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嚇得渾身發抖,手腕被李傕抓得生疼,卻隻能低聲道:“二位將軍……有話好好說,彆傷了和氣……”
“好好說?”郭汜冷笑一聲,“他李傕都要騎到我頭上了,還怎麼好好說!”
兩人說著,竟在大殿上吵了起來,甚至拔劍相向,士兵們也跟著拔刀,皇宮裡頓時亂作一團。漢獻帝縮在龍椅上,看著眼前的混亂,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他是大漢的天子,卻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更彆說保護百姓了。
殿外的大臣們,看著殿內的鬨劇,個個敢怒不敢言。司徒趙溫想上前勸阻,卻被李傕的士兵推了出去,還被罵道:“這是陛下和將軍們的事,輪得到你多管閒事?”
李傕、郭汜鬨了半天,最終達成“協議”:將長安分成兩半,李傕占東,郭汜占西,各自為政,互不乾涉。他們根本沒把漢獻帝放在眼裡,更沒把“大漢朝廷”當回事。
消息傳到關東,諸侯們雖表麵上罵李傕、郭汜“亂臣賊子”,卻沒人真正願意出兵勤王——曹操忙著回援兗州,袁紹忙著和公孫瓚打仗,袁術忙著稱帝的美夢,劉備忙著守護徐州。大漢的中央政權,徹底淪為了擺設。
四、江東潛:孫策附術攻廬江班底初成待時機
與關中的混亂、幽州的僵持不同,江東的廬江郡,正醞釀著一股新的力量。
孫策穿著一身黑色鎧甲,站在廬江城外的山坡上,看著下方的戰場。他身後,程普、黃蓋、韓當等老將,正率領士兵攻城——這是他第三次隨袁術攻打廬江,前兩次都因袁術克扣糧草而失敗,這次,他特意讓程普提前準備了足夠的糧草,勢必要拿下廬江。
“公覆,你帶一隊士兵,從東門偷襲,注意避開敵軍的弓箭手。”孫策指著廬江的東門,對黃蓋下令。
“末將領命!”黃蓋拱手應道,率領一隊士兵,悄悄繞到東門。
“德謀,你率軍從正麵進攻,吸引敵軍的注意力。”孫策又對程普道。
“末將明白!”程普手持鐵脊蛇矛,率領士兵,朝著廬江的正門衝去。
孫策則率領一隊精銳,埋伏在南門——他知道,廬江太守陸康定會從南門突圍,這是他拿下廬江的關鍵。
果然,沒過多久,南門就傳來一陣喊殺聲。陸康率領一隊士兵,從南門衝了出來,想要突圍。
“陸康!哪裡逃!”孫策大喝一聲,手持長槍,從埋伏處衝了出來。
陸康沒想到孫策會在這裡埋伏,嚇得魂飛魄散,連忙下令抵抗。可他的士兵早已軍心渙散,根本擋不住孫策的精銳。
孫策的槍法剛猛淩厲,一槍就挑飛了陸康的長槍,再一槍,刺穿了陸康的鎧甲。
“噗嗤!”
陸康倒在地上,鮮血噴湧而出。他的士兵見太守被殺,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孫策站在廬江的城樓上,看著下方的士兵,心中滿是感慨。他想起父親孫堅,想起父親在峴山被射殺的場景,想起自己依附袁術的無奈——若不是父親早逝,若不是袁術把持著父親的舊部,他何至於寄人籬下,連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都沒有。
“伯符,”程普走到他身邊,看著他的背影,輕聲道,“廬江已破,我們該向袁公複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策點了點頭,卻沒有絲毫喜悅——他知道,袁術不會把廬江給他,最多隻會賞他一些金銀財寶,就像前兩次一樣。
果然,回到袁術的軍營後,袁術隻賞了孫策一千兩黃金,卻將廬江封給了自己的侄子袁胤。
“伯符,你這次立了大功,這些黃金你拿著,日後還有重用你的地方。”袁術笑著說,眼神裡卻藏著幾分忌憚——他早就看出孫策有雄才大略,怕他日後會脫離自己的掌控。
孫策接過黃金,心中滿是失望,卻沒有表現出來。他對著袁術拱手:“多謝明公賞賜,末將定當為明公效力。”
回到自己的營帳,程普、黃蓋、韓當等人都來安慰他。
“伯符,袁公太過偏心,這廬江本就是你拿下的,卻封給了袁胤!”黃蓋怒氣衝衝地說。
“公覆,稍安勿躁。”孫策歎了口氣,“我們現在還需要依靠袁公的勢力,不能與他翻臉。但放心,總有一天,我們會有屬於自己的地盤,會恢複父親的基業。”
他看著帳內的程普、黃蓋、韓當——這些都是父親的舊部,是他最信任的人,也是他未來江東基業的核心班底。他握緊了手中的長槍,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從今日起,我們要加緊訓練士兵,招攬人才。時機一到,我們就離開袁術,去江東開創屬於我們的天地!”
程普、黃蓋、韓當等人紛紛拱手:“我等願追隨伯符,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旁白):曹操的撤軍,是為了守護兗州的根基,卻也讓劉備在徐州站穩了腳跟;趙雲的歸鄉,是為了履行對公孫瓚的承諾,卻也讓他與公孫曉月的情愫漸濃;李傕、郭汜的專權,是關中混亂的縮影,也讓漢室的衰微徹底暴露;孫策的隱忍,是為了凝聚班底,也為日後江東的崛起埋下了種子。
亂世裡,沒有永遠的贏家,隻有不斷的蟄伏與等待。曹操要麵對呂布的偷襲,劉備要守護徐州的百姓,趙雲要在公孫瓚麾下尋找方向,孫策要在袁術的壓製下積蓄力量——他們的每一步選擇,都在推動著曆史的走向,也在為下一場更大的風暴,積蓄著力量。而那柄青釭劍、那杆龍膽亮銀槍、那支梅花簪、那隊江東的舊部,都將成為這場風暴裡,最鮮明的印記。
喜歡夢動三國請大家收藏:()夢動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