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護民不護民的,等殺了董卓,我先與你切磋切磋!”張飛性子急,忍不住上前一步,舉起丈八蛇矛,矛尖直指呂子戎,“看看是你的劍快,還是我的蛇矛厲害!”
典韋一聽“切磋”,頓時來了精神,拍著胸脯道:“翼德兄要切磋,先過我這關!我雙鐵戟八十斤重,還怕你的蛇矛不成?”說著就抄起放在一旁的雙鐵戟,戟尖寒光四射。
“來就來!誰怕誰!”張飛也不含糊,就要上前。
“好了好了,都是自己人,彆傷了和氣。”劉備笑著攔住張飛,“討董要緊,切磋的事,等殺了董卓再說不遲。”
曹操也笑道:“玄德公說得對!我們先彙合孫堅將軍,共破汜水關,到時候再讓他們切磋不遲。”
眾人都笑了起來,原本略顯生疏的氣氛瞬間融洽了不少。呂子戎站在一旁,看著劉備的仁厚、關羽的沉穩、張飛的直率,心裡暗暗慶幸——討董路上,終究不是孤軍奮戰。他摸了摸懷裡的梅花玉佩,仿佛能感受到李雪梅的鼓勵,握緊了腰間的青鋒劍,腳步愈發堅定。
兩軍彙合後,兵力增至近萬,繼續往汜水關進發。沿途越來越多關於諸侯的消息傳來,讓軍議上的氣氛愈發沉重:
斥候回報,袁紹的部隊仍在酸棗屯兵,每日設宴招待各地的文士,卻遲遲不往汜水關移動,還派人向韓馥索要十萬石糧草,韓馥隻肯給三萬石,兩人竟鬨得劍拔弩張,差點動起手來;
袁術在南陽不僅截留了孫堅的糧草,還派部將紀靈搶占了南陽的糧倉,說是“暫借應急”,實則想把南陽據為己有,氣得孫堅派人交涉,卻被袁術趕了回來;
孔伷的部隊在潁川停了下來,士兵們整日遊手好閒,甚至有人劫掠當地百姓的雞犬,孔伷卻不管不問,隻顧著和當地的富戶飲酒作樂,還說“董卓勢大,不急著進兵”。
“這些諸侯,真是讓人心寒!”軍議上,徐晃怒拍桌子,案上的陶碗都震倒了,“我們冒著嚴寒行軍,風餐露宿,他們卻在後方爭權奪利、劫掠百姓,這樣的聯軍,怎麼能討平董卓?不如我們獨自進兵,何必與這些鼠輩為伍!”
樂進也附和道:“公明兄說得對!袁術截留孫堅將軍的糧草,是想斷我們後路;袁紹屯兵酸棗作樂,是想坐收漁利;孔伷畏敵不進,是貪生怕死!他們根本忘了‘討董護民’的誓言!”
呂子戎沉默著,手指緊緊攥著腰間的梅花玉佩——玉上的白梅硌著掌心,讓他想起三日前路過袁紹軍營外的場景:一個老婦人抱著餓得哭不出聲的孩童,跪在雪地裡求士兵給點粗糧,卻被一腳踹開,士兵還搶走了她懷裡最後一塊發黴的餅。那孩童凍得發紫的小臉,和趙家坳被黑山軍殺害的孩子重疊在一起,刺得他心口發疼。
他摩挲著玉佩,又摸了摸青鋒劍的劍鞘——這劍跟著他斬過劫掠流民的匪兵,卻從未傷過一個平民;他編的“護民十三式”,教鄉勇們“擋而不殺”,為的就是少造殺孽、多護百姓。可眼下,聯軍諸侯各懷鬼胎,袁紹的兵搶糧,袁術的兵占地,孔伷的兵擾民,這不就是另一種“董卓”嗎?
“若聯軍皆為私利而戰,我練‘護民十三式’、守軍紀,到底意義何在?”他心裡閃過一絲迷茫,甚至想問曹操:我們護的是百姓,還是這些諸侯爭權的工具?
