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兵出陳留,直指汜水_夢動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夢動三國 > 第36章 兵出陳留,直指汜水

第36章 兵出陳留,直指汜水(1 / 2)

出兵那日,陳留城的天剛蒙蒙亮,東方剛泛起魚肚白,街道兩旁就已擠滿了百姓。老的拄著棗木拐杖,袖口磨得發亮;小的被母親抱在懷裡,臉蛋凍得通紅,手裡卻攥著剛摘的野梅花;還有些半大的孩童,舉著用紅紙剪的“討董必勝”小旗,跟著大人的節奏喊著口號,聲音稚嫩卻響亮。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擺著木桌,上麵放著胡餅、熱水壺、粗布襪,甚至還有人提著連夜縫製的布鞋,針腳雖不細密,卻塞了厚厚的棉絮——這些都是給即將出征的士兵們準備的心意。

“呂司馬!這邊來!”人群中,王二的母親踮著腳揮手,花白的頭發上還沾著未化的雪粒。她擠過人群,手裡捧著個粗布包,裡麵裝著十多塊熱氣騰騰的胡餅,油星子透過布麵印出深色的印記。“這是我連夜烙的,加了芝麻,你帶著路上吃,抗餓!”王二是呂子戎麾下的鄉勇,前幾日練“梅枝擋”時不慎扭傷了腳踝,沒能隨軍出征,老太太便想著替兒子為軍隊儘點力。

呂子戎翻身下馬,踏雪的馬蹄在青石板上踏出淺坑。他接過布包,胡餅的熱氣透過粗布滲出來,暖得他手心發燙,連帶著指尖的凍瘡都舒服了幾分:“王大娘,謝謝您。我已經讓醫官給王二換了新藥,等討平董卓,我一定帶他回來見您,讓他給您磕個頭。”

“好!好!”老太太抹著眼淚,又從懷裡掏出一雙布鞋,鞋麵上還繡著朵歪歪扭扭的白梅,“這鞋是我按您上次說的腳碼做的,鞋底納了五層布,行軍路遠,彆磨壞了腳。”

這時,曹操的戰馬從後麵過來,鐵蹄踏過積雪,發出“咯吱”的聲響。他看見這一幕,勒住馬笑道:“子戎,百姓的心意你就收下,這可不是給你一個人的,是給我們整個曹軍的。”說罷翻身下馬,走到不遠處一個牽著孩童的老婦人麵前——正是前幾日給呂子戎送布鞋的那位,她的兒子去年被西涼兵殺了,如今隻剩祖孫二人相依為命。老婦人見曹操過來,就要下跪,曹操趕緊扶住她,聲音溫和:“老夫人快請起,我曹操討董卓,本就是為了讓您和孩子能安穩過日子,怎敢受您的大禮?”

老婦人攥著孩童的手,指節因用力而發白:“曹公,我孫兒今年五歲,他爹就是被董卓的兵殺的……我就盼著您能殺了那賊子,讓孩子能好好長大,不用再躲躲藏藏。”

曹操舉起腰間的青釭劍,鮫魚皮劍鞘上的銀線“仁德”二字在晨光下格外清晰,劍穗隨著動作輕輕晃動:“老夫人放心,我持此劍出征,定不負百姓所托!若不能斬董卓、安天下,我曹操誓不回陳留,甘受天打雷劈!”

“曹公萬歲!討董必勝!”百姓們的歡呼聲震耳欲聾,震得街道兩旁的屋簷都落下細碎的霜粒。呂子戎站在一旁,眼眶有些發熱——他仿佛看見趙雄在寒梅穀背著流民過河的背影,看見李雪梅為護孩童擋刀時的決絕,看見皇甫嵩在陳倉城樓上給流民分糧的模樣,這些人夢寐以求的“護民”場景,如今終於在曹操的帶領下,有了落地的希望。

辰時三刻,曹操拔出青釭劍,劍尖指向東方:“全軍出發!直指汜水關!”

