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朱家皇帝雙標的藝術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5章 朱家皇帝雙標的藝術(1 / 1)

天幕上,朱及第搬出了他那塊經典的小白板,上麵畫滿了複雜的宗室譜係圖。

“老鐵們,咱們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憑借‘大禮議’一舉奠定了他‘權謀老祖宗’的地位,用文官最擅長的禮法把文官們打得丟盔棄甲,成功追尊親生父母為皇帝皇後。這一手‘規則內反殺’玩得那叫一個漂亮!但是!”

朱及第話鋒一轉,用馬克筆重重敲了敲白板,“如果你以為這位皇帝陛下真的那麼恪守禮法、原則至上,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今天,咱們就通過嘉靖朝一樁真實的藩王繼承案,來看看什麼叫‘嚴於律人,寬以待己’的大型雙標現場!”

朱及第在白板上畫出秦藩的譜係:“事情發生在嘉靖二十三年,秦定王朱惟焯去世了。麻煩的是,這位王爺既沒有兒子,也沒有親兄弟,甚至連個親侄子、親叔叔都沒有!按照《皇明祖訓》和當時的繼承法,王位空了,得從血緣最近的旁支裡找繼承人。”

他的筆指向了一個名字:“找來找去,血緣最近、輩分合適的,是秦定王的再從兄,一位名叫朱惟燫的奉國將軍。論理,他應該是最有資格繼承秦王爵位的人選。這情形,是不是有點眼熟?”

朱及第故意頓了頓,天幕下的洪武君臣,尤其是秦王的朱樉,心裡都是咯噔一下。朱樉看著天幕上自己後世子孫的名字和那複雜的繼承關係,臉上露出一絲無奈和苦笑,這王位傳承,看來也不是那麼安穩。

“但是,事情很快起了變化。”朱及第繼續講解,“秦定王的繼妃林氏不乾了!她可能是不想麵對一個突然成為秦王的大伯子,處境尷尬參考正德夏皇後的例子),於是她繞過朱惟燫,直接上書朝廷,請求讓朱惟燫的兒子——鎮國中尉朱懷埢來繼承王位,主持喪事。”

“更絕的是,朱懷埢也很會來事。”朱及第模仿上奏的口氣,“他上書說,自己已經按旨意為秦定王摔盆主持喪禮了,但管理王府事務,能不能請朝廷允許讓他父親朱惟燫來管?顯得自己既孝順又謙讓。”

“這一下,可撓到了嘉靖皇帝的癢處!”朱及第提高音量,“嘉靖帝一看,哎呦,這孩子懂事!知道尊重父親雖然是讓他爹管事,不是讓位)!比我當年那些非要我認孝宗當爹的大臣們強多了!於是,嘉靖皇帝大筆一揮,讚賞了朱懷埢的孝心,推翻了之前對林繼妃請求的批準,轉而允許朱惟燫管理府事。”

“眼看秦王爵位似乎唾手可得,朱惟燫有點著急了。”朱及第搖搖頭,“在秦定王喪期還未完全結束時,他就迫不及待地上書,請求參照其他藩府的先例,正式襲封秦王。”

“這下,可觸了黴頭了。”朱及第一攤手,“不知道是林繼妃又活動了,還是嘉靖帝覺得他吃相太難看了,朝廷立刻駁回了他的請求。理由嘛,很官方:一是他和秦定王血緣不算最近,不能類比其他案例;二是他才剛開始管理府事就急著要爵位,太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了。”

“最終,嘉靖皇帝拍板定案!”朱及第用筆在白板上朱懷埢的名字上畫了個圈,“由兒子朱懷埢繼承秦王爵位,管理秦藩府事。而他的親生父親朱惟燫,哪來的回哪去,回他自己的臨潼王府待著,之前讓他管理府事的敕令也得繳回!並且明確要求他‘回歸本支,以遠嫌疑’。”

“老鐵們,看清楚了嗎?”朱及第放下筆,語氣帶著諷刺,“同樣的‘繼統’問題,嘉靖皇帝自己堅持‘繼統不繼嗣’,死活要認自己的親爹。可到了秦藩這裡,他卻強行要求朱懷埢‘繼統又繼嗣’,明確斷絕了他和親生父親朱惟燫在宗法上的聯係,不準朱惟燫憑借兒子提升地位!這雙標,玩得那叫一個溜!”

天幕上瞬間被網友的吐槽刷屏:

“好家夥!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嘉靖這波操作我給滿分!”

“雙標?這不是老朱家祖傳手藝嗎?從洪武爺到永樂帝,哪個不是‘我說的話就是規矩’?”

