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高踞主位,一身勁裝,顧盼自雄,其霸烈之氣絲毫不減當年。下首,周瑜姿質風流,儀容秀麗,身著儒將服飾,正凝視著巨大的荊州地圖。
“公瑾!”孫策的聲音洪亮,“劉表一死,荊州果亂!蔡瑁、蒯越欲降北,正是我輩取江夏,報父仇,立根基之時!諸位,且聽公瑾調遣!”
周瑜起身,從容自信,目光銳利:“伯符,諸位!機不可失!我軍當以雷霆之勢,直取江夏!呂範、蔣欽為先鋒,率輕舟快船,精兵五千,沿江西進,不顧沿途小城,直插夏口!韓當、周泰、陳武、董襲、徐盛、潘璋、丁奉,隨我水陸並進,掃蕩沿岸,合圍夏口!程公、黃公坐鎮後方,督運糧草。淩統、董襲所部為預備,隨時策應!”他目光掃過張昭、顧雍等人,“後方政務,勞煩張公、顧公等費心。”
“謹遵都督將令!”眾將轟然應諾,士氣高昂。
江東大軍如同蟄伏已久的猛虎,驟然出柙!呂範、蔣欽先鋒艦隊勢如破竹,沿江守軍望風而遁,迅速逼近夏口。周瑜親率主力,韓當、周泰等將陸路推進,連克數城,兵鋒直指沙羨,對夏口形成夾擊之勢。
坐鎮夏口的黃祖,倉促集結水軍出戰,在夏口外的江麵上與呂範、蔣欽遭遇。初戰,荊州水軍不敵江東銳氣,敗退回水寨。然而,當周瑜主力抵達,準備一鼓作氣拿下夏口時,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煩。
這麻煩來自黃祖軍中一員並不十分受重用的將領——甘寧,甘興霸。
甘寧早年縱橫長江,以錦帆為號,劫富濟貧亦或劫掠商旅),人稱“錦帆賊”,後投效劉表,因出身和舊事,並未得到真正重用,僅在黃祖麾下擔任一部小將,其好友蘇飛屢次向黃祖舉薦,皆未獲采納。然而,甘寧勇猛善戰,尤擅水戰,對長江水道了如指掌,其麾下亦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舊部。
麵對江東大軍壓境,黃祖麾下諸將或多畏懼,或欲投降,唯甘寧力主抵抗。他利用對夏口水文地勢的熟悉,趁夜率領敢死之士,乘坐輕舟,突襲江東水軍外圍。甘寧身手矯健,勇不可當,親自斬殺了江東數名低級將領,焚毀了幾艘巡邏的快船,雖未造成重大損失,卻成功騷擾了周瑜的部署,延緩了其進攻節奏,並小挫其銳氣。
隨後,在江東軍一次試探性的攻城戰中,甘寧又於城頭現身,張弓搭箭,箭無虛發,接連射倒數名試圖攀城的江東勇士,其中一箭更是險些射中親自督戰的蔣欽,其悍勇與精準的箭術,給攻城部隊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連受挫,讓心高氣傲的周瑜頗為惱火。尤其當他得知製造這些麻煩的,竟然是昔日聲名狼藉的“錦帆賊”甘寧時,心中更添幾分鄙夷。
這時,年輕氣盛的淩統站了出來。淩統之父淩操,昔日征討黃祖時,正是被甘寧一箭射殺。淩統對甘寧有殺父之仇,一直切齒痛恨。他聽聞甘寧竟還敢抵抗,怒不可遏,當即向周瑜請命:“都督!甘寧賊子,昔日為寇,今為國賊,更兼殺我父親,罪不容誅!末將請令,必斬此獠首級,獻於帳下!此等出身卑賤、反複無常之徒,留之必為後患,不如及早除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瑜本就因戰事稍遇阻滯而不悅,又素重出身氣節,對甘寧的過往頗為不齒,再聽淩統悲憤陳詞,殺心頓起。他沉吟片刻,便欲下令,破城之後,首要便是擒殺甘寧。
“都督,且慢!”一個聲音響起,乃是黃祖麾下的都督蘇飛。蘇飛與甘寧交好,深知其才,見周瑜有殺甘寧之意,心中大急,也顧不得自身處境,急忙出聲勸阻。
周瑜冷冷看向蘇飛:“蘇都督有何見教?莫非欲為舊友求情?”
蘇飛躬身一禮,不卑不亢道:“都督明鑒。甘興霸雖出身草莽,然其勇略,實乃萬人敵也!今荊州將傾,良禽擇木而棲。都督欲圖荊襄,乃至天下,豈能因出身舊惡而棄此猛將?甘寧之所以力戰,非為黃祖,實因未遇明主,且與淩將軍有私怨,恐投降亦難容耳。若都督能示以寬宏,不計前嫌,甘寧必感念恩義,傾心投效,為江東效力,其功豈不勝斬殺一勇夫百倍?望都督三思!”
周瑜聞言,蹙眉沉思。他雖傲,卻非不識才之人。蘇飛之言,確實點醒了他。如今孫策勢力雖大,但欲與北方袁紹爭衡,正是需要廣納人才之時。殺一甘寧容易,但若因此寒了潛在投效者之心,得不償失。且甘寧之勇,他也親眼所見間接),若能收服,確是一大助力。
權衡利弊之後,周瑜壓下心中對出身的不喜和淩統的複仇之念,緩緩道:“蘇都督所言,不無道理。既如此……傳令下去,破城之後,生擒甘寧,押解至我軍中,聽候發落!淩將軍,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孤知之。然大局為重,且待孤審問之後,再行定奪,必給你一個交代。”他並未立刻承諾招降,而是選擇了暫且收押,既保留了招攬的可能,也安撫了淩統的情緒,更顯其作為統帥的權衡與掌控力。
淩統雖心有不甘,但周瑜已發話,隻得憤憤領命。
解決了甘寧的問題,周瑜不再猶豫,全力攻城。失去了甘寧這類悍將的殊死抵抗甘寧被蘇飛勸說,知抵抗無益,又聞周瑜有生擒之令,遂不再拚死作戰),本就士氣低落的夏口守軍更是無力回天。在周瑜水陸大軍的猛攻之下,城防迅速瓦解。
亂軍之中,老將黃祖雖奮力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被周泰率敢死隊突入府衙,當場格殺!主帥既死,夏口守軍瞬間土崩瓦解,開城投降。甘寧亦在亂軍中被江東軍士拿下,捆縛押往周瑜大營,投入監牢。
周瑜迅速肅清殘敵,安撫百姓,分兵掠地,很快便控製了江夏大部重要城邑。飄揚了數十年的“黃”字將旗,在夏口城頭落下,取而代之的是獵獵作響的“孫”字大旗和“周”字帥旗。
消息傳開,荊州震動!襄陽的蔡瑁、蒯越聞訊,驚怒交加,卻無力他顧,隻能加緊與北方的投降談判。館驛中的劉備,得知江夏陷落、黃祖身死、最後退路已斷的消息後,麵色慘白,久久無言。而剛剛接收蔡瑁降表的晉王方麵,也再次將凝重的目光投向了東南——那位以雷霆之勢拿下江夏,並意外收獲一員被困牢籠的荊楚悍將的江東美周郎。荊襄的棋局,因周瑜的西進與甘寧的意外出現,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