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關羽賺城·徐州歸心_夢動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夢動三國 > 第85章 關羽賺城·徐州歸心

第85章 關羽賺城·徐州歸心(1 / 1)

199年冬·徐州下邳)

一、車胄苛政·桑絲傳信

徐州下邳的冬風裹著沙塵,刮過荒蕪的桑田——本該覆著薄雪等待春播的土地,此刻卻裸露著凍硬的土塊,田埂邊散落著被踩碎的蕎麥種,種皮上還留著軍靴的鞋印,是車胄的士兵搶糧時留下的。半個月前,車胄帶著曹操的令諭入駐下邳,第一件事便是強征流民修城:老婦被驅著搬磚石,凍裂的手攥不住石塊,掉在地上就要挨槍杆抽;孩童被派去撿柴,若空手回來,連半塊發黴的麥餅都得不到。陳婆婆的小孫子狗蛋,隻因偷偷藏了半塊麥餅想給病中的奶奶,就被士兵一腳踢斷了腿,此刻還躺在破廟裡,疼得直哭。

劉備的隊伍剛抵十裡坡,就見三個流民蜷縮在桑樹根下——最年長的老者懷裡揣著用油紙包著的麥餅,餅邊已發綠,他凍得發紫的手卻緊緊護著,見有人來,忙把身後的孩童往桑樹後藏,聲音發顫:“官爺……我們就剩這點糧了,彆搶……”

呂子戎翻身下馬,解下腰間的粗布囊——囊裡是從常山帶來的炒蕎麥,顆顆飽滿,還帶著焦香。他蹲下身,將蕎麥粒倒在流民掌心,語氣放柔:“老丈,彆怕,我們是劉皇叔的隊伍,當年守下邳護過流民的,這次來是幫大家趕車胄的。”

老者捏著溫熱的蕎麥粒,眼淚突然砸在凍土裡:“劉將軍?您真的來了!車胄是豺狼啊!他拆了我們的流民屋,說要修‘防賊牆’,實則是怕您回來;倉庫裡堆著桑苗和糧種,他卻下令‘流民不配吃糧’,昨天城西的王大叔去討糧,被他們活活打死在倉庫門口!”旁邊的少年攥著拳頭,指節泛白:“我娘被拉去修城,凍病了,躺在破廟裡,連碗熱粥都喝不上……”

劉備聽得指節發白,按在劍柄上的手微微發抖——他想起當年守下邳時,流民們湊錢給他做桑木劍,說“劉將軍護我們,我們也護將軍”,如今卻讓百姓受這般苦。“是我來晚了,讓大家受委屈了!”關羽按刀而立,青龍偃月刀的刀鞘在寒風裡泛著冷光,刀尾的桑絲纏繩被吹得獵獵作響——這纏繩是陳婆婆去年在常山編的,當時她說“給關將軍編的,耐磨,護著刀,也護著人”,此刻他指尖攥著纏繩,心裡的火氣直往上衝:“大哥,待我殺進城去,斬了車胄這狗官,為百姓報仇!”

“二弟稍安。”呂子戎按住他的手腕,目光落在遠處城牆上的“車”字旗——旗角破了個洞,卻依舊囂張地飄著,“車胄雖苛,卻有曹操派來的五百兵駐守,硬攻會傷流民。破廟離城門近,若打起來,流民兵荒馬亂,容易被誤傷。”正說著,一陣馬蹄聲從城方向疾馳而來,為首的人身穿青布衫,腰間係著醒目的桑絲帶,絲帶打了個“三瓣梅”的結——是常山塢堡傳信的暗號,三瓣梅代表“安全且有要事”。

