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南部的烽火暫歇,張合、高覽成功將黑山軍張燕部壓回太行深山,並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秩序。然而,河北的北疆並未因此而徹底安寧。廣袤的並州北部,雁門、代郡等邊郡之外,廣袤的草原和荒漠,是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世代生息之地。
袁紹強勢整合河北,勢力深入並州,打破了原有的脆弱平衡。這些塞外部落,一方麵懾於袁紹的兵威,不敢大規模入寇;另一方麵,卻又難以抗拒南下劫掠富庶邊郡的誘惑,加之對袁紹這個新崛起的龐然大物心存試探之意,小規模的騷擾、越境放牧、襲擊商隊之事,便開始在漫長的邊境線上時有發生。
初平二年冬,第一場雪降臨雁門關時,危機驟然升級。
數支以鮮卑人為主,混雜部分烏桓散騎的胡人部落,趁著塞外大雪,牛羊覓食困難,竟糾集了超過五千騎,悍然南下,突破了防禦相對薄弱的代郡北部防線,圍攻馬城!他們行動迅捷,來去如風,馬城守軍措手不及,損失慘重,烽火連夜燃起,告急文書如同雪片般飛向晉陽的張合和鄴城的袁紹。
“主公,代郡急報!鮮卑闕居、烏桓延氂等部,合兵五千餘騎,圍攻馬城,劫掠鄉裡,氣焰囂張!”沮授手持軍報,神色凝重,“邊軍兵力分散,張儁乂張合)主力布防於太行沿線以防黑山,一時間難以集結重兵北上救援。”
袁紹麵沉如水。他剛剛解決了公孫瓚和並州南部的麻煩,正欲全力經略青州,豈容塞外胡虜在此刻掣肘?
“跳梁小醜,也敢捋虎須!”袁紹冷哼一聲,“看來,是孤前段時日對北疆太過‘寬容’了,需得以雷霆手段,讓其知我兵鋒之利!”
他目光掃過堂下諸將,最終定格在新晉騎都尉趙雲身上。此子英武沉穩,正是磨礪之時。但僅靠趙雲一人,恐難應對複雜局麵。
“此番北疆之事,需得一穩重之將統籌,一銳氣之將破敵,更需智謀之士參讚,以及……一支能摧城拔寨的強兵。”袁紹心中迅速權衡,已有決斷。
“徐晃、麴義、趙雲、許攸聽令!”
四人應聲出列。徐晃沉穩,麴義悍勇,趙雲銳氣,許攸多智,這個組合可謂攻守兼備。
“命徐晃為主將,總領此次北征軍事;麴義率先登死士及強弩營隨行,負責攻堅破陣;趙雲率本部及並州精騎為先鋒;許攸為參軍,隨軍參讚機宜!”
“爾等速率步騎一萬五千,北上代郡!首要之務,解馬城之圍,擊潰胡虜主力!而後,兵鋒直指塞外,要給孤打出聲勢,讓那些胡酋知道,河北的邊境,不是他們可以隨意覬覦之地!”
“記住,”袁紹語氣森然,“此戰,重在懾敵!要打得狠,打得快,讓其膽寒!”
“末將攸)遵命!”四人齊聲領命。
大軍在徐晃的統領下,迅速開拔。徐晃治軍嚴謹,隊伍行進有序。麴義及其先登營沉默如鐵,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殺氣;趙雲麾下的騎兵則鬥誌昂揚,尤其是並州本地騎兵,對胡虜寇邊早已深惡痛絕。許攸則坐在馬車中,撚須沉思,盤算著如何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戰果。
隊伍尚未抵達馬城,前鋒趙雲便已派出大量斥候,將胡騎的動向摸得一清二楚。
“徐將軍,”趙雲回報,“圍攻馬城的胡騎約五千,分屬三個部落,並無統一號令,各自為戰。其營寨紮於馬城以北二十裡的野狐嶺下,倚仗地勢,戒備鬆散,正忙於瓜分擄獲。”
許攸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烏合之眾!可利而誘之,分而擊之。”
徐晃點頭:“子龍,你率本部騎兵,多打旗幟,佯裝我軍先鋒,前往馬城解圍,聲勢鬨得越大越好。麴義將軍,你率先登營及弩手,秘密潛行至野狐嶺側翼山林埋伏。待胡騎被子龍吸引,出營攔截時,你便以強弩覆蓋其側翼,斷其歸路!我自率大軍隨後壓上,一舉圍殲!”
計策已定,各部依令行事。
趙雲領命,率領兩千精騎,如同離弦之箭,直撲馬城。他故意大張旗鼓,旌旗招展,戰鼓擂動。圍城的胡騎見有援軍到來,且人數似乎不多,果然中計。那鮮卑首領闕居自恃勇力,留下部分人馬繼續圍城,親自率領三千餘騎,嗷嗷叫著迎向趙雲,意圖將這不知天高地厚的漢將一口吞掉。
兩軍在距離馬城數裡的一片開闊雪原上相遇。
闕居見漢軍主將竟是一如此年輕的白袍小將,更是輕視,揮舞著彎刀,用生硬的漢語咆哮:“漢家娃娃,也敢來送死!兒郎們,殺光他們,搶了他們的鎧甲戰馬!”
胡騎發出狼嚎般的呼嘯,策馬奔騰而來,血沫飛濺,聲勢駭人。
趙雲麵色沉靜,舉起手中長槍——龍膽亮銀槍袁紹賞識其所贈)——厲聲道:“大漢騎都尉趙雲在此!胡虜授首!”
他竟不結陣固守,反而一夾馬腹,單騎突出,如同一道白色閃電,直取敵軍主將闕居!
“找死!”闕居大怒,揮刀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