版的一千架八牛弩,這個就根本不用測距了,主打的就是一個量大管飽。
但是這些八牛弩的布置十分的有意思,李氏族人實戰中發現,側麵發射往往是比正麵發射,殺傷力能提高幾倍。
李俊卻是知道,這他娘的不就是後世機槍的“扇麵射擊”的原理一模一樣的嗎?
李俊沒有和族人們講這裡麵的道理,他嫌解釋起來麻煩。
再者他覺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他很相信族人們從實戰中得來的經驗。
至於是什麼道理?
很重要嗎?根本就無關緊要好不好。
喜歡五姓嫡脈:躺贏大唐請大家收藏:()五姓嫡脈:躺贏大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