侍從翻身下馬,膝蓋還在打顫,顯然是一路急奔:“陳先生說,車胄已察覺將軍大軍壓境,昨夜就緊閉城門,還把城內的桑苗糧種都鎖進西倉庫,派了三十個親信看守。先生已聯絡好五十家徐州士族,還有三千徐州舊部——都是當年將軍守下邳時的老部下,現在都藏在城南桑林裡,隻等將軍入城,便裡應外合。”他從懷中掏出一封用桑絲層層纏裹的信,桑絲是江東的湖桑絲,呂子戎一眼就認出——是呂莫言托人捎來的,用來防曹兵搜信時輕易損壞。

劉備拆開信,桑皮紙上畫著下邳城的布防圖,用墨線標出門衛換崗的時辰酉時換崗,守軍會聚在城門洞烤火),紅圈圈出倉庫和車胄府邸的位置,旁邊還有陳登的小字批注:“車胄親信多是酒囊飯袋,酉時換崗時最懈怠,可偽作曹公使者入城,必能得手。”呂子戎指著圖上的桑苗倉庫,指尖劃過“流民屋舊址”的標注:“陳先生有心了,還記著流民之前住的地方。咱們入城後,第一步開倉放糧,第二步就得修流民屋,讓大家有地方住——天這麼冷,總不能一直住破廟。”

話音剛落,陳登已從桑林裡走出。他穿著流民的粗布褲,褲腳沾著泥,臉上還抹了些炭灰,若不細看,根本認不出是徐州士族首領。他手裡攥著一塊梨紋木牌,木牌邊緣磨得光滑,是常山塢堡的樣式:“車胄剛到徐州,就強征士族的糧,士族早不服他;流民更是恨他入骨,他能倚仗的隻有曹操那五百兵。將軍隻需入城斬了車胄,徐州自然歸心。”他把木牌遞給呂子戎,“這是常山塢堡的雷虎壯士托流民捎來的,說湖桑苗已備好兩千株,派了十個會種桑的流民護送,十日之內便可送到徐州。雷虎還說,紀綱已教少年們編了桑絲繩,用來捆桑苗,不傷根。”

呂子戎接過木牌,指尖摩挲著熟悉的梨花紋——這紋路和他貼身的梨紋玉佩一模一樣,是李雪梅當年刻的。他心裡一暖,常山的兄弟雖遠,卻始終記著護民的約定:“有桑苗便好。我已畫了張荒田規劃圖,城東種蕎麥,二十日就能收,解眼下之急;城西種桑苗,來年春天繅絲換鹽,流民就有長久生計。”劉備拍板:“就依子戎兄與元龍之計!二弟扮作曹公使者,酉時入城;我與子戎、三弟帶舊部在城南桑林接應,一旦得手,立刻控製城門,不讓曹兵逃出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偽使賺城·刀映寒芒

酉時的鐘聲剛過,下邳城北門的守軍果然開始換崗。負責值守的校尉縮著脖子嗬白氣,手裡的長槍斜靠在城牆上,槍尖沾著霜花;士兵們三三兩兩聚在城門洞烤火,火塘裡燒的是流民屋拆下來的桑木梁,濃煙裹著焦糊味,飄得老遠。沒人留意遠處馳來的數十騎——關羽穿著曹公親軍的黑鐵鎧甲,這是上次芒碭山突圍時繳獲的,甲片上的“曹”字在暮色中泛著冷光;青龍偃月刀被粗布裹得嚴實,隻露出刀柄上的桑絲纏繩,那纏繩已被汗水浸得發深,卻依舊結實。

“我乃曹公使者,有緊急軍情麵見車刺史!”關羽勒馬城下,聲音洪亮如鐘,震得城上的積雪簌簌落下,砸在士兵的頭盔上。守城校尉探頭往下看,見是曹軍鎧甲,又望見隊伍末尾飄著的“曹”字旗——那旗子是呂子戎用桑絲縫的,雖簡易,卻足以以假亂真。校尉頓時慌了,車胄昨日還特意交代,若曹公派使者來,務必好生迎接,若延誤了軍情,要砍他的頭。

“使者稍等!小的這就去通報刺史大人!”校尉轉身就要跑,卻被關羽厲聲喝止:“軍情緊急!丞相有令,‘延誤者斬’!你擔得起這個責任?”他故意加重“丞相”二字,眼神銳利如刀,校尉果然嚇得腿軟,忙揮手讓士兵打開城門:“快!開城門!把吊橋放下來!彆誤了丞相的事!”

