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驚濤暗湧,砥柱定瀾_乃翁,大唐中興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乃翁,大唐中興了! > 第85章 驚濤暗湧,砥柱定瀾

第85章 驚濤暗湧,砥柱定瀾(1 / 1)

涇陽城下的血戰捷報與杜豐言辭懇切卻態度強硬的請罪奏章,幾乎是同時抵達了風雨飄搖的靈武行在。

朝堂之上,氣氛詭異。肅宗皇帝看著那份詳細描述杜豐如何違抗“穩守”旨意、星夜馳援、力挽狂瀾,最終保住涇陽、逼退史朝義的捷報,臉色變幻不定。一方麵,社稷轉危為安,他心中一塊大石落地;另一方麵,杜豐這“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舉動,以及其麾下展現出的恐怖戰力,都像一根刺,深深紮在他的心頭。

“陛下!杜豐雖有小功,然抗旨不遵,其心可誅!此風絕不可長!若不嚴懲,日後邊鎮將領紛紛效仿,朝廷威嚴何在?!”魚朝恩的告密信和其黨羽的攻訐之聲立刻喧囂起來。

“臣附議!杜豐擅權自專,麾下多聚亡命,更兼有妖異之術指轟天雷等),長此以往,恐非國家之福!”

“然杜豐畢竟有功於社稷,涇陽若失,靈武危矣!此時嚴懲功臣,豈不讓天下將士寒心?”也有較為清醒的大臣出言維護,但聲音相對微弱。

肅宗陷入深深的矛盾與掙紮。恰在此時,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奏章也到了。郭子儀在奏章中,以極其肯定的語氣,盛讚杜豐“忠勇無雙,臨機決斷,有古名將之風”,並詳細闡述了杜豐部在北側翼的持續襲擾對牽製史思明主力的巨大作用,直言“若無杜豐在側,臣亦難擋史思明全力西進”。最後,郭子儀更是以自身威望擔保,稱杜豐“雖行事或顯操切,然一心為國,絕無二誌”,懇請朝廷“念其救駕之功,授以便宜行事之權,以竟平叛全功”。

郭子儀的奏章,分量極重。這位功勳卓著、德高望重的老將的表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朝堂的輿論風向。

肅宗權衡再三,最終做出了一個看似矛盾、實則充滿政治智慧的決斷。

數日後,靈武的使者再次抵達杜豐行營。這一次,帶來的不再是申飭,而是鋪天蓋地的褒獎與擢升。

詔書中,肅宗以充滿感情的語氣,讚揚杜豐“忠貫日月,勇冠三軍”,“涇陽之功,堪比汾陽指郭子儀)”,特晉封杜豐為檢校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賜爵扶風郡公,食邑千戶!其麾下趙鐵柱、張順等將領亦各有封賞。同時,正式確認杜豐“北援行營總管”職權,並“許其便宜行事,以速平叛”。

檢校兵部尚書是高級榮譽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更是意味著杜豐擁有了“宰相”的名分!扶風郡公更是顯爵。這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擢升,將杜豐的地位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在這極儘榮寵的背後,卻隱藏著冰冷的現實。所有官職皆為“檢校”、“同”,意味著都是代理、兼任,並非實授,更多是榮譽性質。所謂的“便宜行事”,也依舊是在“受郭子儀節度”的大框架之下。更重要的是,詔書中隻字未提撤回監軍魚朝恩之事,反而暗示其“宣慰監軍,協理庶務”之責不變。

“明升其爵,暗奪其勢;虛授其職,實分其權。”蘇瑾在私下裡對杜豐一針見血地指出,“陛下這是將主公架在火上烤啊。位高則權重,亦招人忌;爵顯則誘人,亦成靶子。日後但凡有絲毫錯處,便是萬劫不複。”

杜豐接過那沉甸甸的詔書,麵色平靜,心中卻如明鏡一般。他跪謝皇恩,姿態做得十足。他深知,這是皇帝在目前形勢下所能做出的最優選擇——既安撫功臣,穩定軍心,又不給其實質性的、能夠威脅中央的權柄。這是一種平衡,也是一種試探。

“陛下隆恩,杜豐感激涕零,唯有肝腦塗地,以報君恩。”他對著靈武方向,朗聲說道。轉身,便對蘇瑾低聲吩咐:“將朝廷封賞,儘數分賞將士,尤其是陣亡者家屬,加倍撫恤。告訴兄弟們,這是他們用血換來的榮耀!”

