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鄴城籠罩在一片濕熱之中,大將軍府內的氣氛卻比天氣更加凝重。袁紹端坐主位,麵前攤開著一份份來自各州的奏報,眉頭緊鎖。
主公,沮授的聲音帶著幾分憂慮,新政推行至今,各州反應不一。並州張合將軍推行胡漢共治,成效顯著;青州麴義將軍整頓軍務,進展順利。但各州之間政令執行標準不一,長此以往,恐生弊端。
田豐緊接著道:更嚴重的是,新舊官員之間仍存隔閡。韓馥舊部與公孫瓚降將之間,河北嫡係與青徐新附之間,明爭暗鬥時有發生。
袁紹緩緩抬頭,目光掃過堂下眾謀士:諸君以為,當如何破解此局?
荀諶出列道:當務之急,是要建立統一的軍政架構,使各州官員有所遵循。
不僅如此,荀攸補充,還需平衡各方勢力,讓新舊人才各得其所。
袁紹站起身,走到懸掛的河北四州地圖前,沉默良久。窗外蟬鳴陣陣,更添幾分煩悶。
三日後,大將軍府發出詔令,召集各州重要文武官員至鄴城議事。一時間,來自河北四州的文武要員齊聚鄴城。
議事當日,大將軍府正堂內濟濟一堂。張合從並州趕來,麴義自青州而至,審配從幽州南下,加上冀州本部的文武官員,可謂群英薈萃。
袁紹環視眾人,開門見山:今日召集諸位,是要確立河北新政的總體架構。
他首先宣布設立大將軍府幕僚司,總攬全局政務:
任命沮授為幕僚長,總攬軍政要務;田豐為監察長,執掌官員考核;荀諶為外務長,負責對外交涉;荀攸為軍謀長,參讚軍機。
這個核心班底的確定,讓在場眾人都屏息凝神。
接著,袁紹開始對各州人事進行重大調整:
並州方麵,張合繼續擔任鎮北將軍,總督軍事。增設政務司,由辛評任司馬,負責民政。另設邊務司,由朱靈統領,專司胡漢事務。
張合聞言,與身旁的辛評對視一眼,兩人均看出這個安排的深意——既保持張合的軍事主導權,又通過辛評加強中央對並州民政的控製。
幽州方麵,審配繼續擔任都督,總攬軍政。增設海事司,由王門任校尉,發展水軍。另設邊貿司,由鮮於輔主管,經營對遼東貿易。
這個安排讓審配略感意外,他沒想到袁紹會對幽州給予如此大的自主權。
青州方麵,袁紹特彆提高了聲調,麴義繼續統領軍事,徐晃晉升為鷹揚將軍,負責整訓新軍。增設商貿司,由糜芳任司馬,發展海上貿易。另設招賢司,由孫乾負責,繼續招攬青徐人才。
徐晃聞言,沉穩出列:末將必當竭儘全力,為主公練就一支青州勁旅。
麴義對這個安排十分滿意,特彆是徐晃的晉升,讓他有了更得力的助手。
最後,袁紹宣布對冀州本部的調整:
設立軍械監,由淳於瓊統領,專司兵器製造;設立度支司,由耿武主管,負責錢糧調配;設立屯田司,由關純負責,專司屯田事務。
這一係列任命,既考慮了各人的專長,又兼顧了新舊勢力的平衡。韓馥舊部的耿武、關純得到重用,公孫瓚舊將王門、鮮於輔也各得其所。
就在新政架構初定之時,一場意外考驗突然降臨。
這日清晨,袁紹正在批閱文書,忽聞堂外傳來爭吵聲。隻見淳於瓊怒氣衝衝地闖入,身後跟著一臉陰沉的耿武。
主公!淳於瓊大聲道,耿度支故意克扣我軍械監的用度,這分明是公報私仇!
耿武冷聲道:淳於將軍所需鐵料超出定額三成,下官按章辦事,何來克扣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