沉重的城門“嘎吱”作響,緩緩打開;吊橋放下,鐵鏈碰撞的聲音在暮色中格外刺耳。車胄帶著五六個隨從匆匆趕來,他穿著錦緞長袍,腰間掛著鑲玉的佩劍,臉上堆著諂媚的笑——他以為是曹公派來的親信,想趁機攀附,根本沒帶多少人手,連隨從都沒配兵器。“使者遠道而來,一路辛苦!”車胄笑著翻身下馬,肥厚的手伸出來,就要去握關羽的手,卻見關羽猛地扯掉裹刀的粗布,青龍偃月刀驟然出鞘,寒光如練,瞬間映亮了車胄驚愕的臉。

“匹夫!你苛待流民,拆他們的屋、搶他們的糧,還活活打死討糧的百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關羽的怒吼震得地麵發顫,刀風已至。車胄大驚失色,轉身就想跳上戰馬,卻被關羽的“拖刀式”斷了退路——刀身貼著地麵劃出一道弧線,卷起的塵土正好絆住馬腿,戰馬受驚直立,前蹄揚起,將車胄掀翻在地,摔在凍土裡,啃了一嘴泥。

“劉將軍饒命!我願獻城!我願把倉庫的糧種、桑苗都給流民!我還願幫將軍守徐州!”車胄爬起來,顧不得拍身上的泥,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額頭磕得通紅,聲音抖得不成樣子。關羽冷哼一聲,刀光再次閃過,帶著護民的決絕:“你害了多少百姓,今日便用你的命來償!這些東西本就是流民的,輪不到你‘獻’!”話音未落,車胄的頭顱已滾落在地,鮮血濺在城門的青石板上,很快就凍成了暗紅色。

守城士兵見狀,嚇得紛紛扔下長槍,跪地投降——他們大多是徐州本地人,早就看不慣車胄的惡行,隻是敢怒不敢言。此時,呂子戎與張飛已率軍從東西兩側包抄而來。呂子戎的青鋒劍劃出“影匿瑬心舞”的“桑蔭護芽”式,劍脊輕輕貼上兩個想逃跑的士兵的槍杆,借著巧勁一卸,長槍“哐當”落地,卻沒傷一人:“降者不殺!我們是劉皇叔的隊伍,來護徐州百姓的,不是來屠城的!願意留下護民的,我們歡迎;想走的,也絕不阻攔!”

士兵們本就無心抵抗,聽呂子戎這麼說,紛紛扔下兵器,有的甚至撿起長槍,幫著維持秩序——城西的士兵王二,去年還跟著劉備護過流民,此刻竟主動帶路:“將軍!我知道倉庫的鑰匙在哪!車胄把鑰匙藏在府邸的床底下!”城樓上的“車”字旗被陳登親手扯下,扔在火塘裡燒成了灰;取而代之的是劉備的“劉”字旗,用桑絲縫的旗麵,在暮色中飄得格外精神。

躲在桑林、破廟的流民們紛紛走出,陳婆婆抱著腿傷的狗蛋,一瘸一拐地往城門走;城西的流民們抬著病中的親人,手裡還攥著半塊麥餅——他們怕這是夢,怕醒了又要挨餓受凍。直到看見劉備的士兵打開倉庫,把糧種、桑苗搬到街上,老人們才敢跪地磕頭,孩童們捧著熱粥歡呼:“劉將軍回來了!我們有救了!”陳登站在城門上,高聲喊道:“劉將軍已誅車胄!即日起開倉放糧,流民皆可領種!城西荒田已備好,大家共種桑麥,共守徐州!”

