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並州風雲,黑山勢蹙_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3章 並州風雲,黑山勢蹙(1 / 1)

初平二年的夏秋之交,一股不同於戰場正規廝殺的恐慌情緒,在並州南部蔓延。隨著丁原舊部被董卓吞並、瓦解,以及後來朝廷影響力的徹底消失,這片表裡山河之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權力真空。而蟄伏在太行山深處的巨寇——黑山軍大帥張燕,敏銳地嗅到了這天賜良機。

“殺!搶光!燒光!”

凶悍的黑山賊寇如同傾巢而出的蝗群,呼嘯著衝出太行山的千溝萬壑,撲向富庶的盆地與河穀。上黨郡的屯留、長子,太原郡的祁縣、陽邑接連遭殃。他們不再滿足於小規模的劫掠,而是有組織地攻打塢堡,洗劫村鎮,所過之處,煙火蔽日,屍橫遍野,將積累的財富與糧草連同擄掠的壯丁源源不斷運回山中。並州南部,尤其是太行山麓的諸多郡縣,已是哭聲載道,民生凋敝。

一封封沾著血淚的求救信,如同雪片般飛向鄴城。這些書信,有的來自地方上的豪強大族,他們的塢堡在賊寇的圍攻下搖搖欲墜;有的來自殘留的郡縣官吏,他們手中無兵無糧,隻能絕望地向河北的霸主哀告;甚至還有一些頗具聲望的並州士人,聯名上書,言辭懇切。

“大將軍麾下雄兵百萬,威震河北,豈能坐視並州父老陷於水火?黑山不除,並州不寧!並州不寧,則大將軍之河北,豈有安枕之日耶?”

這一日,數名從並州冒死突圍出來的士族代表,更是風塵仆仆地跪倒在袁紹主角)的將軍府前,聲淚俱下地陳述慘狀,將張燕形容為“並州之癌”,懇求袁紹出兵“拯溺救焚”。

大將軍府議事堂內,氣氛肅殺。那些求救的文書堆滿了案幾的一角,無聲地訴說著並州的危急。

“主公,此乃天賜良機!”長史耿武情緒激動,“並州士民翹首以盼,我軍正可順應民意,以‘代天子巡狩,剿匪安民’之名,兵發並州!如此,則並州南部諸郡,可傳檄而定!”

袁紹撫須沉吟,目光掃過麾下謀士。他心動了。並州地勢高亢,俯瞰河北與關中,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更是優質的兵源、馬匹產地。若能納入囊中,他的霸業根基將更加穩固。

“元皓、公與,你等以為如何?”他習慣性地征詢田豐與沮授的意見。

田豐依舊是那副剛直模樣:“主公,黑山軍為禍多年,張燕狡黠,與其在山外與之糾纏,不若借此機會,犁庭掃穴,一舉蕩平!既可絕後患,亦可全取並州,此乃一勞永逸之上策!”

沮授卻微微搖頭,顯得更為審慎:“元皓兄所言,自是正理。然黑山軍盤踞太行多年,根深蒂固,山勢險峻,易守難攻。昔年朝廷多次圍剿,皆無功而返。我軍若想畢其功於一役,恐非易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山嶽泥沼,空耗錢糧兵力。”

他頓了頓,指向地圖上的並州:“授以為,我軍首要目標,非是深入太行與張燕捉迷藏,而是應並州士民之請,擊潰其出山的主力,收複被其荼毒的郡縣,將張燕的勢力重新壓縮回太行山中!屆時,我等便可名正言順地在並州南部立足,委任官吏,安撫百姓,將其納入主公治下。至於山中殘寇……可徐徐圖之。”

新晉軍師中郎將荀攸安靜地聽著,此時方才開口,聲音平穩:“沮監軍之策,更為穩妥。我軍當下重心,一在北定幽州,二在東圖青州,不宜在並州投入過多主力進行長期山地清剿。可遣一員大將,率偏師入並,以雷霆之勢,打垮張燕的囂張氣焰,占據大義名分與實際利益。至於張燕本人……隻要將其困在山中,便如猛虎去齒,短期內難有大患。待我主力騰出手來,或剿或撫,主動權皆在我手。”

三位謀士的策略傾向已然分明:田豐主張徹底根治,沮授和荀攸則主張有限度打擊,先占地盤,將問題暫時擱置。

袁紹手指敲擊著案幾,沉思片刻,決斷道:“便依公與、公達之策!張燕疥癬之疾,然並州膏腴之地,不可不取!傳令!”

“張合、高覽!”

“末將在!”二將踏步出列。

“命你二人,率本部兵馬,並增調朱靈所部,合計步騎兩萬五千,即日兵發井陘,入並州平亂!首要之務,是擊潰黑山軍於野外的有生力量,收複上黨、太原等南部要郡!”

“記住,”袁紹目光銳利,“穩紮穩打,不必急於求成,更不必貿然深入太行險地!我要的是並州的郡縣和民心,至於張燕的人頭,可暫存其項上!”