七千餘名士兵排成四列縱隊,浩浩蕩蕩出了陳留城。呂子戎騎著踏雪,走在先鋒部隊的最前列,身邊是徐晃和樂進——曹操任命他們三人統領先鋒,負責探查前路、保護糧草。踏雪似乎也懂了此行的意義,步伐沉穩,時不時抬頭嘶鳴一聲,與隊伍中的戰馬呼應。

行軍的日子遠比想象中艱難。時值深冬,官道上積著半尺厚的雪,馬蹄踩上去“咯吱”作響,積雪濺起,打在士兵的褲腿上,很快就結成了冰。不少士兵的草鞋都磨破了,腳趾凍得發紫,卻沒人抱怨一聲——呂子戎早已讓人把自己的棉襪分給了腳傷的士兵,自己則裹著麻布,踩著踏雪的馬鐙取暖。

可曹軍的軍紀卻絲毫未亂。路過張家莊時,一個士兵見農戶的屋頂被積雪壓塌了一角,當即喊了幾個同伴,冒著寒風幫農戶修繕;見著蜷縮在破廟裡的流民,樂進便讓人分出發放的粗糧餅,還教他們用雪水燒開了喝,防止生病;呂子戎則在休息時,教流民辨認灰灰菜、薺菜等能吃的野菜,畫了圖給他們,說“若遇著糧荒,這些能救命”。

這日黃昏,隊伍在一處破敗的驛站宿營。驛站的屋頂塌了一半,露出發黑的椽子,卻比露天暖和些。呂子戎剛安排好崗哨,檢查完糧草,徐晃就找了過來,手裡拿著兩塊胡餅,還有一小罐鹹菜。“子戎兄,這是我剛才從村裡買的,你也吃點,墊墊肚子。”他頓了頓,看著不遠處幾個士兵正幫流民修補破衣,語氣帶著幾分感慨,“我從軍這麼多年,換過三個主公,還是第一次見軍紀這麼好的軍隊。以前在楊奉麾下,士兵們路過村落,不搶糧、不搶女人就算好的了,哪像我們現在,還幫百姓修房子、分糧食。”

呂子戎接過胡餅,咬了一口,粗糧的麥香混著淡淡的芝麻味,格外踏實。他摸出懷裡的梅花玉佩,玉上的白梅被體溫焐得溫潤:“公明兄,曹公常說‘軍無民心,如無根之木’。我們討董卓,若是連百姓都護不好,那和董卓的西涼兵又有什麼區彆?我大哥趙雄教我劍法時,第一句話就是‘劍是護民的盾,不是殺人的刀’。他當年在江夏,為了護十幾個流民,單劍擋了二十個匪兵,最後把匪兵趕跑了,自己卻沒傷他們性命——這話我記了三年,也一直照著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晃看著玉佩上的白梅,又看了看遠處幫百姓挑水的士兵,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難怪子戎兄的劍法帶著股仁勁,原來是有這般淵源。我以前總覺得,打仗就是要殺敵人,贏了就行,現在才明白,護好百姓,才是打仗的根本。不然就算殺了董卓,百姓還是受苦,那這場仗就白打了。”

兩人正說著,典韋提著一壺酒,扛著一隻烤野兔走了過來,臉上還沾著炭灰。“你們倆躲在這吃獨食呢?快,嘗嘗我烤的野兔,還有我從陳留帶來的青梅酒!”他把野兔放在地上,擰開酒壺塞子,一股濃鬱的梅香散開來,呂子戎聞著,竟和李雪梅釀的酒有幾分相似,心裡一陣發酸。

“典兄,軍中不是不許飲酒嗎?”呂子戎笑著問道,卻還是接過了典韋遞來的陶碗。

“就喝一點,暖身子!”典韋滿不在乎地倒了三碗酒,“明日就要到酸棗了,聽說袁紹的部隊就在那屯著。那家夥仗著自己是‘四世三公’,擺著架子不進兵,我得喝點酒壯壯膽,省得見了他那副裝模作樣的樣子,忍不住動手揍他!”

提起袁紹,徐晃的臉色沉了下來,把碗裡的酒一飲而儘:“剛才斥候回報,袁紹的部隊在酸棗劫掠流民,還搶了當地富戶的糧食,說是‘軍需不足’。可他營裡卻天天設宴,絲竹聲十裡外都能聽見。這樣的人,怎麼配當諸侯的盟主?”