可轉念間,他又想起陳留城外老婦人牽著孩童磕頭的模樣,想起王大娘遞來的熱胡餅,想起孫堅派來的使者說“孫將軍嚴令‘擾民者斬’,已在汜水關前與董卓軍對峙三日”,想起劉備帶著關、張趕來時說“願為護民儘綿薄之力”——不是所有人都忘了初心,總有誌同道合者。
他深吸一口氣,走到案前,指著地圖上的汜水關:“公明、文謙,稍安勿躁。袁紹、袁術雖心懷鬼胎,但孫堅、公孫瓚、玄德公皆是真心討董,還有我們麾下八千義士,他們都是為‘護民’而來。若我們因諸侯私心而退,才真的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他的指尖點在汜水關的位置,語氣堅定:“拿下此關,就能直逼洛陽,就能讓董卓知道,還有人在為百姓而戰。至於那些觀望的諸侯,若見我們勢成,要麼跟進,要麼就會被百姓唾棄,自取滅亡。”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眼神重新變得堅定:“子戎說得對!我們討董是為護民,不是為與諸侯爭高低。明日天不亮就拔營,儘快與孫將軍彙合!”
行軍第五日午後,呂子戎騎著踏雪走在先鋒部隊最前麵,突然聽見前方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他立刻舉起手,示意隊伍停下,拔出青鋒劍,警惕地望向遠方——隻見一隊騎兵從官道儘頭跑來,旗幟上繡著一個醒目的“孫”字,正是孫堅的江東軍。
“是孫將軍的人!”斥候快馬回報,臉上帶著興奮,“孫將軍已率部抵達汜水關下,派他們來迎接我們,說‘盼曹公已久,就等合力破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呂子戎鬆了口氣,收起青鋒劍,對身後的徐晃道:“公明兄,傳令下去,加快速度,儘快與孫將軍彙合!”
“好!”徐晃立刻撥轉馬頭,高聲傳令。
隊伍加快了行軍速度,又行了一個時辰,遠遠便看見汜水關的城樓——灰褐色的城牆高達三丈,全部用巨石砌成,牆麵上布滿了箭孔,城樓上插著密密麻麻的“董”字大旗,黑色的旗幟在寒風中獵獵作響;守軍手持弓箭、長矛,警惕地盯著關外,盔甲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關下的空地上,紮滿了諸侯的營帳,卻分得零零散散,毫無章法:
孫堅的江東軍帳在最前麵,緊挨著關牆,藍色的“孫”字大旗迎風飄揚,士兵們正在帳外操練,長槍刺向稻草人時的“喝”聲整齊有力;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營帳在左側,白色的帳篷連成一片,騎兵們正在喂馬,馬蹄聲、馬嘶聲混雜在一起;
而袁紹、袁術的營帳則在最外圍,遠離關牆,紅色的“袁”字大旗顯得格外刺眼,營地裡不僅沒有操練的聲響,反而傳來絲竹聲、歡笑聲,甚至能看見幾個士兵抱著酒壇,在帳外醉醺醺地打鬨。
曹操勒住馬,望著汜水關的方向,眉頭緊緊皺了起來:“諸侯們雖到了,卻各自為營,連個統一的指揮都沒有,這樣怎麼能合力破關?”
呂子戎也看向那些營帳,心裡的不安越來越強烈——這些諸侯,有的真心討董,有的卻隻想渾水摸魚,這場仗,恐怕比他想象的還要難打。但他很快壓下了不安,握緊了腰間的青鋒劍,劍鞘上的桑綢貼著掌心,帶來一絲暖意:“曹公,不管他們怎麼做,我們隻要守住‘護民’的初心,和孫將軍、公孫太守、玄德公聯手,殺進汜水關就好。就算隻有我們幾支軍隊,也要為百姓搏一個希望。”
曹操點了點頭,舉起青釭劍,劍尖指向汜水關:“傳令下去,全軍在孫堅軍營旁紮營,明日清晨,與孫將軍彙合,商議破關之策!”
夕陽的餘暉灑在汜水關的城樓上,將“董”字大旗染成了暗紅色,像凝固的血;關下的諸侯營帳裡,有的在操練士兵,有的在飲酒作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呂子戎站在營前,望著遠處的關牆,摸了摸懷裡的梅花玉佩,指尖貼著冰涼的玉麵,輕聲道:“大哥,大嫂,我們到汜水關了。很快,我們就能殺了董卓,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了。”
夜風漸起,吹得營帳上的旗幟獵獵作響,也吹起了呂子戎的衣擺。他抬頭望向天空,星星已經開始閃爍,清冷的月光灑在他的臉上,映出眼底的堅定。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戰,即將在汜水關前拉開序幕,而他,將帶著青鋒劍,帶著“護民”的初心,在這場亂世的洪流裡,繼續前行。
喜歡夢動三國請大家收藏:()夢動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