“末將遵命!”張合、高覽慨然領命。

張合、高覽皆是沉穩善戰之將,得令後迅速整軍出發。大軍自冀州常山國出發,穿過著名的井陘口,如同一條鋼鐵洪流,湧入並州大地。

他們的到來,給惶恐不安的並州南部注入了強心劑。沿途塢堡紛紛打開寨門,提供糧草向導;殘存的郡縣官吏更是如見救星,積極配合。

張燕顯然沒料到袁紹會如此迅速且強勢地介入。他麾下的黑山軍雖眾,但多為烏合之眾,擅長流竄劫掠,卻缺乏與袁紹麾下這等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野戰兵團正麵抗衡的能力。在廣袤的太原盆地邊緣,張合的“大戟士”結成的森嚴陣線,如同移動的城牆,讓黑山軍慣用的人海衝鋒戰術撞得頭破血流;高覽的輕騎則來去如風,不斷側擊、切割黑山軍的隊伍;朱靈所部多為新附之眾,求戰心切,更是奮勇當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短短一月之內,聯軍連戰連捷。

在祁縣以南,張合依托地形,以強弓硬弩挫敵鋒芒,隨後大戟士穩步推進,大破黑山軍前鋒,斬首數千。

在漳水河畔,高覽巧妙設伏,以輕騎截斷一股企圖渡河北竄的黑山軍,迫降兩千餘人。

最關鍵的一戰發生在上黨郡治所長子城下。張燕糾集了數萬主力,試圖依仗兵力優勢圍困張合、高覽。然而張合據城而守,消耗敵軍銳氣,高覽與朱靈則在外圍遊弋尋機。最終,張合瞅準時機,趁夜出城逆襲,與城外的高覽裡應外合,一場血戰,黑山軍大敗,屍橫遍野,被俘者超過萬人,繳獲的糧草輜重堆積如山。

張燕見大勢已去,野戰難敵,心痛地看著麾下兒郎死傷慘重,隻得咬牙下令,放棄平原,全軍向太行山深處潰退。他們熟悉山間每一條小徑,每一處洞穴,如同水滴融入大海般,迅速消失在了崇山峻嶺之中。

張合、高覽謹遵袁紹將令,並未貿然追擊。他們迅速分兵,收複了上黨、太原、樂平等南部數個重要郡縣的治所,張貼安民告示,委任隨軍帶來的冀州官吏,恢複秩序,清點戶口。袁紹的旗幟,第一次正式插在了並州的城頭之上。

捷報傳回鄴城,自然又是一番慶賀。袁紹對張合、高覽的表現十分滿意,下令嘉獎,並正式表奏張合為並州都督,鎮守晉陽,總攬新收複郡縣的軍政事務,高覽、朱靈為其副手。

大將軍府內,慶功的餘溫尚未散儘,但核心層的氣氛卻並未完全放鬆。

“恭喜主公,並州南部已定。”沮授拱手道,但他眉宇間並無多少喜色,“然,張燕率其核心精銳遁入太行,其根基未損。據張儁乂報,黑山軍殘部仍控製著太行山內諸多險要關隘和隱秘穀地,時常派出小股部隊,襲擊我運輸隊,騷擾新附村落。我軍清剿,則其避而不戰;我軍退去,則其複出如故。此乃心腹之患,長久以往,恐耗我兵力,亂我並州。”

荀攸看著地圖上那蜿蜒連綿、如同中原脊梁般的太行山脈,輕聲道:“太行八陘,錯綜複雜,張燕於此經營多年,已與山勢融為一體。強行清剿,事倍功半。攸以為,當下之策,在於‘困’與‘撫’。”

“如何困?如何撫?”袁紹問道。

“困,便是嚴守出山要道,建立烽燧堡壘體係,限製其活動範圍,斷絕其大規模獲取外界補給的可能。同時,遷徙山麓百姓入城或入塢堡,堅壁清野。”荀攸解釋道,“撫,則是針對黑山軍內部。其部眾並非鐵板一塊,多有被裹挾或為求活命的貧苦百姓。可廣發布告,承諾隻要下山歸順,便既往不咎,分予田地,使其安居樂業。同時,暗中派遣細作,離間其頭目,許以高官厚祿……時日一長,其內部必生變亂。”

田豐雖覺此策不夠痛快,但也知眼下這是最現實的選擇,悶聲道:“便依公達之策。然需告誡張合,切不可鬆懈,需時刻提防張燕狗急跳牆。”

袁紹頷首,他對這個結果雖有遺憾,但也能接受。占據了並州南部富庶之地,獲得了戰略緩衝區和大義名分,目的已然達到。張燕的存在,固然如鯁在喉,但暫時還無法威脅到他的根本。

“便如此吧。傳令張合,以鞏固現有地盤、安撫百姓為要,對黑山殘部,以封鎖、招撫為主,清剿為輔。”袁紹最終拍板,“這根毒刺,暫且讓它留在山裡。待我平定幽州,經略青州之後,再回頭,慢慢將它拔除!”

他望向西方,目光似乎穿透了殿宇,落在了那雲霧繚繞的太行群山之上。

並州的風雲暫歇,袁紹的版圖上增添了一塊重要的拚圖。然而,太行山深處的陰影依舊濃重,張燕的存在,如同一個無聲的警告,預示著河北的霸業之路,並非一片坦途。這份隱憂,與即將到來的幽州決戰、青州變局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袁紹集團下一階段更為複雜的挑戰。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浮墟 第十三道蝕痕 契約變大蛟胡黃虎眾仙獵東北嶺 此生不如不見 轉生八零年代漁獵東北 都重生了,當個海王怎麼了 老子有係統,顫抖吧小鬼子 剛提離婚,影後老婆怎麼成病嬌了 重生了農民修真世界冒險 說打暑假工,你去當星際雇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