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無施、黃天霸、令狐玄翊三人商量了一夜,也沒能找到好的方式處理這些孩童。
那幾個被拐不久又還沒至殘的年幼孩子還好說,可以放在官府,張貼告示等家人來認領。就算聯係不了家人,肯定也有不能生育的家庭來領養。關鍵是那兩個缺少手腳的大孩子,還有一啞一瞎的兩個不大不小的孩子,再加上這個“小猴”孩子,估計就算有家人來了也不想認回去。畢竟都是窮家小戶的,平白無故多了個負擔,而且還是長期的負擔,還要被周圍鄰居親朋嘲笑……
確實也沒能想出好辦法,隻能寄望於官府。
一大早,三人不得已隻能將八個孩子和重傷不死的江如海一起帶到了宿州衙門。在衙門旁邊的飯館裡,一群狼吞虎咽,“奇形怪狀”的孩子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為了給孩子們爭取更好的處理結果,計無施就這些殘缺的孩子來曆當眾說了出來。
等孩子們終於都吃飽吃好吃撐了後,黃天霸來到衙門口一通鳴冤鼓搗的震天響。不但吸引了眾多圍觀百姓來旁聽知州大人判案,連衙門內的衙役,官吏,知州大人都驚得早飯沒來得及吃就開始升堂了。
話說這宿州知州正是當地名門望族閔家的當代家主閔世驤,進士出身。為官還算清廉,潔身自好,勤政愛民,珍惜名聲,頗有先祖遺風。由於宿州屬直隸州,知州官至正五品,屬鳳陽又稱鳳翔)府管轄。有傳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宿州人,朱元璋征戰以來一直也有“兵不戰宿地”的戰爭策略,就是不忍自己家鄉慘遭兵禍;加上馬皇後的親爹馬二公也確實出生在宿州,死後封為徐王,也埋在宿州,明代的曆任皇帝都會來宿州祭祖,修繕徐王墳。所以終明一代,鳳陽府和宿州一直都是國家經濟、政治、軍事的重要城鎮,被朝堂上下所有勢力關注和覬覦。
當閔世驤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甚感為難。主要是案件涉及到丐幫。
普天下誰不知道本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就是靠丐幫起家。當年太祖還是小叫花子,是丐幫讓他有了飽飯吃,是丐幫鳳陽府分舵的難兄難弟陪他一起起兵造反,才奠定了朱元璋的軍事基礎,在後來的南征北戰中,丐幫也沒少出錢、出力。
朱元璋榮登九五至尊後,敢忤逆同樣有從龍之功的明教,也沒敢忘了丐幫的功勞。平定天下後,禦筆親書“天下第一大幫”匾額掛在了丐幫鳳陽分舵。因此丐幫也將本來在君山的丐幫總舵遷往鳳陽分舵。所以鳳陽府轄下的所有州縣內的乞丐平日裡總是昂首挺胸的乞討,甚感榮寵,高人一等的氣勢。隻怕是從古至今有乞丐以來,叫花子的身份在明初期是達到了巔峰。
就這樣的政治環境下,又是如此慘絕人寰的重大案件,此事對社會又影響頗為惡劣,他閔世驤一個區區五品怎麼敢定奪?
那江如海本已身受重傷,咬定是自己從人販子集團手中救的孩子,而玄翊三人不分青紅皂白的進廟就殺了自己幾個兄弟,還打傷了自己。
但那些說的出話,又能分辨是非的幾個孩子都說自己是被叫花子拐來擄來的,身上的傷殘也是叫花子弄的。
就連旁觀的平民百姓也看得出那些孩子明顯是懼怕叫花子,親熱玄翊三人。這叫花子江如海顯然是倒打一耙。
閔世驤正不知如何是好,旁邊師爺悄悄在他耳邊低語道:“老爺不如先把江如海收監,找人先治傷。幾個小孩子和三個原告都留在衙門裡。此案得從長計議”。
當下閔世驤一拍驚堂木,道:“此案關係重大,原告被告雙方又各據一詞。為了不偏聽偏信,以免錯假冤案發生,暫將被告收監治傷。原告及涉案受害者留在衙門內。原告三人涉及多人命案,暫不準踏出衙門半步。待本官搜齊佐證,查明事實,再作定奪。退堂”……
喜歡一劍封候請大家收藏:()一劍封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