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出列道:“吳侯節哀!魯肅先生雖逝,但東吳尚有將士,末將願接替大都督之位,為吳侯奪取荊州,擴張疆土!”
孫權點頭:“子明呂蒙字),朕知你久有奪荊之誌,今日便封你為大都督,總領東吳水師!”
呂蒙上任後,第一時間召開軍事會議:“魯肅先生主張‘聯劉抗曹’,卻不知劉備乃梟雄,借荊州不還,實乃心腹大患。今曹操在北方平叛,劉備在漢中作戰,正是奪取荊州的良機!”
呂莫言當即反對:“大都督,荊州乃吳蜀聯盟的基石,若奪取荊州,必引發吳蜀大戰,曹操定會趁機南下,江東危矣!”
呂蒙冷笑:“呂將軍太過迂腐!荊州物產豐富,地勢險要,若能拿下,江東便有了北伐的根基。至於劉備,他在漢中自顧不暇,怎會來攻?”
孫權亦道:“子明所言極是。莫言,你若不願參與,可回廬江駐守,不必多言。”
呂莫言無奈,隻得退回廬江。當晚,他在庭院中練槍,“落英廿二式”的槍影中滿是憂慮。小喬走過來,為他披上披風:“你又在為荊州之事煩心?”
呂莫言點頭:“呂蒙剛愎自用,孫權急於求成,吳蜀聯盟恐難維係——一旦開戰,不知多少人要死於非命。”
大喬道:“亂世之中,身不由己。你隻需守住本心,護好我們,便足夠了。”
呂莫言握住兩人的手,望著庭院裡的梅花,心中暗歎——這亂世的溫柔,或許很快就要被戰火撕碎。
五、耿紀起事:元宵兵變燃許都王必平叛誅亂黨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十五,許都的元宵佳節本是張燈結彩,熱鬨非凡,耿紀、吉本卻按計劃發動了政變。
當晚,吉本率家仆、門客數百人,手持火把,突襲丞相長史王必的營寨:“誅殺王必,匡扶漢室!”營寨頓時燃起大火,王必從睡夢中驚醒,被亂箭射中肩膀,倉皇逃出營寨。
耿紀則率軍衝向皇宮,試圖劫持獻帝:“陛下,曹操篡漢,臣等願護陛下前往鄴城,誅殺曹操!”
獻帝嚇得躲在後宮,宦官們緊閉宮門,死守不出。耿紀率軍猛攻宮門,卻因缺乏攻城器械,始終無法攻破。
王必逃至潁川典家中郎將嚴匡的營中,喘息道:“嚴將軍,耿紀、吉本謀反,快率軍平叛!”
嚴匡當即率軍馳援許都。此時,耿紀、吉本的部眾已因久攻不下而軍心渙散,見嚴匡率軍到來,紛紛潰逃。
“匹夫,竟敢謀反!”嚴匡率軍追殺,吉本戰死,耿紀被生擒。
次日,王必、嚴匡將耿紀押至鄴城。曹操下令:“耿紀、吉本謀反,株連三族!凡參與叛亂者,一律處死!”
許都城內血流成河,漢室舊臣被誅殺殆儘。曹操趁機將許都的軍政大權全部交給曹丕,自己則坐鎮鄴城,遙控朝政。曹丕在司馬懿的輔佐下,大肆清洗異己,安插親信,權勢愈發穩固。
六、南北暗流:孟德整軍圖漢中玄德備戰定軍山仲謀暗布奪荊計
耿紀叛亂平定後,曹操召集群臣議事:“劉備在漢中蠢蠢欲動,孫權在江東虎視眈眈,當務之急是平定漢中,再圖江東。”
司馬懿道:“魏王,可命夏侯淵堅守定軍山,牽製劉備;再命曹仁率軍駐守襄樊,防備關羽北伐;魏王親率主力,待春暖後馳援漢中。”
曹操采納其計,開始整軍備戰。
消息傳到益州,劉備得知曹操將馳援漢中,急召諸葛亮商議。諸葛亮道:“主公,夏侯淵剛愎自用,張合有勇無謀,可命黃忠、趙雲率軍強攻定軍山,趁曹操未到,奪取漢中。”
劉備點頭,命黃忠為先鋒,趙雲為副將,率軍進攻定軍山。
而東吳的呂蒙,已暗中開始準備偷襲荊州。他對孫權道:“吳侯,可命陸遜率軍進駐陸口,偽裝臣服關羽,麻痹其警惕;再命甘寧率軍潛伏在荊州邊境,待關羽北伐襄樊,便突襲江陵。”
孫權道:“好!就依子明之計,待關羽北伐,便一舉奪取荊州!”
廬江的呂莫言得知呂蒙的計劃後,心急如焚,多次上書孫權,勸其放棄偷襲荊州,卻都石沉大海。小喬見他整日憂心忡忡,安慰道:“莫言,你已儘到本分,若真要開戰,我們便歸隱山林,不問世事。”
呂莫言苦笑:“亂世之中,哪裡有真正的歸隱之地?若荊州開戰,廬江也難獨善其身。”
此時,蔣欲川在淮南接到曹操的命令,率軍加強防禦,防備孫權北進。他望著江東的方向,想起給曹植的書信,又想起與呂莫言的刀槍對決,心中五味雜陳——他不知道,下一次與呂莫言相見,會是在淮南的戰場,還是荊州的烽火中。
旁白):鄴城的魏王宮權柄交接,建業的大都督府陰謀醞釀,成都的蜀王府劍指漢中。曹丕的世子之位愈發穩固,司馬懿的智謀悄然改變著曹魏的走向;呂蒙的奪荊之計已箭在弦上,呂莫言的擔憂成了徒勞;曹植的詩稿沾滿淚痕,蔣欲川的書信傳遞著亂世的溫情。當曹操的大軍再次踏上漢中的土地,當黃忠的大刀指向定軍山的夏侯淵,當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準備北伐襄樊,三國的命運,將在接下來的決戰中,被徹底改寫。
接下來,定軍山之戰黃忠能否斬殺夏侯淵?曹操馳援漢中後會如何反擊?關羽北伐襄樊能否威震華夏?呂蒙的偷襲計劃能否成功?這些疑問,都將在“定軍山決戰”“關羽北伐”“呂蒙襲荊”的故事裡一一揭曉——亂世的棋局,從來沒有旁觀者,每一步落子,都注定血雨腥風。
喜歡夢動三國請大家收藏:()夢動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