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歲末,徐州的雪裹著未乾的血,落在郯城的斷牆上;兗州的風帶著呂布的兵戈聲,催著曹操撤軍的馬蹄;常山隱落山的孤墳前,趙雄的身影映著寒月;江東廬江的庭院裡,周瑜與呂莫言的棋聲伴著亂世的低語。一場撤軍、一次投奔、一夕病逝、兩處牽掛,在這個冬天,織就了徐州易主、英雄漂泊的序曲。
一、郯城戰:於禁先鋒抗張飛孟德撤軍憂兗州
曹操決定撤軍的前一日,為了挽回幾分顏麵,也為了試探徐州守軍的虛實,他下令讓軍司馬於禁率五千兵馬,最後一次攻打郯城東門。
於禁身著黑色鎧甲,手持長刀,騎著一匹黑馬,立於陣前。他是曹操麾下最早的將領之一,素來以“治軍嚴、善攻堅”聞名,此次作為先鋒,更是憋著一股勁——若能攻破東門,哪怕隻是撕開一道口子,也能讓曹操在撤軍時少些狼狽。
“傳我將令!全力攻城!”於禁一聲令下,曹軍士兵推著雲梯,扛著攻城錘,朝著郯城東門衝去。箭雨如蝗,落在城牆上,濺起一片片雪塵與石屑。
城樓上,張飛握著丈八蛇矛,見曹軍來攻,怒喝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爾等鼠輩,也敢來送死!”他親自率軍守城,蛇矛一揮,將雲梯上的曹軍士兵挑飛,屍體重重摔在城下的雪地裡,染紅了一片白雪。
“張將軍,讓某來會會他!”於禁見狀,拍馬出陣,長刀直指張飛,“我乃曹公麾下於禁,特來取你首級!”
張飛冷笑一聲,提著蛇矛,從城上順著繩索滑下,翻身上馬:“來得好!看某今日不挑了你這無名小輩!”
兩人策馬對衝,長刀與蛇矛碰撞,發出“鐺”的一聲巨響,震得周圍士兵耳膜發麻。於禁的刀法沉穩,招招直指要害,卻不貪功冒進;張飛的蛇矛剛猛霸道,每一擊都帶著千鈞之力,想一舉擊潰對手。
“好個於禁!竟能接某三矛!”張飛見三招都未拿下於禁,心中暗驚——他本以為這曹軍將領不堪一擊,卻沒想到對方如此難纏。
於禁也暗自佩服:張飛的力氣遠超常人,自己的手臂已隱隱作痛,若再鬥下去,恐怕難以支撐。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一旦撤退,曹軍的士氣會更頹,他必須頂住。
兩人戰至二十回合,於禁漸漸落入下風,卻依舊咬牙堅持,刀法絲毫不亂。城樓上的劉備見張飛久戰不下,擔心有失,下令鳴金收兵:“翼德,曹軍銳氣已挫,不必再戰!”
張飛聞言,虛晃一矛,勒馬後退:“於禁!今日算你走運,改日再與你一決高下!”
於禁也不追趕,勒住馬韁,看著張飛退回城內,心中鬆了一口氣——他雖未取勝,卻也頂住了張飛的猛攻,保住了曹軍的顏麵。
次日清晨,曹軍拔營撤軍,於禁率部斷後。他看著郯城的城門緩緩關閉,心中暗下決心:下次再隨曹公來戰,定要攻破此城,立下大功。
曹操的大軍一路向西,朝著兗州疾馳而去。他坐在馬背上,想起於禁的表現,嘴角露出一絲欣慰——這個將領,日後必成大器。但很快,他又皺起眉頭:呂布在兗州的動作越來越大,若不能儘快趕回,兗州恐將不保。
二、呂布投:李郭破陣走溫侯玄德迎客怒翼德
就在曹操撤軍回兗州的同時,呂布在濮陽的兵馬,遭到了李傕、郭汜派來的涼州兵襲擊。
李傕、郭汜殺了王允後,一直想除掉呂布這個“殺董卓的逆賊”,聽聞呂布在濮陽集結兵馬,便派部將張濟率領三萬涼州兵,突襲濮陽。涼州兵常年在邊疆作戰,勇猛善戰,再加上呂布的兵馬多是臨時收攏的,訓練不足,很快就被擊潰。
“撤!快撤!”呂布手持方天畫戟,在亂軍中廝殺,銀甲已被鮮血染紅,赤兔馬的馬蹄也沾滿了血汙。他看著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心中滿是絕望——從長安逃出來,投袁紹被猜忌,想占兗州又遭涼州兵襲擊,他就像一隻喪家之犬,在亂世裡無處可去。
“主公,如今隻有徐州的劉備能容我們了!”陳宮跟在呂布身邊,大聲喊道,“劉備仁義,又剛解徐州之圍,或許會接納我們!”
