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三傑齊至,鄴城蓬蓽生輝。袁紹笑容溫和,毫無霸主架子。
孫乾連忙率二人行禮:山野之士,何勞明公親迎。
袁紹執起孫乾的手:公佑過謙了。你在青徐之名,我早有耳聞。此番能來,是袁某之幸。
隨後,袁紹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意外的決定:他要在招賢館親自考核三位青州名士。
館內正堂,袁紹坐於主位,左右分彆是荀諶、田豐、沮授等謀士。堂下眾多士子圍觀,都想看看這三位青州名士有何過人之處。
袁紹首先問孫乾:公佑善辯,若使你說服徐州士族北投,當以何辭?
孫乾略一沉思,朗聲答道:當以三事說之:其一,明公據四州之地,帶甲百萬,此勢之強也;其二,明公求賢若渴,唯才是舉,此德之盛也;其三,今天下紛亂,非明主不能安黎庶,此時之宜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紹點頭稱讚:言簡意賅,切中要害。
轉而問王修:叔治剛直,若見官吏貪腐,當如何處置?
王修正色道:當以律法為繩,不避權貴。貪墨一貫者杖,十貫者徒,百貫者斬。法立則政清,政清則民安。
田豐在一旁聽得頻頻點頭,顯然對王修的回答十分滿意。
最後問是儀:子羽明律,以為當今法度,最需改進者為何?
是儀從容答道:最需明確者,乃度田括戶之細則。田畝有肥瘠,戶等有高低,當因時因地而異,不可一概而論。
這番對答,三人各展所長,讓在場眾人都看到了他們的真才實學。
考核結束後,袁紹當場宣布了對三人的任命:
孫乾,善外交,任為大將軍府從事中郎,專司聯絡各州士族。
王修,性剛直,任為禦史台侍禦史,掌監察百官。
是儀,明律法,任為律令郎,參修《河北律》。
這三個職位,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特長,讓青州士人看到了在河北的發展前景。
消息傳出後,在招賢館引起了巨大反響。特彆是年輕的士子們,看到是儀這樣與他們年紀相仿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更加堅定了留在河北的決心。
是夜,袁紹在府中設宴款待三位新晉官員。酒過三巡,孫乾起身敬酒:明公知人善任,從善如流,此乃霸主之資。乾等必竭誠效力,以報知遇之恩。
袁紹舉杯回應:得三位之助,如虎添翼。他日安定天下,必不負今日相托。
而在驛館中,來自徐州的使者連夜修書,將青州三傑在河北受重用的消息傳回徐州。越來越多的徐州士族開始認真考慮北投之事。
王修站在新賜的府邸窗前,望著鄴城的萬家燈火,對來訪的是儀感歎道:往日隻聞袁本初四世三公,今日方知其能得人心,不在門第,而在真心求賢。
是儀點頭稱是,手中已經開始整理修律所需的文書。這個年輕的律法天才,終於在河北找到了施展抱負的舞台。
北方天空下,青州士人的北上,正在悄然改變著天下人才分布的格局。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