呂子戎皺了皺眉,指尖摩挲著陶碗的邊緣——他早就聽說袁紹心懷異心,卻沒想到他竟縱容士兵劫掠百姓,連基本的底線都沒有。“不管袁紹怎麼做,我們守好自己的軍紀就好。”他喝了口酒,語氣堅定,“隻要我們一心護民,百姓自然會站在我們這邊。就算諸侯們都觀望,我們還有孫堅將軍、公孫瓚太守,總有誌同道合的人。”

第二日清晨,隊伍剛出驛站,就看見前方的官道上揚起一片白色的煙塵——不是黃土,是白馬奔跑時濺起的雪粒。“是騎兵!”徐晃立刻拔出腰間的長槍,警惕地盯著前方。

呂子戎卻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眯著眼觀察:“看馬匹的顏色,像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果然,片刻後,一隊騎兵就出現在視野裡——約有五百餘人,馬匹全是白色的,毛色發亮,騎兵們穿著銀色的鎧甲,手持長槍,跑動時整齊劃一,遠遠望去像一片白色的浪潮。為首的正是公孫瓚,他穿著青色錦袍,腰間掛著一柄長劍,看見曹操的隊伍,立刻勒住馬。

曹操翻身下馬,快步迎了上去:“公孫太守遠道而來,辛苦了!我還以為要到汜水關才能見著你。”

公孫瓚也翻身下馬,握住曹操的手笑道:“孟德兄率先發布檄文討董,我豈能落後?隻是路上在涿郡耽擱了幾日,遇著個誌同道合的朋友,便邀他一同前來。”他側身讓開,身後走出三人:為首的漢子身長七尺,雙手過膝,麵色微黃,卻透著一股儒雅之氣,正是劉備;左邊的漢子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五縷長髯垂胸,手提一柄青龍偃月刀——刀長九尺五寸,刀身如霜雪般明亮,刀柄纏著黑色鮫魚皮,刀首鑲嵌著一顆紅寶石,一看便知是柄斬將奪旗的利器;右邊的漢子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如洪鐘,手持丈八蛇矛,矛杆是镔鐵所製,矛尖閃著冷光,一看就不好惹。

“這位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公孫瓚介紹道,“玄德公雖隻是平原縣令,卻心懷天下,去年平原遭蝗災,他散儘家財賑民,百姓都稱他‘劉使君’;身邊這兩位是他的結義兄弟,關羽關雲長、張飛張翼德,皆是萬夫不當之勇,去年在涿郡殺退過數萬黃巾賊。”

劉備上前一步,拱手道:“久聞孟德公刺董之義、子戎先生護民之德,今日得見,幸甚!備雖兵微將寡,隻有千餘鄉勇,卻願為討董儘綿薄之力,哪怕隻是為士兵燒火做飯、運送糧草,也心甘情願。”

曹操連忙回禮:“玄德公有仁心、得民心,何愁不能成事?有你和關、張二位將軍相助,討董定能事半功倍!”

呂子戎也上前見禮,目光不自覺地落在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上——刀身上隱隱映出自己的身影,寒氣逼人。關羽似乎察覺到他的目光,也看向他腰間的青鋒劍,見劍鞘纏著磨舊的桑綢,劍穗是普通的棉線所製,沒有任何裝飾,與尋常武將的華麗兵器截然不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呂司馬的劍,看似質樸,卻透著一股仁氣。”關羽開口道,聲音渾厚如鐘,震得人耳膜發麻,“某觀此劍纏綢護鞘,想來司馬平日用劍,定是能製敵而不嗜殺,此乃真劍客所為。某的青龍偃月刀,雖以鋒利著稱,卻也隻斬逆賊、不殺無辜,去年在解良,曾憑此刀殺了劫掠百姓的惡霸,卻未傷過一個平民。”

呂子戎心中一動,拱手道:“關將軍所言極是!我大哥趙雄曾教我‘劍是護民的盾,不是殺人的刀’,這青鋒劍跟著我,從未傷過一個百姓,隻斬過劫掠流民的匪兵。去年在陳倉,我曾用它挑飛匪兵的刀,卻沒傷他性命,勸他改邪歸正——若有機會,真想向將軍請教‘以刀護民’的心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說!”關羽微微頷首,丹鳳眼眯起,眼中的審視化為認可,“待討平董卓,某願與司馬切磋劍法,交流護民之道。”


最新小说: 開局核聚變詞條,聖女要吸乾我? 狩獵者問天 煉丹成聖:開局抽到絕世仙鼎 藏鏡 這個贅婿太猛了! 頂級魅魔連呼吸都是勾引 重生1988,我在蘇聯當倒爺 七零惡毒女配搬空仇家 時光裡的細水流長 年代穿書之吃瓜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