呂布點點頭,勒轉馬頭,朝著徐州的方向疾馳而去。赤兔馬速度極快,很快就甩開了涼州兵的追兵,隻剩下呂布、陳宮和幾百名殘兵,朝著徐州漂泊而去。
半個月後,呂布的隊伍抵達徐州下邳城外。他讓人去通報劉備,說自己前來投奔。
劉備聽聞呂布來投,連忙帶著關羽、張飛出城迎接。他知道呂布武藝高強,若能接納他,既能增強徐州的兵力,又能讓天下人看到自己的“寬厚”。
“溫侯遠道而來,辛苦矣!”劉備走上前,拱手道。
呂布翻身下馬,看著劉備,眼中滿是感激,卻口無遮攔:“賢弟不必多禮!某今日來投,全仗賢弟收留!”
他本想拉近關係,卻沒想到這話一出,張飛立刻怒了,提著丈八蛇矛,上前一步:“你這三姓家奴!先後投靠丁原、董卓,又叛袁紹,如今還有臉來投我家兄長!看某今日不戳爛你的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翼德!不得無禮!”劉備連忙拉住張飛,對呂布賠笑道,“溫侯莫怪,我三弟性子急躁,口無遮攔。”
呂布的臉瞬間漲紅,又羞又怒,卻也知道自己寄人籬下,不能發作,隻能強壓下怒火:“張將軍性子直,某不怪他。”
陶謙此時也在城樓上,看到這一幕,心中已有了主意。他知道呂布武藝高強,卻反複無常,不能讓他留在下邳,也不能得罪他。待劉備將呂布迎進城後,陶謙便提議:“溫侯乃天下猛將,若留在下邳,恐委屈了溫侯。小沛今江蘇沛縣)乃徐州要地,不如讓溫侯率軍駐守小沛,既可為徐州屏障,又能讓溫侯施展才能。”
呂布聞言,心中大喜——小沛雖小,卻也是一塊立足之地,連忙拱手道謝:“多謝陶公、賢弟!某定守好小沛,為徐州效力!”
劉備也點頭讚同,就這樣,呂布率領殘兵,前往小沛駐守,形成了“陶謙主徐州、劉備守下邳、呂布駐小沛”的臨時製衡格局。
三、徐州憂:殘垣映雪陶謙疾憶昔悔腸盼安瀾
呂布去小沛後,陶謙登上郯城的城樓,看著徐州的景象,心中滿是悲涼。
城樓下,斷牆殘垣隨處可見,百姓們在廢墟裡尋找著親人的屍體,孩子的哭聲、老人的哀嚎,與寒風交織在一起,讓人聽著心碎。泗水河畔,厚厚的冰層下,還藏著未乾的血——那是曹操屠城時,數十萬百姓的鮮血,曾讓泗水為之不流。
“唉……”陶謙歎了口氣,咳嗽起來,臉色蒼白得像紙。自曹操撤軍後,他就常常咳嗽,夜裡也睡不好,總是夢見曹嵩的笑臉,和泗水河畔的屍體。
他想起半年前,曹嵩路過徐州時,他盛情款待的場景——他特意準備了金銀珠寶,親自到城外迎接,想借此討好曹操,讓徐州避開戰火。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派去護送的張闓,會因貪財殺害曹嵩,更沒想到曹操會因此遷怒徐州,屠了彭城,圍了郯城。
“我本想討好曹操,保徐州平安,卻沒想到……卻沒想到害了這麼多百姓……”陶謙捂著胸口,又劇烈地咳嗽起來,嘴角竟咳出了一絲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