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司禮太監當眾宣布,皇上因連日操勞,聖體欠安,需靜養一段時日。在此期間,由太子朱棣監國,總攬政務。消息傳出,朝臣們雖感意外,但見太子神色如常,也無人敢多言,隻當是皇帝年事已高,偶染微恙。
而此刻,被宣稱需要“靜養”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僅帶著錦衣衛指揮使蔣瓛一人,在王卓的引導下,悄然出現在了現代時空京郊的那座熟悉倉庫。
倉庫內,接到王卓提前報備的有關部門負責人譚明,已在此等候。見到朱元璋,譚明並未行跪拜大禮,而是依照現代禮儀,鄭重地拱手為禮,態度不卑不亢:“陛下遠道而來,有失遠迎。”
朱元璋打量著眼前這位氣度沉穩的“有關部門”負責人,又環顧了一下這充滿現代工業感的倉庫內部,微微頷首:“譚局長不必多禮,入鄉隨俗便是。”
譚明也不多客套,直接安排道:“為了便於陛下在現代社會活動,避免不必要的關注,需要請陛下和蔣指揮使更換一下著裝。”他示意工作人員推過來一個移動衣架,上麵掛著各式各樣的現代服裝。
朱元璋目光掃過,最終落在一件做工精良、色澤沉穩的暗紅色唐裝上。“就這件吧,看著喜慶,也合咱這年紀。”他倒是會穿。而蔣瓛則一言不發地選了一套筆挺的黑色中山裝,眼神銳利如鷹,時刻保持著最高警惕。
換裝完畢,一位身著唐裝、精神矍鑠的老者,和一位氣勢內斂、如保鏢般的中年人便出現在了眾人麵前。朱元璋對著鏡子照了照,對這副“老藝術家”的扮相似乎還挺滿意。
接著,譚明遞過來兩張剛加急辦理好的身份證和兩部智能手機。“陛下,這是為您二位準備的合法身份證明。陛下您身份證上的名字是‘朱國瑞’。”——朱元璋字國瑞,這個名字顯然經過考量。
朱元璋拿起那張小小的卡片,仔細端詳,上麵有他的照片不知何時被采集的)、化名以及一串數字編碼,感覺頗為新奇。
譚明繼續解釋道:“這兩部手機已經初步設置好,裡麵安裝了必要的軟件,微信錢包裡也預存了一些零用錢,方便陛下在現代體驗日常生活和小額消費。”他又遞給王卓一張黑色的信用卡,“這是活動經費,由你負責統籌開銷。”
王卓接過卡,半開玩笑地問了一句:“譚局,是不限額度那種嗎?”
譚明隻是笑了笑,沒有接他這個話茬,轉而再次對朱元璋說道:“陛下,為了確保您此行順利且不受乾擾,我們有關部門會安排人員在不引人注目的情況下,負責外圍安全。另外,派李墨同誌作為王卓的臨時助手,他熟悉流程和各方關係,遇到任何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都可以讓李乾事出麵處理。”
旁邊一位戴著眼鏡、看起來精明乾練的年輕人上前一步,向朱元璋微微躬身:“李墨聽從安排。”
朱元璋對這套低調、高效且考慮周詳的安排非常滿意,點了點頭:“有勞譚局長費心了。這樣很好,咱就是來看看,不想搞得興師動眾。”
一切準備就緒,李乾事詢問道:“朱……朱老先生,您看,是否先用過午飯,然後我們再乘坐高鐵前往南京?”
朱元璋顯然對“朱老先生”這個稱呼接受良好,他擺了擺手,顯得有些迫不及待:“在路上吃吧,咱想早點看看這六百多年後的江山,到底是什麼模樣。”
“好的,那我立刻安排購買前往南京的高鐵票。”李乾事應道,隨即開始操作手機。
即使是王卓,這也是他第一次乘坐高鐵的商務座艙。寬敞舒適的座椅,安靜平穩的環境,以及那窗外交錯閃過、幾乎拉成線的景物,都讓他暗自讚歎。
朱元璋的感受則更為直接和強烈。當列車啟動,速度迅速提升,窗外的田野、村莊、城鎮以驚人的速度向後飛掠時,他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體,雙手緊緊抓住了扶手,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驚奇。
“這……這鐵車,竟能快到如此地步?”他喃喃道。
當從李墨口中得知,從北京到南京,如此遙遠的距離,乘坐這“高鐵”僅需三個多小時便可抵達時,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然後轉頭看向身旁的王卓,語氣複雜地問道:“你在大明,要修建的鐵路,跑起來的車,也是這樣的嗎?”
王卓聞言,苦笑著搖了搖頭:“嶽父,這高鐵技術含量太高了。我們在大明規劃的鐵路,初期最多隻能運行普通的內燃機車,速度慢得多,載重也有限。若是想達到高鐵的標準,先不說技術能否實現,單是建造成本,一公裡恐怕就得翻三倍還不止,而且我們目前也根本沒有能運營和維護如此複雜係統的人才。路要一步一步走啊。”
朱元璋聽完,沒有再說話,隻是重新將目光投向窗外。飛速倒退的景象中,偶爾掠過一片片整齊劃一、高聳入雲的現代化樓宇,那是在他的大明無法想象的都市森林。他靜靜地看著,深邃的眼眸中映照著這個陌生而強大的時代光影,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