三、桑苗護民·徐州安業

入城後的第一夜,下邳城的桑苗倉庫燈火通明。倉庫的門敞開著,掛著兩盞桑絲燈籠,映得裡麵的糧種、桑苗格外顯眼。呂子戎帶著流民搬糧種,他教大家用桑枝編筐——桑枝是從城門口的老桑樹上砍的,柔韌耐裝,“編筐時留些縫隙,通風,糧種不容易發黴”。他還特意叮囑搬糧的士兵:“老弱婦孺先領,孩童多的人家多給半鬥;有傷病的,不僅給糧,還要給草藥——陳婆婆在倉庫外煮了粥,領完糧就能喝熱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婆婆帶著五六個婦人在倉庫外的空地上煮粥,大鍋裡的粥冒著熱氣,裡麵加了梨乾和紅糖——梨乾是去年從常山帶來的,紅糖是陳登托人從江東買的,“流民們凍了這麼久,喝碗甜粥暖暖身子”。狗蛋坐在一旁的桑木凳上,腿上敷著草藥,手裡捧著一碗熱粥,小口小口地喝著,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呂子戎:“呂壯士,桑苗種下去,春天真的能發芽嗎?”呂子戎蹲下身,摸了摸他的頭:“能發芽,等桑苗長葉了,還能養蠶,到時候給你做件桑絲棉襖,冬天就不冷了。”

劉備站在城樓上,望著樓下排隊領糧的流民——老人們互相攙扶,孩童們追著燈籠跑,士兵們幫著搬糧,一派安穩景象。他對身邊的陳登說:“元龍,當年我守下邳,就是想讓百姓安穩;如今回來,依舊是這個念頭。咱們守徐州,不是為了爭地盤,是為了讓大家有地種、有飯吃、有屋住。將來就算曹操來攻,隻要百姓齊心,咱們就有底氣。”陳登點頭,手裡攥著一張士族聯名信:“將軍放心,我已聯絡周邊的彭城、小沛塢堡,他們都願送來農具和糧種——彭城塢堡的王大叔說,還能派十個木工來修流民屋,隻求將軍能護他們安穩。”

呂子戎此時走上城樓,手裡拿著一張手繪的《徐州農桑規劃圖》,圖紙是用桑皮紙畫的,邊角用桑絲裱過,不怕折:“將軍,我把城外的荒田分成了三塊:城東十裡種蕎麥,用的是常山帶來的早熟種,二十日就能收,解眼下之急;城西二十裡種湖桑,等雷虎的桑苗到了就移栽,我還在地裡埋了桑枝樁,用來固定桑苗,防冬風吹倒;城南挖三條水渠,引泗水灌溉,既能澆田,又能防旱——水渠邊還能種些蓮藕,明年夏天能當菜吃。另外,我想在城中心的舊學堂舊址設‘護民學堂’,白天教孩子們認字,晚上教大人們種地、防身的法子,紀綱教的‘護身刀術’,簡單實用,流民們都能學。”

劉備接過圖紙,見上麵還標著“流民屋舍”“草藥圃”“桑蠶房”的位置,忍不住笑道:“子戎兄想得周全,此事便交由你打理,有元龍協助,我放心。”他轉頭對關羽、張飛吩咐:“二弟,你駐守下邳,負責城防,順便整頓軍紀——士兵若敢擾民,不管是誰,軍法處置;三弟,你去守小沛,小沛離兗州近,要多留意曹操的動向,若有軍情,立刻傳信;我則去徐州各縣聯絡舊部,收攏人心,讓大家都知道,咱們是來護民的,不是來打仗的。”

接下來的幾日,下邳城處處是忙碌卻安穩的景象:關羽在演武場教士兵練“護民刀術”,他把“春秋刀法”裡的“劈”“砍”改成“擋”“卸”,握著士兵的手教:“出刀時要想著身後的流民,能卸力就不傷人。你看這‘護肩式’,刀橫在肩上,既能擋對方的刀,又能護著身邊的人。”有個士兵練刀時不小心差點砍到旁邊的流民孩童,關羽立刻停下來,重新教他握刀:“刀要穩,心要軟,護民先護己,再護人。”