他要用這來自朝廷的“榮耀”,進一步凝聚軍心,將這份“虛名”,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忠誠與士氣。

對於魚朝恩,杜豐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變化。他不再刻意冷落或對抗,反而時常“請教”,將一些無關痛癢的軍務“交予”其“協理”,甚至在公開場合給予其足夠的“尊重”。這讓魚朝恩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既享受這表麵的風光,又隱隱覺得不安,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杜豐清楚,在自身實力尚未達到絕對優勢、天下大局未定之前,維持與朝廷表麵上的和諧,至關重要。他需要時間,需要空間,來消化戰果,鞏固根基。

長安:地火彙聚,星火重燃

務本坊地下,國子監密道深處的石室內,油燈的光芒映照著十幾張激動而又帶著審視的麵龐。

淩素雪的突然出現以及她手中的火焰烙印信物,給這個瀕臨絕境的地下組織帶來了巨大的震撼與希望。為首者,是一位年約五旬、麵容清臒、目光睿智的老者,自稱姓孔,原是國子監司業。在確認了淩素雪的身份和裴十三他們尊稱為裴帥)的遭遇後,孔司業長歎一聲,眼中含淚:“裴帥……終究還是……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告訴淩素雪,這個地下組織名為“守文社”,核心成員多是國子監不願降賊的博士、助教以及一些忠烈官員的後裔。他們憑借對長安建築尤其是皇城官署)的熟悉和國子監內一些不為人知的密道係統,一直在暗中活動,收集情報,保護文物,聯絡忠貞之士,等待著王師反攻的那一天。裴十三曾是他們的武力倚仗和對外聯絡的關鍵人物。

“淩司使,裴帥失蹤前曾言,若遇‘星火’,便是轉機。不知杜總管……何時能揮師北上,光複長安?”一位年輕的學子急切地問道,眼中充滿了期盼。

淩素雪看著這一張張憔悴卻堅定的麵孔,心中感慨,卻不得不潑上冷水:“史思明、安慶緒雖內鬥,然兵力猶存。杜總管雖連戰連捷,然北疆戰事膠著,靈武朝廷……掣肘亦多。短期內,大軍難以抵達長安。”

石室內頓時一片沉寂,失望之色彌漫。

“但是,”淩素雪話鋒一轉,聲音雖虛弱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王師雖遠,誌士猶在!我等在此堅守,並非徒勞等待。裴帥之仇未報,叛軍根基未動,長安民心未聚!我等‘星火’與諸位‘守文’之力彙聚,正可於敵心臟之處,行雷霆之舉!”

她強撐著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孔司業,諸位,我需要知道長安如今最詳細的布防、叛軍糧草囤積之處、安慶緒與史思明使者往來路線,以及……所有可能被我們利用的弱點!我們要讓叛軍知道,這長安城,絕非他們可以安枕之地!”

淩素雪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外界的消息和強大的後援希望,更帶來了一種主動出擊的銳氣。她很快便與“守文社”的成員們融合在一起,憑借其專業的間諜能力和冷酷的決斷力,開始重新梳理和規劃地下抵抗網絡。她將“察事司”的一些訓練方法和聯絡技巧傳授給他們,並著手策劃一次新的、目標明確的行動,既要為裴十三報仇,也要進一步攪亂叛軍陣腳,向杜豐證明長安“星火”的價值。

涇陽的血戰換來了杜豐政治地位的微妙提升和暫時的戰略空間,而長安地底的“星火”與“守文”彙聚,則預示著更猛烈的地下風暴即將來臨。砥柱在驚濤駭浪中穩住陣腳,而星火則在至暗之地,悄然積蓄著焚城之力。

喜歡乃翁,大唐中興了!請大家收藏:()乃翁,大唐中興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三國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亮劍:橫掃晉察冀 娛樂:我吃天仙軟飯,蜜蜜醋了! 我在萬界鑄永恒之永恒天尊 你看見未來了嗎? 掃墓歸來,太公爽歪了,我贏麻了 掌心獨寵:夜少嬌妻她又甜又颯 加載了滅世AI的我被迫拯救世界 清弦渡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