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烽煙暫熄,西域的戰事也因黑風坳大捷而進入相持階段,帝國終於贏得了一段寶貴的、可以專注於內政建設的喘息時機。杜豐深知,刀兵之威可定一時,文治之功方安長遠。他以“尚父”之尊,總攬乾坤,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梳理內政、深化改革的宏圖偉業之中。一係列經過深思熟慮、觸及根本的新政,如同潤物春雨,悄然改變著帝國的肌理。
首先,是關乎國脈的漕運與鹽政。
這一日,杜豐與劉晏並肩立於廣通渠畔的望樓之上,腳下是千帆競發、舳艫千裡的壯觀景象。無數漕船滿載著江南的稻米、江淮的鹽包,沿著重新疏浚、設立了新式水閘運用了杜豐提出的簡易原理)的河道,源源不斷地駛向關中,駛向長安太倉。
“劉相公,你看,”杜豐指著那繁忙的河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去歲清理漕運積弊,裁撤冗員,設立分段負責、獎懲分明的‘漕運使司’,如今看來,成效斐然。漕糧損耗從以往的三成降至不足半成,抵達時間也縮短了近月。關中糧價平穩,京師人心安定,此乃新政之基。”
劉晏捋須點頭,眼中滿是欽佩:“全賴尚父力排眾議,推行此法。以往漕政,環節冗雜,層層盤剝,耗蠹驚人。如今責權分明,效率倍增。還有這鹽政,”他指向遠處碼頭上堆積如山的鹽包,“官收、商運、商銷之‘榷鹽法’全麵推行,由‘興業社’牽頭,組建icensed鹽商行會,統一采購、運輸、銷售,私鹽幾乎絕跡,鹽稅收入比去歲翻了一番還不止!國庫為之充盈,邊軍糧餉、百官俸祿,皆有了著落。”
鹽漕二政的革新,如同為帝國注入了強勁的血液與活力,使得中央財政大為好轉,應對四方變局的能力顯著增強。
而在更為廣闊的田野鄉間,一場靜默卻更為深刻的變革也在持續推進。
在京兆府長安周邊)的一處皇莊皇室莊園,可作為改革試點),杜豐與戶部、司農寺的官員親自巡視。田野裡,新劃分的田畝界限清晰,農人正在官吏的指導下,使用著由將作監推廣的改良曲轅犁,效率遠比舊式直轅犁為高。
一名老農激動地跪在杜豐麵前,雙手捧起一把黝黑的泥土:“青天……杜尚父!小老兒種了一輩子地,從沒想過這皇莊的地,還能分給我們佃戶自己種,隻需按這新立的‘兩稅’繳納,剩下的全是自己的!這……這真是天大的恩德啊!”
杜豐親手扶起老農,溫言道:“老人家請起。土地,本就是讓人耕種的。朝廷新政,就是要讓耕者有其田,勞者得其食。隻要依法納糧,安心生產,便是對朝廷最大的貢獻。”
這便是杜豐強力推行的“檢地括戶”與“兩稅法”在局部地區的試點。通過重新清丈土地,核實戶口,將大量被豪強隱匿的田產和人口登記在冊,一方麵擴大了稅基,另一方麵也嘗試著將部分官田、無主之地授給無地少地的農民承租,實行固定的夏秋兩稅,取代之前名目繁多、隨意性大的租庸調,極大地激發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
當然,這項觸及無數既得利益者奶酪的政策,推行起來阻力巨大。但在杜豐的絕對權威和崔佑甫等地方乾吏的鐵腕執行下,尤其是在剛剛經曆過魏博雷霆手段的震懾下,大部分地區的阻力被強行壓製下去,新政得以艱難卻堅定地鋪開。
朝堂之上,杜豐也對官僚體係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他深知,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得力的人去執行。
淩素雪統領的“察事司”,職能進一步擴展,加強了對各級官員政策執行情況、廉潔程度的暗中監察。一份份經過核實的密報,成為杜豐揮向屍位素餐、貪腐無能官員的利劍。
同時,杜豐力主改革考課製度。他與吏部製定了更為詳儘的“四善二十七最”考核標準在唐代原有考課製度上細化),重點考察官員在推行新政、安撫百姓、增加戶口、開拓田畝等方麵的實績,而非僅僅看重資曆和門第。他還首次提出了“考成法”的雛形,要求各部門、各州縣定期彙報重點工作進度,由政事堂核查,逾期或完成不力者,嚴加追究。
一批年輕有為、精通實務的官員,如曾在魏博善後中表現出色的崔佑甫等人,得到破格提拔,被委以重任。而一些碌碌無為、或是暗中阻撓新政的舊官僚,則被毫不留情地調離要職,或勒令致仕。朝堂風氣為之一新,行政效率顯著提高。
帝國的肌體,正在這場自上而下、由內而外的深刻變革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關中平原,因漕運暢通、糧價平穩而更加富庶;河北之地,經曆陣痛後,隨著清丈田畝、推行兩稅,社會秩序逐步恢複,流民開始返鄉,荒蕪的土地被重新開墾;江淮鹽場,因專賣製度的完善而產量大增,白花花的鹽如同雪花般運往各地,換取著支撐帝國運轉的財富;甚至遠在嶺南、巴蜀,新政的春風也開始吹拂,地方吏治得到整肅,民生有所改善。
儘管邊關依舊需要重兵布防,儘管西域的吐蕃、北方的回紇依然虎視眈眈,但帝國的腹地,已然呈現出安史之亂後久違的安定與複蘇跡象。市井之間,商旅繁盛,物價平穩;鄉野村落,雞犬相聞,百姓的臉上少了些惶惑,多了些對未來的期盼。
一種被稱為“元和中興”前奏的盛世氣象,開始在帝國的天空隱隱浮現。而這一切的推動者與核心,便是那位被尊為“尚父”,日日夜夜在政事堂操勞,運籌帷幄於千裡之外,亦能洞察秋毫於案牘之間的杜豐。
他站在大明宮的至高處,俯瞰著這座日益恢弘繁盛的帝都,心中並無自滿。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內部改革的深水區尚未完全涉足,外部強敵依然環伺,那蔚藍的海洋之夢也才剛剛啟航。但至少,他已經為這艘曾經千瘡百孔的帝國巨輪,更換了更為堅固的龍骨,校準了前行的方向。
中興之路,道阻且長,然行則將至。杜豐的目光,已然投向了更遠的未來。
喜歡乃翁,大唐中興了!請大家收藏:()乃翁,大唐中興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