張飛在小沛幫流民修補破屋,他脫了鎧甲,隻穿粗布衫,露出結實的胳膊。他用丈八蛇矛的矛尖挑著瓦片遞到房梁上,粗聲粗氣卻耐心十足:“把房梁紮牢些,用桑絲繩捆,比麻繩結實,開春下雨才不漏!”流民李大叔的屋梁斷了,張飛竟抱起一根粗桑木,穩穩地架在牆上,嚇得李大叔連連道謝,張飛卻撓撓頭笑:“謝啥!咱們都是一家人,你屋修好了,冬天就能住得暖和。”

五日後,雷虎派來的流民隊伍終於抵達下邳,兩輛馬車裝著湖桑苗,桑苗根部用桑皮紙裹著,還帶著常山的泥土,保濕做得極好。呂子戎正帶著流民往城西栽桑苗,他教大家“淺栽深埋”:“桑苗根淺,栽得淺些好紮根;周圍的土要踩實,再蓋層桑葉,保墒。”忽聞巷口傳來馬蹄聲——是幾個曹兵潰兵,從芒碭山逃來的,見流民的竹筐裡堆著剛繅的蠶絲,竟揮刀要搶:“把蠶絲交出來!不然殺了你們!”

“住手!”呂子戎青鋒劍倏然出鞘,“影匿瑬心舞”的“桑蔭護芽”式展開,劍脊輕輕貼上為首曹兵的馬腿,借勢一卸,戰馬受驚直立,曹兵“哎喲”一聲摔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他劍勢不停,劍尖斜指地麵,在流民與曹兵之間劃出一道淺溝:“蠶絲是流民換鹽的救命物,你們若敢再搶,我劍下不留情!”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勁,青鋒劍的寒光映在曹兵眼裡,嚇得他們爬起來就跑,連刀都忘了撿。

繅絲的陳婆婆握著呂子戎的手,眼眶發紅:“子戎壯士,你的劍是護人的劍啊!以前見著當兵的就怕,現在不怕了。”呂子戎收劍回鞘,笑著幫流民扶起竹筐,把掉在地上的蠶絲撿起來:“劍本就是護民用的,不是用來殺人的。咱們快栽桑苗,等開春繅了絲,大家就能換鹽,還能給孩子做新衣裳。”

暮色漸濃時,劉備巡查完桑田回來,見呂子戎在教孩子們練“護身拳”——孩子們握著小拳頭,紮著紀綱教的馬步,認真得可愛;關羽在演武場教士兵護民刀術,刀光柔和,沒有戾氣;張飛在城門口幫流民搬行李,還把自己的棉袍脫給了一個凍得發抖的老人。他忍不住露出笑容,抬頭望向城西的桑田,新栽的桑苗在暮色中排成整齊的行列,像一片小小的希望。

隻是劉備心裡清楚,曹操絕不會善罷甘休——許昌的追兵雖被擋在芒碭山,可曹操的勢力太大,一場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麵。但他望著身邊的兄弟,望著城外的桑苗,望著流民安穩的笑臉,心裡卻有了底氣——隻要守住民心,守住護民的初心,就算曹操來攻,他們也能守住這徐州,守住這亂世裡的一片淨土。

晚風拂過下邳城,帶著桑苗的清香,裹著粥的甜氣,在這寒冷的冬夜裡,釀出了最溫暖的滋味。

喜歡夢動三國請大家收藏:()夢動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盜墓:青龍十七 遊戲三國之逆流天下 三國:開局強搶甄氏五姐妹 春秋風雲,我乃華夏第一謀士 都市冥帝:玄針逆乾坤 殺死那個番茄作家 小叔兼祧兩房後,詐死夫君回來了 重生堂妹哭求換親?絕嗣首長我嫁 星辰劍神 重生後之我要權路青雲