“哈哈,樓上真相了!你看‘標’字怎麼寫?朱標太子的標啊!狗頭)”

“說到永樂帝,我想起個事:永樂爺剛登基那會兒,他的老對頭帖木兒死了,汗位由帖木兒的孫子繼承,結果被帖木兒的四兒子給搶了。你們猜怎麼著?咱們的永樂大帝,居然義正辭嚴地發聖旨,譴責那個四子篡奪自己侄子的汗位,是不義之舉!噗……作為搶了自己侄子皇位的‘四叔’,您老人家發這聖旨的時候,臉不紅嗎?手動滑稽)”

這條評論一出,天幕下的朱棣,臉瞬間變得火辣辣的!他想開口駁斥,卻發現喉嚨像是被堵住了一樣,一個字也說不出來。“靖難”的種種瞬間湧上心頭,那份被後世毫不留情戳穿的尷尬和羞惱,讓他如坐針氈。

朱元璋的臉色也是變了又變,他瞪了朱棣一眼,又看了看身邊太子朱標,心裡五味雜陳。他想為自家子孫辯解幾句,說那是情勢所迫,說那是……但看著天幕上那赤裸裸的對比和網友無情的調侃,他發現自己那些理由在此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奉天殿前,彌漫著一種近乎凝滯的尷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及第看著這些評論,嘿嘿一笑:“看來老鐵們曆史學得都不錯啊!這聯想能力,絕了!所以說啊,這規矩、禮法,很多時候都是上位者用來達成自己目的的工具罷了。嘉靖皇帝在秦藩繼承案中的雙標裁決,徹底暴露了皇權在宗室事務上的隨意性和絕對性——歸根結底,朕即法律!”

當奉天殿前的洪武君臣為皇家的“雙標”而麵色火辣、心思各異之時,遠在錢塘江畔的一處簡陋書齋內,卻有兩人對天幕中提到的另一件事更為上心。

“貫中,方才那天幕中所念的詞句,你可都記下了?”須發皆白的老者,正是施耐庵,他看向身旁較為年輕的弟子羅貫中,眼中帶著期盼。

羅貫中皺著眉頭,努力回憶著:“師父,隻勉強記下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後麵幾句,尤其是‘白發漁樵江渚上’之後,實在是……記不真切了。”他語氣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沮喪,“此詞氣象恢弘,滄桑徹骨,置於《三國》篇首,再合適不過!可惜,可惜啊!”

施耐庵看著弟子懊惱的模樣,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毋須過分自責。此詞既然能經由天幕傳遍天下,必不止我二人聽聞。況且……”他壓低了聲音,目光變得深邃,“你當應天府皇宮裡的那位朱皇帝,是等閒之輩嗎?依為師看,這天幕甫一出現,那位恐怕就已安排了專人,將其中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乃至那些光怪陸離的圖畫,都巨細無遺地記錄在案了。那首《臨江仙》,定然早已呈送禦前,歸檔入庫。”

羅貫中聞言,眼睛一亮:“師父的意思是,我們日後或許能通過……”

他的話未說完,卻見施耐庵的臉色驟然變得凝重起來,方才那一絲寬慰的神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層深深的憂懼。

“通過朝廷?或許吧……”施耐庵的聲音低沉得幾乎像是在耳語,“但貫中,你想過沒有?天幕能道出你我將《三國》與《水滸》書於後世,那宮裡的陛下……此刻是否也已知曉了我二人的名姓與行蹤?”

書齋內瞬間陷入一片死寂,隻有窗外錢塘江的潮聲隱隱傳來。

羅貫中臉上的喜色瞬間凍結,一股寒意從脊背升起。他們著書,雖是演義故事,但《水滸》寫的是官逼民反、綠林聚義,《三國》論的是天下紛爭、帝王權術……這些內容,在一位以嚴苛、猜忌著稱的開國皇帝眼中,會是什麼?

施耐庵長長歎了口氣,目光掃過書桌上堆積如山的手稿,那裡麵是他畢生心血所係的《忠義水滸傳》,以及弟子正在苦心創作的《三國誌通俗演義》。

“看來,這兩部書稿,”施耐庵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不能再僅僅是你我師徒二人的心血了。得為它們……尋一個穩妥的托付,找一個可靠之人。否則,隻怕你我身死事小,這書若被付之一炬,或永禁深宮,才是愧對前人,亦負後世啊。”

窗外,夜色漸濃,錢塘江的潮聲似乎也帶上了一股肅殺之氣。筆墨著書,本是風流雅事,但在此刻,卻仿佛重若千鈞,關係著生死,牽連著未來文明的星火能否傳遞下去。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世界569:我帶人類絕處逢生 重生之逆世星途 足球:全能型後腰,殺穿英超? 開局托孤,我帶雙諸葛躺平複漢 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 獨斷諸天 全民覺醒,隻有我覺醒了嘴炮 美女村官醉酒試探,我將計就計 聊齋劍神:開局手撕畫皮鬼 洪荒:冥寂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