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擂響,二人縱馬交鋒。顏良勢大力沉,每一刀都帶著破空之聲;張遼則靈動非常,長戟如遊龍般難以捉摸。戰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
觀戰的文醜按捺不住,挺槍出陣:文遠將軍好武藝,文醜也來領教!
張遼毫不畏懼,獨戰二將。隻見他戟法精妙,竟與河北兩員頂尖大將打得有來有回。
觀戰的趙雲忍不住讚歎:張將軍真虎將也!
太史慈也點頭道:並州騎兵冠絕天下,果然名不虛傳。
就在戰況激烈之時,張遼突然賣個破綻,誘顏良來攻,隨即一個回馬戟,輕輕點在顏良護心鏡上。這一招使得精妙無比,既分了勝負,又保全了顏良顏麵。
顏良先是一怔,隨即大笑:文遠武藝,顏良心服!
張遼收戟施禮:承讓了。
袁紹撫掌大笑:今日方知馬中赤兔,將中張遼之譽不虛!
然而田豐仍然不放心,出言試探:聽聞文遠將軍與高順交情甚篤,不知高將軍現在何處?
這話問得尖銳,顯然是在試探張遼是否還心係舊主。
張遼正色道:高順確是在下故交,然各為其主。如今奉先公既已敗亡,遼既投明主,自當竭誠效忠。
這時,程昱也幫腔道:文遠重義,既然來投,必不會負心。
袁紹見時機成熟,當即宣布:張遼聽令!任命你為驍騎將軍,統領舊部,暫歸張合節製。待立戰功,再行升賞!
這個安排可謂用心良苦:既給予張遼足夠的尊重,又讓同出並州的張合加以製衡。
一月之後,在張合的保舉下,張遼開始參與並州軍的整訓。他帶來的八百並州鐵騎,與河北騎兵合練,取長補短,很快就展現出驚人的戰力。
這一日,袁紹親臨校場觀操。隻見張遼率領的騎兵隊伍陣型嚴整,進退有度,尤其擅長騎射,令觀者無不讚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文遠治軍,果然名不虛傳。袁紹對身旁的沮授道。
沮授點頭:並州騎兵得文遠統領,如虎添翼。將來南征,必建奇功。
更讓袁紹滿意的是,張遼與河北諸將相處融洽。特彆是與同出並州的張合,更是惺惺相惜。二人經常一起研討兵法,交流騎戰心得。
主公,張遼在一次奏對時建言,並州騎兵擅長突襲,若能與河北重騎配合,可收奇效。
袁紹當即采納了這個建議,命張遼與張合共同製定新的騎兵戰術。
消息傳到青州,徐晃特意來信,向張遼請教騎兵訓練之法。張遼毫不藏私,將並州騎兵的訓練要領傾囊相授。
是夜,袁紹在府中設宴,款待張遼等新附將領。酒至半酣,張遼舉杯道:遼本敗軍之將,蒙明公不棄,必當效死以報!
袁紹執其手道:我得文遠,如高祖得韓信。來日平定天下,必不負今日相托。
而在驛館中,來自淮南的探子正在疾書,將張遼投奔河北的消息報與袁術:
張遼率並州鐵騎北投袁紹,河北騎兵如虎添翼......
北方的星空下,一支真正的無敵鐵騎正在成型。張遼的歸順,不僅為河北增添了一員良將,更標誌著天下人才向北流動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在不久的將來,這支融合了並州騎射與河北重甲的鐵騎,將在中原大地上譜寫新的傳奇。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